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关涉民生的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它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组成,国家、用人单位和社会成员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社会保障利益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深入研究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康 《政法学刊》2001,18(5):9-11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经历了曲折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也得以恢复,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发展。如今,我国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以及社会救济等方面都制定了规范性文件作为改革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依据,在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初步奠定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框架。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仍然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应采取以社会保障基本法为龙头,单行法律法规为主导,相关法律为补充的立法模式。为此,应采取分步走的办法,目前首先应抓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基本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存在着诸多问题:尚未建立经常性的财政投入机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有待完善,各级政府间及同级部门间社会保障财政责任模糊,社会保障统筹缴款问题严重,社保资金紧张等。开征社会保障税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思路,本文阐述了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媛媛 《政法论丛》2009,(6):109-113
当前,我国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又难以为其提供充分保障。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帮助农民工合理规避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风险,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也是用法律手段打造平安中国新思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定量分析等基础上,在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进行界定和测定后,着重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度’进行了具体测度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肤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彭娜 《法制与社会》2010,(30):162-163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安全网"、"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由于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农民,又是工人.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有别于其他农民群体,又难以得到市民的身份认同,从而成为“边缘人”.农民工用自己的汗水为城市的发展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已经是一个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规模巨大不容忽视的群体.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都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当他们遇到风险遇到困难时,往往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来为他们的利益等提供有力保障,这导致他们很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不稳定,也就很难发展.因此,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将就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做一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其中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的现状,从而提出了怎样建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制度,需要以法律为依据强制的实施,否则在社会保障的运用过程中连自身应该拥有的保障也失去了.社会保障法的制定是为了完善和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建设,所以可以看出社会保障法和社会保障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的法治建设需要与经济水平相互适应,这也是社会保障法的建立历史.社会保障法是国家将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安排制度,作用在于实现社会安定.关于社会保障,必须要务实其社会制度基础,健全其协调机制,对于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进行补充和完善,旨在促进我国社会保障法的更好的运用.本文通过对于社会保障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的具体分析,探讨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过程中体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立法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卫明 《法学杂志》2003,24(5):37-38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近期宜采用分散立法模式,做到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不应贪大求全;社会保障立法应尽量以正式法律的形式出现,以显示其规范性和权威性;社会保障立法应改变过去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路,其规范要尽可能详细,便于适用。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经过不断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大量工人下岗,农村人口不断涌进城市,非正规就业群体不断膨胀,而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却处于令人担忧的境地。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概念、社会保障权益现状,以及相应对策做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民心工程之一,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国家作为制度制定主体、以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并以相应的法律作为主要依据,并在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障基金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二次分配,对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力以及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导致生活困难社会公民予以相应的物质帮助并保障公民最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不仅关系着公民自身的基本生活情况,而且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自俾斯麦政府创立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实践,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这与它悠久的历史背景以及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网络是分不开的。研究其现状和发展方向对构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春晨 《行政与法》2006,(4):122-124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要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有充足社会保障资金。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事业,突出面临着基金筹措难等弊端,现行的行政性缴费制的筹资手段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因此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其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开征社会保障税,才能更好地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及时足额地提供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保障法的价值目标是通过保障积极的人权即生存权来维持社会安定,政府把保障人权看作是社会保障法的工具且作为手段。德国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互助,社会保障项目是全面的,这给予我国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障立法等多方面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郑莹 《法学杂志》2012,33(3):112-117
社会保障权是社会保障法的核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其本质是社会权。有权利就应当有救济,其中司法救济又是权利救济途径中最权威、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利恒久不易的追求。由于社会保障权的特殊性质,传统的民事和行政救济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保障争议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普通诉讼程序,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完善和创设符合社会保障权特征的现代的特殊司法救济机制已成为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17.
罗妤 《经济与法》2002,(11):7-8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及其实现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的该当责任,政府的参与应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主导性。政府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制度建设者、资金保障者、运行监管者和服务提供者,但当前在角色承担上仍存在参与不足、协调能力差、监管混乱和服务提供滞后等偏离现象。为有效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树立社会保障利益公平分享和权利平等保护的理念,着力解决自身组织、领导能力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与资金筹措,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督促机制与问责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德国社会保障法的价值目标是通过保障积极的人权即生存权来维持社会安定,政府把保障人权看作是社会保障法的工具且作为手段。德国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互助,社会保障项目是全面的,这给予我国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障立法等多方面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