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结合开化近年来的实践,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央“20字”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做到用“规划先行、特色先抓、环境先治、设施先建、试点先帮”等“5个先”的思路,加快建设具有开化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规划先行——就是要把统筹规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龙头工程。在规划的制定中,既要充分考虑整个县域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菏泽市牡丹区委、区政府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实施"四四四一"工程作为社  相似文献   

3.
张善根 《政策瞭望》2006,(10):45-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之战。在嘉兴市南湖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大桥镇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取得的初步成效1.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为载体,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到2006年底,全镇17个村中,启动建设新农村样板村1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3个,其余村都将达到环境整治村目标。村庄整治预计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通过村庄整治,使我镇农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实施惠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条件——“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整村推进,必须特别强调搞好规划。可以说,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和先行环节。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城乡建设,规划先行”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在这种宏观条件的背景下,强调“规划进村”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是在山东、安徽、江西、湖北、山西、辽宁等地农村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规…  相似文献   

5.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如何结合实际,走一条新农村建设之路,是当前区委、区政府和我区农村基层各级党组织、基层政权、自治组织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6.
刘珂 《学习与实践》2009,(4):165-168
“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是具有武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与实践,其主要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普惠:努力使全体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问计于民:坚持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先行:规范好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建设项目;农民主体:坚持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转变职能:创新新农村建设工作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7.
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我省经济“保稳促调”的重大举措。各地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实行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时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战略的转变,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社会转型来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就是要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新战略,要按照以人为本谋“三农”和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总体要求,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加以总体谋划和规划,充分发挥新型城市化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性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秀洲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南濒杭州湾,是上海经济区的黄金腹地,是国务院确定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重点沿海开放地区之一,全区总面积54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近年来,秀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奥运会赛艇、皮划艇、马上项目比赛将在北京顺义举行。首都机场扩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森林公园、现代汽车城等建设为顺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顺义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机遇和挑战,区委、区政府提出“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区委、区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黄玉剑 《江西政报》2006,(18):46-48
樟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宜春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兴一强”(即生产发展兴产业,生活宽裕兴家业,乡风文明兴新风,村容整洁兴新貌,管理民主强堡垒)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新农村建设整治建设为重点,强化领导,整合资源,广泛宣传,依靠群众,规划先行,示范引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2.
吴弋  晓将 《今日浙江》2006,(1):21-22
2006年1月8日至9日举行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全面筹划“十一五”时期我省新农村建设,具体部署了新一年我省的“三农”工作,体现了中央的战略部署,体现了农民的强烈意愿,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浙江新农村远景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兖州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为发展目标.按照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五新”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李建国 《江西政报》2007,(13):47-48
2006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精心安排部署,科学选点规划,以发展生产富裕农民为目标,突出特色,做足优势,扎实推进,全区23个示范点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12,(17):63-65
自2008年开始,安吉县根据中央、省市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创新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县域大景区”为总思路,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支撑,按照“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秀江  张晴 《小康》2006,(11):36-43
10月底的北京秋意正浓,香山的红叶已是姹紫嫣红、灼灼夺目,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陶醉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景之中。而此时,以“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也奏响了和谐的乐章。10月28~29日,来自中央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共600多人,汇聚人民大会堂和京西宾馆,分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冯干勤 《时代主人》2006,(10):14-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14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以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努力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招远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思路,细化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先行招远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共有耕地面积65万亩,果园面积35万亩,海岸线长13.5公里,渔业可养面积22万亩,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优势,是闻名于世的烟台苹果主产区。2006年初,招远市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会议,对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确立了“一二三”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在建设…  相似文献   

19.
黄明 《新重庆》2006,(6):11-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巫山县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的统一安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分步启动梯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梯次推进巫山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县域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相对靠后。在深入调研论证基础上,巫山提出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四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五通五改五配套”。即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改能、改厨、改厕、改圈、改房;配…  相似文献   

20.
梁惠玲 《政策》2009,(9):45-4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妇联组织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巾帼建功新农村”为主题,以“巾帼致富促进行动”、“净化家园文明行动”、“关爱女性维权行动”、“妇代会整建行动”等四大行动为载体,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开展“巾帼建功新农村”活动是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工作有机融入中心、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融入党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