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域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是构建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前提条件。完善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如没有规定海域使用权的出租、抵押和出资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该法进行修订,使之与《物权法》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海域使用管理法》建立了“审批为主、招标拍卖为辅”的海域使用权创设方式,以及“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并向社会公告”的海域使用权公示制度。这一海域使用权创设方式存在缺陷,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完善:限制行政审批、鼓励竞争出让;允许以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规定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以登记时间作为海域使用权取得时间。  相似文献   

3.
海域使用管理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该项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基本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备,因此在海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通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涉海单位的共同努力,解决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偿'的问题.进一步加深管理效能,使海域使用管理的各项工作朝着规范而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在立法上和实践中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立法观念上应更加明确海域使用权的私权性;立法政策上应妥善处理相关部门和相关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权利定位上应更加突出海域使用权的物权性;制度设计上应遵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滩涂资源的法律属性一直存在着海域与土地的争执,这种争执源于立法上未能对海岸线的划分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滩涂的生态特征、域外的制度经验及我国的相关规定均表明以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作为海岸线的划分标准是合适的。以此为标准,滩涂属于海域的一部分,有关滩涂的使用应适用《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同时,为消除使用滩涂从事养殖活动中的重复许可,还应当通过修改《渔业法》将使用滩涂从事养殖的活动从《渔业法》的调整对象中分离出来,统一纳入《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6.
海域的可持续、有效、有序的利用对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域使用权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用益物权,但是,相关法律规定却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色彩太重,而物权保护色彩太轻,海域使用权市场化规则缺失。本文基于海域使用权的物权属性,对完善相关立法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海域物权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海域物权法律规定的进一步完善。文章从创设海域物权的法律根据、我国海域物权的性质以及海域物权的公示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海域物权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域的界定和养殖海域使用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规定了海域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即海域所有权属国家所有.<物权法>进一步确定了海城使用权这一新型物权的法律地位,从而为在私法范畴内建立起一整套涉及海域使用权归属或流转的民事规则奠定了法律基础.海域使用权物权化以后,必然会加速海域的利用,然而,私法<物权法>对海域使用权的规定只有原则性的一个条文,而且这一条文是有...  相似文献   

9.
海域使用权与渔业权的关系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域使用权与渔业权属于交叉概念,并非性质不同的可相互独立的两种权利,二者不可并行存在。 海域使用权也不足以完全吸收渔业权,而应分解渔业权,将其中的养殖权整合进海域使用权。捕捞权则宜解为自 然资源使用权,将海域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之一种规定进民法典物权编中,捕捞权作为自然资源使用权,主要受 渔业法调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物权法》对海域物权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海域物权法律规定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创设海域物权的法律根据、我国海域物权的性质以及海域物权的公示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海域物权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域的界定和养殖海域使用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