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雇员因第三人的原因遭受损害,是否可以获得来自雇主和侵权人双方的赔偿,在学理上和司法实务中不无争议。雇主责任保险中的雇主责任不同于侵权法中的雇主替代责任。雇主责任保险与工伤社会保险具有同一位阶性,雇员可以分别从雇主和侵权人处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2.
反职场性骚扰中雇主责任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性骚扰立法应以惩治侵害女性性权利和工作机会的职场性骚扰为重点,着重强化雇主责任。文章结合国外关于制止职场性骚扰的状况,分析反职场性骚扰中雇主责任问题,提出从雇主责任的确立角度来解决职场性骚扰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美国《民权法案》禁止基于包括性别在内的就业歧视,法院通过判例认定职场性骚扰构成性别歧视。雇主责任是反职场性骚扰法律制度核心内容之一,美国法院综合考虑骚扰者的身份、受害者工作条件受影响程度以及雇主是否具有抗辩事由等因素,确立了严格替代责任、推定替代责任和过失责任三种责任形态,并对不同形态下雇主责任的构成要件作了具体阐述。合理的性骚扰雇主责任机制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中的性骚扰行为,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雇员侵权行为广泛存在,法律对其的规制体现在雇主责任制度上,雇主的追偿权只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中做了相关规定。基于司法实践的操作,应当推行雇主追偿权的法定化,雇主在承担了雇员致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后,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得以向雇员进行全额或部分份额的追偿。因此,划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责任份额是重点,通说认为应当综合考虑雇主因侵权行为所受的实际损失、双方的收益和经济状况、双方的过错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对雇主追偿权的合理规定,可以平衡雇主和雇员双方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双方之间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区分不同主体规定雇主责任的模式进行了整合,并规定了统一的无过错责任,值得称道。但其又存在不同主体使用规则趋同、未明确雇员自己责任以及雇主与雇员之间的追偿关系等缺憾,故应从雇主替代责任的法理依据、适用规则、责任承担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性骚扰”作为一个舶来品如何在中国法律制度中被良性借鉴,需要对其发源地美国的性骚扰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理解。而雇主责任是其性骚扰法律制度中的最大亮点:在职场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雇主有维护安宁的劳动环境的义务,违反这个义务则需要对受害人因此遭受的损害承担补偿甚至惩罚性赔偿的责任。因此,引进雇主责任是中国性骚扰救济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薛少峰 《前沿》2004,(7):145-148
雇佣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 ,但我国法律非常缺乏对这种关系进行规制的内容。本文从雇佣关系的界定出发 ,探讨雇佣关系的认定、雇主替代责任的归责原则等问题。认为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于法律本位的不同和形式要件的差异 ;雇主替代责任的归责原则应采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8.
雇主品牌是企业品牌,是“贵族游戏”,还是面子工程?雇主品牌是人力资源部的专责还是企业每个人的责任?树立雇主品牌是对外捐款行善重要,还是对内修炼内功重要……  相似文献   

9.
"重庆雇主6年换200个保姆"折射着"资强劳弱"的现实,是雇主和雇员权利落差的体现。因夫妻双方工作忙碌,家住渝北黄泥的王娅6年来主要依靠雇用保姆照顾孩子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职场性骚扰立法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随着性骚扰问题被正式写入中国法律,职场性骚扰备受社会各方关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职场性骚扰问题实际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日本职场性骚扰立法和实践着重对雇用劳动者的雇主进行规制,强调雇主的义务和责任,为我们解决职场性骚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人身损害,雇员是否可以直接向雇主主张赔偿权利?今年5月19日。江苏省通州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雇员受害赔偿纠纷中对此作出肯定的回答,经法院调解.雇主承担了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刘琴 《人民论坛》2012,(23):116-117
在第三人侵权致雇员受害案的赔偿案件中,由于并无成熟系统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据,雇员对雇主与第三人的起诉方式、雇主与第三人之间赔偿责任的分配和赔偿顺序的确定、法院对案件的受理与案由的确定等在实践中存在执行上的问题;在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才能有效保障雇员权益,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机械化操作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增大,伤残事故和职业病大量增加,而依民事侵权法,受害人很难证明是因为雇主的过失造成的伤害,这样,工业损害便成为十分普遍而尖锐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工业化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保护劳动力资源,满足社会再生产要求下,雇主承担职业危险责任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工作环境权是我国劳动立法应当确立的劳动者劳动权利的重要内容,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侵犯了劳动者这一权利。从用人单位角度而言,则其有义务预防和治理工作场所的性骚扰行为,以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否则也应当对行为对象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应当在内涵与外延上同目前理论界较为主流的雇主责任相区别,并有着自己的责任形式和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证券分析师是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士。他们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应该定性为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侵权行为、损害事实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可以考虑借鉴"欺诈市场"理论和"信赖推定"原则,减轻第三人的举证责任,以有效地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证券分析师专家侵权责任先由其雇主承担,然后由雇主追偿,当证券分析师在虚假陈述案件中与其他相关人员有共同参与或过失行为时,当证券分析师与其他相关人员因存在共同故意或重大过错,应承担连带责任,存在普通过失时,则按过错程度承担按份责任。同时,也应合理界定第三人的范围,以保护证券分析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美国社会历来强调个人权利也强调个人责任,因而美国人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承担着很大的个人责任。美国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其具体情况很复杂,细节很丰富,这里只能够就几方面说一个大概。美国人的退休保障资金是由政府、私营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大体采用基金制或年金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公私雇主提供,可称之为“雇员福利基金”,这部分是政府通过法令保障的公私雇员应享有的福利。一类是雇员自己  相似文献   

17.
我妹妹经家政公司介绍到雇主家当保姆。一天.她在给雇主家擦玻璃时.不小心从阳台上摔下来.住院治疗3个多月.医疗费花了1万多元。我们多次向雇主要求赔偿。他说应该找家政服务公司.而家政服务公司说他们只是介绍人.不承担任何责任。请问,我妹妹到底算不算工伤.应由谁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8.
【案情】白某受雇于张某,2012年6月2日,白某按张某的要求驾驶一辆卡车运送货物,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将受害人夏某撞伤。经交警部门认定,白某无证驾驶,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夏某负次要责任。因三方就损害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受害人夏某诉诸法院,要求雇主张某承担赔偿责任,雇员白某负连带赔偿责任。夏某能否要求雇员白某负  相似文献   

19.
新修《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性骚扰”,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由于法律要件不完全,其它法律法规不配套,产生了法律制度供给的局部不足,立法仅具倡导意义,很难实现法律的预期效益。不仅如此,性骚扰人身权属性的立法设计,在事实上可能产生雇主和其他责任主体的缺位,而仅靠受害妇女投诉禁止性骚扰,在法律文化和程序障碍共存的情况下,等于将救济成本和诉讼风险同时分配给可能是潜在受害人的女性,这可能导致权利的义务化逆转,造成新的法律成本分配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20.
两大法系关于雇主转承责任的归责原则规定不一致。我国民法通则对此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司法解释中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该规定存在不足,未来民法典侵权责任法应采纳过错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