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的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中秋节回家的时候,他去亲切地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一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妈,我才30多岁呀,怎么就说退休?”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犯了事,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  相似文献   

3.
一“升米恩,斗米仇”。此话怎讲?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接济一个人,逢年过节时,送给他一升米,他会非常感谢你;如果你给他一斗米,以后你给不起了,只给他半斗米,那么你就等着挨骂吧!那个人会想,去年一斗,现在为什么只给半斗了,是交情不好了,还是看不起我了?慢慢的,他不但不再感谢你,反而会恨你。这就叫“升米恩,斗米仇”。  相似文献   

4.
朋友,如果让你自由选择的话,你将选择那一种职业?对此,1996年中国青年报曾在年轻人当中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而把钟情的目光投向了银行、海关、税务等职业上。这个答案实在让人吃惊。因为那些被列入“不受欢迎行列”的职业中,有太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与我们生命攸息相关比如说,当你坐上公共汽车时,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想,司机会不会就是“不爱本行”族中的一员呢?这么一想,你就会不由自主捏了一把汗,你的性命就在他的手上啊,你只能祈祷他对方向盘不至于深恶痛绝了。又比如…  相似文献   

5.
章大牛在那次差点要了他命的“体检”中死里逃生,已经8年了。那是他生平第一次,也是迄今惟一的一次“体检”。但是直到今天,他仍不清楚那次“体检”的真相。 这位55岁的安徽枞阳县农民记得,1995年秋天的一个早上,“上面来人”叫他到镇卫生院去“体检”。章大牛的妻子周真梅说,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去了,因为据称“体检”是给农民服务的,“有病给你治病还不要钱”。这对平  相似文献   

6.
这样的奉献     
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有三个儿子,老大决定当一名志愿者教师,到非洲去办学校,不幸被土著给杀了,老太太非常伤心。二儿子对她说:“妈妈,大哥死了我很难过,但非洲那些人好可怜,他们没有文化,您让我再去哥哥原先办学的地方,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教育使命,好吗?”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了。不久,传回了坏消息,二儿子也殉职了!同样的要求被三儿子提了出来。但过没几年,老三也死在土著的手上。三儿子的遗体运回了英国,就在追思礼拜上,老太太脱稿说了一句话:“我好后悔!”全场的人似乎也都可以体谅她的难过与不舍,岂料,她接着说:“我为什么没有第四个儿子呢!…  相似文献   

7.
纽约专电 三月中旬,美国俄亥俄州七十一家储蓄信贷银行突然关闭,消息传开,全国哗然。人们对美国金融系统的可靠性又一次产生了怀疑。 电视观众从三月十五日晚上七点钟的新闻节目中看到,俄州居民争先恐后涌向几十家银行,竞相提款。一位胖老太太冲着一位出纳员大声嚷道:“银行烂透了!”一位电视机修理工人说:“人们对银行失去了信任!” 尽管一些银行的门上悬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醒目大字“保证兑现所有存款”,但是焦急的顾客已不敢相信这种许诺。天黑了,人们还是从四面八方涌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人虽长得漂亮,但工作中却经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立刻赞她:“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柯立芝的评价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又说:“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的打扮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处理上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事后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啊。”好一个精妙的比喻啊,我们姑且称之…  相似文献   

9.
有一则笑话,说是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神仙,想到人间找个不贪财的人,度他成仙,结果遍寻不见。最后遇到一人,神仙指着石头对他说:“我把这些石头点成金子给你用,怎么样?”这人摇了摇头。神仙以为他嫌小,又指着更大的石头说:“那就点这个?”哪知此人还是摇头。仙翁心中暗喜:“总算找到一个不贪财的了!”便准备度他成仙。但为慎重起见,神仙又进一步试探道:“你大小金子都不要,到底要什么?”这人此时才露出真相:“我别样都不要,只要老神仙点石成金的这个手指头。”神仙当然不会慷慨到把自己的手指掰下来送人。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掰”下自己的“手指头”送人的傻事却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打电话给一位领导,问:“这些日子怎么看不到你的身影?”对方答是因为“天天开会,实在忙得不得了”。又问:“天天开会有什么用,年关到了,你是领导,老百姓的冷暖寒热怎么办?”他答道:“我都放在心上呢。”  相似文献   

11.
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时,曾有一段时间煤气供应紧张。为此,李瑞环同志找来有关部门领导,商量解决这个问题。会上,有位负责同志拿出一些数据说明产生煤气供应紧张的原因。李瑞环说:“你就说什么时候解决,不要罗列一大堆数字。老太太不管那个,她只管一点火为什么没有煤气!”后来,有人称李瑞环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为“老太太哲学”。 “老太太哲学”的含义并不复杂,就是不扯皮、不推诿、不等不靠,老老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的  相似文献   

