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商品的"客观品质"与消费者的"主观品质"之间的关系,认为对商品品质的认同最终会转化为对商业标记即品牌标识的认同,形成品牌效应,而商品品牌建设的基本进路是传播商品特色。因此,该文认为,古镇作为文化遗产也应当传播古镇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文化,并提出古镇文化旅游产品以特质文化打造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武献民 《今日山西》2004,(11):19-22
实施“建设文化强省”,这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在每个山西人的心里,真的期盼着能够红红火火地打亮文化牌。文化产业是打亮文化牌的基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经济结构调整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途径。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旗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并相应地形成各自的品牌效应,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必备条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地,山西有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建国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各级政府不断改善和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符号,是一种商品在同类商品中鹤立鸡群的明显标志,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表现为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的竞争。企业要发展,要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增强品牌意识,深入研究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文化。前不久,到天津纺织系统已有的10个品牌生产企业,对品牌运作现状、制约品牌发展因素及如何提升品牌文化,做强、做大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一次调研.从中悟出了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牟军 《今日民族》2016,(3):44-46
云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大省,特色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品牌建设相联系,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并相应地形成品牌效应,是推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盛长荣 《今日浙江》2008,(16):52-53
现代社会将文化与产业两个不同领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它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文化产业园区是指文化功能园区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更高业态。  相似文献   

6.
成都的生态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与民间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的品牌战略提供了可行性。从文化资源品牌转化到文化产品品牌要经历品牌定位、策划、营销、宣传、维护、延伸的阶段性连续演进的过程.有其内在成长机理。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内涵深厚丰富.文化样式特色鲜明,文化资源品牌极具个性。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儿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但文化产品的品牌化程度及规模、结构等,还是与自。  相似文献   

7.
马兴越  马英霞 《前沿》2013,(1):111-113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已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如何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要靠很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应重视文化艺术管理的作用。我国在营利性文化产业的生产中从观念到实践都没有重视这一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文化艺术企业管理者的任用没有走职业经理人市场的道路,管理者任用不规范,导致文化艺术企业难出精、优品牌,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难以做大做强。新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突破传统的做法,消解转轨遗留下来的领导人员安排的问题,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变粗放型生产经营为集约型模式,通过高端管理人才运用专业、规范的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传统节庆文化因分布范围小、地域性限制强、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小、传承有限、市场认可度低的特点,其品牌建设要经历品牌诞生(产品化)、品牌发展(产业化)和品牌稳定(产业集群化)三个阶段,并以品牌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有利于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但传统节庆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经历现代性变迁,必然会引发系列,有效的解决措施是走一条以各级地方政府为文化引导者,通过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坚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维护文化的本真性,同时以文化科技创新机制带动文化产业体系有序发展,从文化到文化经济再到文化产业的地方传统文化品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9.
提高期刊社会经济效益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的出版既是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产业。这就决定了期刊既是文化产品,又是文化商品。作为文化产品的期刊出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在发行中要追求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作为文化商品的期刊出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发行中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市场拓展了传统产业市场的内涵和外延,是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基础。创新文化产业市场观念、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强化品牌形成等构成了文化产业市场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文化产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 文化产业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一界定基本上概括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文化的属性;二是产业的属性。就前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内涵,能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就后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产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但要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必须首先树立起一个富有感染力和视听冲击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的打造可以依托有形的自然生态、文物古址,也可以依托无形的民间文艺、土著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既关系到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又关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效益。可以说,做好一个文化品牌,能够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良性整合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潮 《理论月刊》2007,(8):57-59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文化的"生产"属性,指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文化生产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文化产品的"商品"性是辩证的统一.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必须创新文化观念,修正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我们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过于敏感,对其"生产"属性认识不足这一观念上的偏差,充分认识市场价值作为文化生产属性的最重要因素的巨大作用,全面、辩证地把握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王云珠 《前进》2002,(4):22-2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关系愈益为世人所关注。在信息时代,许多经济产品也是文化产品,除影视、音乐和图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外,服装业、餐饮业和旅游业也成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的一部分。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简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殖。文化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娱乐、演出、音像、旅游、影视、教育、出版、新闻、体育都可以纳入大文化产业的范畴。文化资本的加入,为一些经济资本相对较…  相似文献   

15.
《思想工作》2007,(11):26-26
郭玉兰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原有的文化体制已经相当陈旧与落后: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又最现出了一些新的萌芽与生机.各地农村纷纷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抓住地方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开始摸索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路子。从全国范围来看.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文化市场.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进来.而且不断叩问城市文化消费市场。当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确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障碍.要加大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就必须使农村文化产业真正得以较快发展.为此应当采取以下一些积极对策。第一.找到各地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第二,培养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培育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合作组织.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一方面应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的下乡.通过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重视现有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的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文化带头人.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第三.鼓励农村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思想工作》2007,(9):4-4
2003年以来,自治区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和措施,旨在不断打造文化精品,培养文化名人,树立文化品牌,壮大文化产业。经过几年的建设,一个以继承草原文明与体现时代精神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民族文化大区风貌初步显现,文化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在民族音乐、民族歌舞、民族曲艺、民族影视、文博会展、新闻出版、工艺美术与广告设计、文化休闲和特色文化旅游服务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容小宁 《当代广西》2006,(19):26-27
广西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近几年来,广西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一些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和重点项目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广西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增加值2001年为3.28亿元,2005年为11.7亿元,年均增长率53.2%。——文化市场总量快速增加:广西文化系统文化市场经营户营业收入2001年为3.12亿元,2005年为12.83亿元,年均增长率105.75%。——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形成: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世纪行》2011,(4):21-21
一、制约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文化产业自身特殊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信贷资金进入。一是特有的行业成长规律。文化产业前期成长阶段的风险难以把握,被传统信贷方式所排斥。二是特有的运作及盈利模式。许多文化企业盈利来源主要是文化项目的衍生收益,难以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未来收益预期、风险评估难度大。三是特有的资产形态和结构。文化企业拥有的主要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缺少土地、厂房等能作抵押的不动资产。四是特有的体制属性。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大省,特色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品牌建设相联系,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并相应地形成品牌效应,是推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需要。困难与主要问题云南最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方针,近年来更是确定了"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创造》2003,(4):21-22
要把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造出一系列国内外公认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20世纪5、60年代拍摄的《五朵金花》和《阿诗玛》等优秀影片就是其典型的范例。“金花”和“阿诗玛”不但作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代表给人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而且还作为良好的地区形象得到肯定和高度评价,产生了文化品牌效应,获得了人们预想不到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估计,“金花”和“阿诗玛”为云南创造的民族文化和经济品牌的无形资产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金花”和“阿诗玛”极大地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