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国兴衰及其霸权更替或转移一直是西方国际政治的中心课题。美国将在"去单极霸权",进而"去霸权化"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普通世界大国,欧洲将继续内部的"非霸权化"与对外被迫率先开始的"去霸权化",最关键的是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非霸权化"大国群体的和平崛起,而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此21世纪将既没有长盛不衰的美国和西方霸权,也不会出现新的霸权挑战、更替与转移,将是一个霸权终结的世纪。  相似文献   

2.
文化价值突显文化背后的政治附加值,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动机。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国家试图将"欧美中心主义"蕴含的文化价值强行推广,进而实现意识形态霸权。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道路必须借助中国梦等价值话语,突破西方的文化霸权,使自身的文化价值得到伸张。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要进行文化价值的去蔽与唤醒,还要与制度形成耦合。  相似文献   

3.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罗马霸权、英国霸权以及美国霸权,三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同之处表现为:三大霸权的建立均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物质基础,且技术在其实力结构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三大霸权的建立均以先进的文化形态和政治制度为精神基础;三大霸权的确立和维持均以对外扩张为主导战略,强调使用军事实力的意愿,并辅以结盟战略。其不同之处体现在实力基础、主导思想及霸权战略方面。  相似文献   

4.
现代分离运动产生原因有多方面,从分离理论的视角看,分离型政党的政治动员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起源上讲,苏格兰民族党是一个分离型政党,它使用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话语,持续动员民众支持分离。这些话语含有"民族"与"民主"的合法性,用其描述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多维差异,能够让民众相信分离的合理性。当分离获得部分民众支持后,英国政府不得不做出回应。然而,英国政府如采取顺应措施,则助推了分离,如采取压制措施,则刺激民族情绪反弹,也推进了分离。目前,苏格兰分离态势已经形成,英国"脱欧"所引发的苏格兰的二次独立公投危机进入拐点期,可能引发英国政府向苏格兰议会下放更多权力。  相似文献   

5.
当今西方价值观与世界文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对立,主要表现为话语权的竞争与更替,其中人权是首当其冲的话题.中国如何表达自己的人权观,如何从战略制高点上争取话语主动权,打破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中的"被告"地位,如何使中国理念凝聚成有感召力的时代话语,值得思考. 在比较中突出中国人权观优势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话语权具有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中,其人权、民主等观念被当做是国际法的基石和是非判断的标尺.  相似文献   

6.
美国正处于其独立以来国运兴衰的十字路口,它既可能就此进入霸权衰落的长期通道,也可能扭转态势实现霸权重振。为实现再度称霸,维持已延续二百余年的国运上升态势,奥巴马政府已对其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战略尚不明朗且表现出诸多与奥巴马政府的区别性特征,但其宗旨仍是"让美国再度伟大"。鉴于美国缺乏管理霸权衰落的历史经验,其外交战略调整涉及多个方面,既有管理物质性霸权衰落的现实主义战略,也有护持制度霸权与规范霸权的理想主义战略,更有预防中国崛起的冒险主义战略。如果说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兼具三个方面,特朗普政府则侧重第一和第三方面。尽管如此,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的共同假设是美国物质霸权的相对衰落以及对大战略的战略节约、战略集中要求。为应对美国这一可能持续较长时期的外交战略调整,特别是妥善处理由此带来的战略不确定性,中国应推动中美关系保障机制建设,包括短期的危机预警与管理机制,中期的合作关系早期收获计划,长期的中美人文交流、战略互信机制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批判霸权稳定论和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集体霸权的理论,认为八国集团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多边战略对话与协调机制,具有集体霸权的特征,并分别从八国集团的权力优势、集团认同、成员国资格、会议筹备过程、大国之间系统性互动、大国互动的文档六个方面来分析集体霸权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稳定的案例,探讨了八国集团在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八国集团必须进行改革,更多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的利益诉求,才能在当前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60年代,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持续增长,但末了,它的世界霸权地位却急剧衰落。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使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另一方面,以直接卷入越南战争为标志,美国不断膨胀的全球干涉主义逐渐达到顶点。100多万美国军事人员驻扎在全世界2000多个军事基地和设施里,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担着"保护"义务。实际上,美国力量的增长远不足以实现它的霸权欲望,因而,其霸权与实力之间日益严重地失衡。此外,美  相似文献   