12.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3.
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往往觉得自己干的这一行有点“虚”。所谓“虚”,主要是一不管人,二不管钱,三不管物,不实在。而现在不少的人又很讲“实”的,这就更使人感到“虚”了。 近日有人向我谈起,做思想工作也是可以实起来的,这就叫“虚功实做”。他向我举例说,济南一位老同志为兑换两角钱,跑了好几家银行,都不给换,后来济南工商行给换了,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这件事,济南市后来抓住做了一篇大文章,由此引发了一场职业道德教育。他说,凡事要有一个“抓手”,这一次的“抓  相似文献   

14.
李兴濂 《各界》2013,(6):3-3
古时候,人有一把好胡子可了不得,能助你当官。 唐玄宗时,萧嵩因长着一部好胡髯,就等于给他仕途上安置了加速器,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中书舍人。这个制作最高文件的美差,萧嵩无福消受,因为他不是个文才,在一次御前应急改诏文时出尽了洋相。玄宗命他将“国之瑰宝”换个同义词,他汗流满面,考虑了半天。  相似文献   

15.
林说 《瞭望》2001,(28)
近日,与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闲聊,他说有些人看他已五十四五了,还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就对他说,你蜡头不高了,怎么还这么干呢?他回答说:“蜡头不高也要燃烧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这种“蜡头不高燃到底”的精神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6.
人生无草稿     
某书法家对一用废纸练字的人说 :“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 ,可能会写得更好。” ,问原因 ,书法家笑而不答 ,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 ,这是让他惜纸来逼迫自己写好字。由此想来 ,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 ,没有太多的草稿可以反复“练习”。其实 ,现实社会中好多事情是没有草稿可以打的 ,好多希望都是“逼”出来的 ,好多成功也是通过失败才“逼”出来的。人们常说穷则思变 ,也就是“逼”的延伸。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谚语 :“如果你想翻墙 ,请把身上最贵重的东西先扔过去。”因为最贵重的东西在那边 ,你已经别无选择 ,要想方设法地翻墙去拿…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的税     
美 国人每天辛苦工作八个小时 ,所赚的钱 ,其中有三个小时以上的给了“山姆大叔”(美国政府的呢称) ,又有将近两个小时的付给了保险公司 ,真正能留给自己享用的 ,连三个小时都不到。美国人从出生起 ,父母就得替他向政府申请一个“社会安全号码”。申请这个号码 ,也可说是向政府“报到” ,而它最大的作用 ,就是向政府缴税。这个九位数的号码 ,进入电脑之后 ,一辈子跟着你 ,无论你走到哪里 ,做什么事情 ,都得出示这个号码 ,否则你找不到工作、进不了学校、租不到房子、住不进旅馆、买不到汽车、银行也不准你开户、生病了无法看医生……还有 …  相似文献   

18.
明 朝的郑王宣在其《昨非庵日纂》中 ,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时 ,王旦(溢文正)家里雇了一个养马、牵马的人。此人每天控制马让王旦骑 ,王旦只见他的背面 ,没看过他的脸面。当他干满年限临行前 ,去向王旦告别。王旦问 :“你养马、牵马有几年了?”回答说 :“五年了。”王旦又问 :“我怎么不认识你?”这个控马卒没做任何解释 ,转身就离开了王旦。当他离开时 ,王旦看到了背面 ,立刻认准了这个人。王旦赶紧叫住他 ,说 :“你就是我的控马人!”于是 ,赠给他很多东西。事过境迁 ,道理并没完全有过时。一般地说 ,现在的一些领导对身边的人比…  相似文献   

19.
我印象中,合肥张家这一系只剩煦和这根独苗了。修长的身材、温文尔雅。今年他来给他二姐、三姐送家乡雨前茶,听他“三姐”这么称呼,我一怔,笑道:“在北京也只有你是名正言顺有资格用这称呼了!”煦和明白我的意思,说:“黄苗子说北京人都称她(沈从文先生夫人张兆和)三姐!”“都,敢么?”——我说:“有  相似文献   

20.
消费信贷呼唤有效的个人信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用可以当钱花” 的观念在上海、北京等大 中城市悄悄兴起。日前遇到一位上海朋友,言谈中说起,他明明手头不缺钱,却也到银行注领一张信用卡,“小借小还”,与银行信贷先挂上了钩。问他何故如此,他浅浅一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等我要借大宗住房贷款时,你就知道我为什么了。”此公果然精明。而在此精明的背后,其实隐匿着关于消费信贷领域里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第一,借贷双方凭藉的是信用,所谓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