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言在华侨史中,华人的海外移民一般被划分为走私贸易移民、苦力贸易移民、契约移民、特殊自由移民和自由移民等几种类型。根据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华人开始可以自由渡海出国,因此,在此之前的华人移民便均属于走私贸易移民,在此之后的华人移民便应属于自由移民之列了。但是,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和渡洋出国的华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黎晨 《东南亚》2007,(3):64-7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移民的主要途径有留学移民、亲属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和非正常渠道移民等多种方式。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逐步放宽留学政策,开始派遣留学生到海外进行学习,尤其在1993年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后,促使大量年轻学子涌向海外求学。据统计,1978年到2005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93.34万人。④但是与大规模的出国相伴随而来的是留学生在当地身份的转变——留学生转变成新移民。在出国的近94万中国留学生中,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仅为23.39万人,②还不到总人数的30%,其余的三分之二滞留在当地,大多成为新移民。  相似文献   

3.
闽西华侨的出国,始见于明成化初年,继见于明弘治年间.开始阶段只有少数人冒险出洋.鸦片战争后为出洋的发展阶段,有较多的成批人民到海外谋生.民国时为出洋的高潮阶段,出洋人数猛增.何以民国时期出洋人数猛增?他们出国原因是什么?为此要深入探讨此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 民国时期闽西华侨大量出国有诸多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下面分述之.  相似文献   

4.
清代闽粤侨眷家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闽粤海外移民持续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流向之广,在国内甚至国际移民史上都是十分突出的现象.伴随这一潮水般的国际人口流动,在海外形成了华侨社区,在闽粤出现了侨乡。侨乡与非侨乡的区别,除了社会构成、经济构成、居住形态、社会风俗有明显的不同外,更突出的现象是侨乡的人口自然构成,海外华侨、归侨侨眷占相当大的比例。许多著名的侨乡中,侨眷、归侨人数占该地区人口的五分之一或多达三分之一,有些甚至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在此基础上,侨眷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构成了闽粤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越南的自由移民: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越南,自60年代以来,国家就有以移民方式开发新经济区的政策。30年来,共有约600万人移民到全国各地。从80年代起,除了有组织的移民外,还有超过100万人从农村自发移民到西原和东南部,进入90年代以来,越南又出现了一个由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浪潮,这些自发地由农村向全国各地迁移的人被越南政府称为“自由移民”。一、自由移民的基本情况根据越南政府的调查统计,截止至1996年12月,迁往越南各农村地区的自由移民共有21.1万户,103万人。其中,移居北部山区的有7370户,到东南各省的有97000户,到九…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移民净流出国。其海外移民绝大多数去往美国,其中在美移民约半数系非法移民;大部分在美墨西哥移民文化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海外移民与母国联系较为紧密,侨汇数量巨大。随着墨西哥外交政策转向,海外移民不断增多,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墨西哥逐步加大对海外移民的重视程度。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海外移民政策,旨在帮助海外移民提高生活水平,保持移民与墨西哥的联系,并力图借助海外移民力量促进墨西哥经济社会发展。墨西哥政府的海外移民政策要点包括:通过分布广泛的领事馆为海外移民提供教育、医疗、金融信息等各种服务,赋予海外移民双重国籍与政治权利,强化与有组织的海外移民团体的联系,设计系列引资项目,建立引智网络并开展引智活动,寻求与美国、加拿大政府在移民事务上的合作与支持,为移民出入境提供便利,举行各种文化活动,重视保护海外移民的留守及遣返子女,等等。墨西哥政府对海外移民政策较为成功,但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移民规模和结构从移民的流量、流向分析,清代的海外移民在鸦片战争前后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鸦片战争以前的197年间,中国向海外移民的速度和规模不算很大,移入地主要为东南亚沿海沿港城镇,移民人数由明朝末年的50万①增长到1840年前的100至150万左右②。鸦片战争以后的71年,中国向海外移民的流量显然加速加大了,移民的流向也延及美洲、澳洲、甚至非洲、欧洲的部分地区,人数则由1840年的100-150万扩大到20世纪头十年代的700—900万③。在这些移民中,根据各种统计和描述的分析,闽粤华侨所占比例应在90%以上④。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印度的侨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侨务政策,这里指印度政府对海外印度人(包括印裔和印侨)的政策。在这方面,我国的情况与印度有相似之处。因此,了解印度的侨务政策及其得失,对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侨务政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印度海外移民的特点与印度的侨务政策印度的侨务政策是由印度海外移民的特点所决定的。印度海外移民的特点归纳如下: 第一,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9.
一、闽西华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侨汇数额早在明代后期,旅居菲律宾的晋江华侨就曾将辛勤劳动所积攒的收入及其它职业牧入,寄回家乡作赡养家属生活费用,以及“买地盖房”和借贷给亲人经商的事迹。闽西华侨什么时候开始有汇款呢?目前尚难肯定,但由于闽西华侨出国比闽南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移民不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作为研究课题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仅是由于新移民的数量增加,形成一定规模,更重要的是由于新移民的出现,对华侨、华人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及其对祖籍国和居住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正确看待和分析这种现象及其特点,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移民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考察新移民形成的原因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整个世界移民的范畴来认识。移民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  相似文献   

