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市的总体影响 东南亚、南韩、日本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是二次大战以来亚洲发生的最严重的经济、金融事件,给亚洲国家和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下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令全球震撼,这场危机首先发难于东南亚各国,然后蔓延到周边国家、东欧以及拉美,给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在分析这场危机的原因时各界达成以下共识: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货币及汇率政策本身有漏洞,外汇投机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到今天,国际性投机资金在对一国或地区迅速恢复资金配置平衡以及对政策失误警示等方面的正效应在逐步减弱,相反引发局部金融市场动荡并通过恐慌心理的传递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3.
去年7月泰铢大幅下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舆论十分关注这场金融风暴对亚洲的发展前景,对该地区政治、经济安全新秩序的形成将产生哪些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是否能如愿以偿,即通过对危机的处理,确立起西方国家对亚洲经济发展进程的控制,并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模式,重新塑造遭受危机严重冲击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台湾作为亚太地区的热点以及它与大陆及美日之间的特殊关系,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台湾所处国际环境的变化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对台  相似文献   

4.
建立国际金融市场新秩序 目前,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俄罗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引起全球金融动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对泰国等亚洲国家袭击的成功。索罗斯之所以能够得手,除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自身的经济问题外,还应归咎于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交易法规不完善。在当今世界金融形势动荡不定,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各国竞争激烈化相互交织背景下,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完善各项市场交易法规,建立健全国际金融市场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已历时半年多。这场风暴首发于泰国,然后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席卷东南亚、港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亚洲“龙”“虎”遭受重挫,而且影响到欧美经济。我国虽然有幸免遭这场金融风暴的正面袭击,但在引进外资及出口等方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民币的压力增大。尽管亚洲各当事国都相继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出巨资解救亚洲危机,但是亚洲金融局势仍处于起伏不定之中,远不能说这场金融风暴已经平息。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泰国是这次亚…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暴,迅疾席卷整个东南亚,不仅无情地扫荡了"四小虎"、"四小龙",而且给整个亚太地区造成强烈震荡,国际金融界权威人士称这场肆虐于东南亚并大有重创全球之势的金融风暴是"世纪之灾"。东南亚金融危机既给台湾经济造成动荡和损失,也使祖国大陆的对外贸易遭受冲击,从而直接对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一、金融风暴冲击台湾,台岛金融动荡,对外贸易受挫。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金融逐步走向国际化、自由化的今天,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必然的。台湾虽然自恃经济实力强劲、金融局势稳健,但面对这场"大火",周边已呈燎原,孤岛岂能幸免?1.股市、汇市均受重挫,市场物价不断上扬。去年9、10月间,"大火"终于烧到了台岛。岛内企业与民众初尝苦果,顷刻间股市动荡,物价上涨。汇市也遭重  相似文献   

7.
去年七月以来东南亚出现的金融危机,是战后对全球经济最大的一次金融冲击,已经波及整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面对这场危机,党中央高屋建瓴,冷静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使国内经济未受大影响。如何进一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部署,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综合措施构筑起金融安全体系,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一、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近年来,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防范已成…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已波及整个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虽然我国近几年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家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又比较好地把握了金融对外开放的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国内经济未受很大影响,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由于我国与亚洲危机国家和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速度滞缓,收支能力下降,进口需求萎缩,势必对我国的外  相似文献   

9.
历时一年半之久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部分东亚国家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萧条之中,也使亚太地区政治安全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削减军费开支与增加国防预算两趋势并行发展当前亚太安全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军备问题上,东南亚国家大幅度削减国防开支和东北亚扩充...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席卷韩国,无情地扫荡了“四小虎”、“四小龙”,给整个亚太地区造成强烈的震荡,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这次受冲击最大的,当属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金融危机自爆发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其成因进行广泛的探讨。东亚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东亚各国外资政策的严重失误可以说是这场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给我们留下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东亚各国外资政策的弊端1、外资规模过于庞大。东亚各国的储蓄率居世…  相似文献   