9.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一个庞大而艰难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有效地应对西方的"有色眼镜"和"话语霸权"以外,还需要努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力和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制衡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理论认为,面对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威胁,主要大国倾向于采取以军备和结盟为主要手段的制衡行为。然而,国际关系史中也不乏制衡迟缓甚至缺位的案例。大国制衡霸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应对霸权的策略为何会有差异?本文以结构压力和霸权正当性为自变量,解释了大国制衡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强弱变化的原因,强调霸权正当性对制衡行为的抑制或加强作用。文章认为,有关制衡行为的研究,为现实主义内部的均势理论和霸权理论两个分支提供了结合点。在单极体系下,有关霸权正当性的研究,对于理解霸权衰落和新兴大国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推行"普世价值"是以硬实力为后盾,以"软实力"为手段,基本战略逻辑就是从全球化到美国化。其实质是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话语霸权的表现,是美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是美国图谋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手段。中国应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基本原则,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和发展模式,在对外舆论宣传、对外文化交往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9日美国http://www.pluto books.com网站刊登了迈克尔·赫德森题为《美国如何使世界为其对外战争买单》的文章。在该文中,赫德森结合自己所著的《超级帝国主义》一书,认为越南战争后美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没有使其经济受到较大伤害的根本原因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作为不与黄金挂钩的世界货币,美元已建立一种霸权地位,美国事实在利用美元霸权向其他国家征税,使其他国家为美国的对外战争、美国的消费甚至美国公司收购他国公司买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使其盟友自愿地承担了大部分战争费用。美国外…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底去世的美国学者萨义德,在他一气呵成的惟一一部书《东方学》中,描绘了"东方学"的三种写法:一种是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是思维方式,还有一种是权力话语方式。他着重论述了第三个含义,即东方学如何成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尽管萨义德所谓的东方主要指与他的出生地耶路撒冷有关的阿拉伯世界,这个结论依然如春风吹进中国学人的心田,成为他们反抗帝国主义霸权的催化剂,真可谓"暖风熏得学人醉,直把中东作远东"。萨义德特别指  相似文献   

14.
李北方 《南风窗》2012,(5):42-42
人民民主的历史实践使"主权在民"的理念深入社会,培育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意识,也留下了让民众可以和国家对话的话语基础,一旦各阶层的代表在人大中获得相应的席位,其阶层利益就会通过人大机制得以体现,于是我们就有理由对人民代表抱有合理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关于英语霸权时代民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在当今时代,英语语言霸权地位的形成正在对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严重的威胁。我们应正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重视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英语和西方文化,加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压制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没有对青少年的权益给予必要的尊重与合理的安排时,就存在因社会压制而产生青少年对抗社会的危险,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又使他们易于冲动而导致犯罪,社会环境失序则阻滞了青少年社会化,强化了社会压制的负面效应。犯罪的发生是犯罪行为的冲动与阻止它的社会压制之间不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个性不贵     
冯克利 《南风窗》2012,(11):82-84
当追求个性时,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合作网络,只能从中获得个性的肯定。这个网络因合作者之间多为陌生人而被称为"无人格的世界",但是若只顾个性而不去建设和维护这个世界,甚至藐视和破坏它,其作用就像权力对它的压制与掌控一样,都会使个性变得干瘪荒芜,甚至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7)
正作为大国,还是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说到底,和美国对话,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行的。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实行的是霸权主义,美国自己对此并不讳言。为了维持美国的霸权,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在军事领域中的绝对优势,其中他们最为看重的又是,必须拥有在世界各大海域无可动摇的制海权。如果说,在欧亚大陆,美国还可以实行均势战略的话——虽然更多的它实行的是遏制性均势战略,那么,在海上它可没有给均势战略留下空间,它要的是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符号化表达,它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提升话语地位与实现话语权力中不断定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包含了系统全面的话语概念和中国特色的话语范畴,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话语追求和话语立场,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指向。它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吸收借鉴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依托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向世界呈现出超越意识形态的文明价值。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构建充分满足了当前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需要,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权力结构、权力国际战略与权力运用是观察美国网络霸权的三个视角。在权力结构上,虽然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基础层与逻辑层稍有衰退,但在网络空间内容层,美国仍然主导着权力结构,足以支撑其霸权地位。在权力国际战略上,美国在网络空间成功建构了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价值观同盟关系,用以推动美国网权的扩散,为网络霸权的分担寻找国际支持,最终形成"扩散性网络霸权"。在权力运用上,美国通过强制、威慑、防范、建构等方式对别国产生影响,也通过吸引手段对国外公众产生影响。美国在虚拟世界建构的全球网络霸权不仅与美国在现实世界的霸权起到互补作用,也可能会对其霸主地位的日趋衰微起到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