11.
印度、菲律宾是全球主要移民输出国,海外印度人和海外菲律宾人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移民群体之一。印度、菲律宾两国政府非常重视海外移民群体,将之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概述印度和菲律宾海外移民的基本情况,分析他们与祖籍国的联系及对祖籍国的影响以及两国政府对海外移民的政策。本文着重从移民管理机构、海外移民权益保护、实施双重国籍政策、设立国家级节日和奖项等方面对于两国的海外移民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我国的侨务政策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移民女性化(the feminization of migration)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人口迁移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的跨国迁移活动日益活跃,并呈现出移民目的地全球化、移民结构多元化、移民方式多样化的特征。本文以中国女性迁移东南亚为中心,考察并分析了中国女性新移民迁移东南亚的结构与类型、存在的问题与影响,指出重视中国女性移民浪潮中的问题与负面影响,对维护中国女性跨国迁移的正常秩序,促进中国与东南亚民间交流的发展以及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滕海区 《南亚研究季刊》2012,(2):101-108,112
印度海外移民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根本动因在于印度国内发展的需要和广大海外印裔移民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大力推动。在这一进程中,美国印裔族群因其独特的精英性质、强劲的族裔实力,以及为祖籍国印度的全面发展所作出的卓著贡献而起到了其他任何海外印裔族群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在印度海外移民政策的调整与转变和具体海外移民政策的不断完善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地位不容撼动。  相似文献   

14.
契約工人在華侨史中佔有特殊的地位,茲就契約移民中的苦力貿易,一述其特色,以明其如何在華侨史中佔有地位。 華侨之畸形兒-苦力貿易时代,將契約工人移住于海外,从來既不是非法的祕密貿易,又不是合法的自由移民,而是在兩者之間,在華侨史中佔有特殊地位的过渡的移民。  相似文献   

15.
目前以温州人为主、与温州联系密切、由温籍侨胞担任主要负责人或冠温州名的海外侨团有242个,分布在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众多的海外侨团,地缘性、血缘性侨团居多,主要是大大小小的同乡会组织,此外亦有为数不少的专业性、业缘性社团,如商会。近年来,海外温州商会异军突起,甚至非温籍移民重点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温州商会。笔者认为,与其它商会组织一样,对于海外的温州人来说,寻求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融人也是组建商会的初衷和动因。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基本上沿袭了明中叶以来海澄月港请给商引贩贸东西二洋的传统,因而在海外贸易的结构上,仍可以东、西二洋来划分。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海内外形势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易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拟就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市场结构,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从而来探讨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易结构的发展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印度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向海外的扩散,海外印度移民逐渐重视印度教认同的建构。美国的印度移民通过坚持印度教徒的生活方式、参加印度教民族主义背景的组织和建立印度教网络空间实现印度教认同。移民的印度教认同不仅影响了印度的海外印度人政策,也影响了印度国内选举和地方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推拉理论及弗雷特·李的人口迁移理论对影响菲律宾人移民海外的因素进行探讨,本文认为菲律宾人移民海外主要由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等环境中的"推力"和移入地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政治自由度和福利制度等环境中的"拉力"共同形塑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历史,根据其动力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为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人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国改革开放前,移民东南亚工程中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如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潮仍将继续。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移民也将日益增多,并呈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20.
(一) 清光绪末年,卖猪仔在东南亚仍然很流行的时代,孝廉黄乃裳(1849-1924年)却率领福州自由移民在沙劳越新珠山开辟了新福州垦场.黄乃裳以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闻名于世.何以黄乃裳会到海外去开辟垦场?这有多方面的社会和家庭个人的因素,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