11.
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就目前的情况看,这场危机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一是范围广;二是损失大;三是时间长;四是引发社会和政治动荡。我国由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开发策略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经济尚未受到直接冲击,但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一东南亚金融危机殷鉴不远,认真研究和反思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是我们目前每个决策者和理论界应予以重视的问题。一、如何处理金融市场开放与国际资本管理的关系这次东南亚风波之所以影响到香港金融市场,而几乎未影响中国内地,主要是因为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货币的可…  相似文献   

12.
在探究这场始肇泰国、继而波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再蔓延到新加坡、韩国及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甚至祸及整个世界经济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诸多成因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危机是东亚模式的危机,东亚模式已是历史的终结(见《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5期第31页)。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该地区国家或地区连锁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仍在发展,使关于东亚模式的争论频频公诸于众。对这一模式持否定态度的人士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佐证,以证实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教授早几年一番论断:东亚经济的增长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武汉市利用外资的影响继1997年7月泰国铢在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下大幅度贬值之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等东南亚及日韩诸国(地区)爆发了以货币贬值、股市下跌、银行破产为标志的金融危机。危机不断加深,波及整个亚洲及全球,成为1997年全球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此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香港、东南亚及日韩诸国(地区)经济,亦使  相似文献   

14.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谢有武一、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其原因(一)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从1997年7月份以来,在亚太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仍无法挽回泰...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年底已演化成亚洲金融危机。本文详细记录了这场危机6个月来爆发、蔓延、深化的发展轨迹,说明了产生危机的经济原因,分析了它对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总结了基本经验和教训,为了解和研究这场危机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春夏始于泰国的金融风暴,迅疾席卷整个东南亚,不仅无情地扫荡了"四小虎"、"四小龙",而且给整个亚太地区造成强烈震荡,并大有重创全球之势。这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远远超过了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甚至直到目前,人们对这场"黑色飓风"的持久性和灾难性的程度都不敢作出断言。一、金融风暴冲击台湾经济,台岛金融动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金融逐步走向国际化、自由化的今天,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必然的。台湾虽然自恃经济实力强劲、金融形势稳定,但对于这场"天火",却难以逃脱烧身之苦。去年9、10月间,"天火"终于烧到了台岛。岛内企业与民众初尝苦果,顷刻间股市动荡,物价上涨。据台湾"经建会"资料显示,台湾股市从10月1日的8695.2点,跌至30日的7313.4点,一举突破7500点的"心理大关";新台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是亚洲经济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并步入萧条和衰退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多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而又扩展到俄罗斯,冲击着拉美国家,使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出现动荡。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中流砥柱,为举世所瞩目。但是也应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扰乱了国际金融秩序,给世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场危机还未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受到它的消极影响,而且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大。20世纪世界经济走过了一条一体化的道路,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金融动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场国门外的风潮对中国金融机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业乃至普通百姓都进行了一场有关金融风险的生动教育。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金融体系的正常安全运作对于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金融危机,暴露了...  相似文献   

19.
阮宗泽 《时事报告》2012,(10):52-53
近来,有机会与东南亚、澳大利亚学者交流,发现一些微妙的矛盾心理:不少亚太国家既不愿看到中美两国走得太近,也不愿二者对抗。两国太近,他们担心中美携手操纵国际事务;两国对抗,某些国家又开始担心亚洲变为大国博弈的角斗场。他们的忧虑是有来由的。当前亚洲政治安全保持稳定,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亚洲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重塑国际地缘经济与政治格局,惠及亚洲及周边国家与地区。有目共睹的是,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和共谋发展的追求,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被公认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正是中国为亚太国家提供的最实惠的公共产品。同时,亚太国家在经济上日益依赖亚洲,依赖中国,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自高调“重返亚太”以来,美国调兵遣将,举措频频。它主办的连串军事演习中,除传统盟友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外,东南亚甚至大洋洲国家也没少参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更是屡屡到访,穿梭游说,施加影响。于是乎,部分亚太国家开始犹豫徘徊:是该张开双臂,热情拥抱蓬勃发展的亚洲,还是继续遥望大洋彼岸的美国以确保安全?或者左右逢源?最近澳大利亚的抉择就十分耐人寻味。与东亚国家不同,身处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向来游离于亚太地区的边缘,素以西方的一员自居。  相似文献   

20.
本届亚欧会议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发展,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为显著特征的世界正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持续9个月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欧合作关系受到了影响。一些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目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