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九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第一审判决生效后,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可见,当事人在刑事案件中遭受侵害,可以在刑事审判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另案提起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仍然是民事诉讼,既然民事诉讼中允许精神赔偿,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应当允许精神赔偿。  相似文献   

2.
论刑事被害人民事诉请的先行审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 ,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 ,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 ,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从该条法律规范可以看出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 ,民事部分的审判只能与刑事部分的审判同时进行或迟于刑事审判 ,其顺序应是先刑事后民事。然而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一种定式思维———刑事案件被害人只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提出民事赔偿请求就是附带民事诉讼 ;法院只要未受理刑事案件 ,对被害人的民事请求就可以拒绝审判。笔者认为 ,这是不符合立法本意的。一、对附…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1条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的规定,在实践中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论是刑事部分还是民事部分,经本院院长批准,都可以延长两个月;另一种意见认为,上述规定仅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的民事部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明文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原则上是刑事、民事两个部分一并审判,只是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先刑后民。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  相似文献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庭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IRSTPROBEINTOTHECOURTTRYINGOFCRIMINALCASEWITHCIVILCASEATTACHED一、习很做法的弊端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对民事部分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应开庭审理。如何开庭审理,刑事诉讼法只在第54条中作了“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的原则规定,并未明确具体方法。以往的习惯做法是分别审理,即先由公诉人、被告人及辩护人参与审理刑事部分。休庭后.再组织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及代理人审理民事部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已不能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主要弊端是:1、与刑事诉讼法立法原意不符…  相似文献   

5.
《法学》1991,(7)
(一)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适用免诉,不符合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我国刑诉法第54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而检察机关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时,虽可以对其中的民事诉讼进行调解,但是,如果在调解不成、未能达成协议时,即作免诉处理,被害人仍可能向人民法院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这样,法院单独立案显然有悖于刑诉法第54条的规定。(二)不能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  相似文献   

6.
浅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不仅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而且现有法律规定中的冲突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虽然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却不知针对谁提出,而且被害人的范围也不甚明确,能否理解为仅限于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此条规定的本意似乎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请求赔偿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崔更国 《山东审判》2005,21(4):69-70
按照我国《刑法》第3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因犯罪遭受经济损失或者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这一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释[2000]4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告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02年7月公布的法释[2002]1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进一步认为:“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据此,因犯罪行为造成人身损  相似文献   

8.
司法信箱     
2002.5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民事部分不能执行,被害人可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编辑同志:我院在接待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时,来访人提出如果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财产部分执行不了,是否可以重新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5条第2款解释:“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但该款规定所要立案审理的民事赔偿问题在刑事附带民事审判中已经予以确认,再次立案审理还有何意义?应当如何理解该规定?请予解答。通辽铁…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2000年9月2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的同志认为,根据这一规定,凡是有附带民事诉讼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全案的审理期限,都可以经本院院长批准后延长两个月。有人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上述《规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仅指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而不是指有附带民事诉讼的整个刑事案件,其经本院院长批准后延长的两个月审理期限不适用于刑事案件的审理,…  相似文献   

10.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78条之规定,在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所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有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此可见,所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就是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而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因为这种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现行立法的冲突对附带民事诉讼中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应当以法律规定为准。然而,现行立法规定不一致,形成了多重标准同时存在的局面。现行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同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见,刑事诉讼法将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限定在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物质损…  相似文献   

12.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便利人民法院审判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统计资料表明,刑事案件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越来越多。由于一审附带民事诉讼的增多,自然地附带民事诉讼的二审案件也相应增加。由于刑事诉讼法并没有专门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使得司法实践中,二审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存在许多分歧。本文拟就附带民事诉讼的二审中最常见的上  相似文献   

13.
一、设立刑事诉讼中附带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制度具有必要性我国《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些规定不仅从实体法方面而且从程序法方面确定了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仅限于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的或经济的损失,据此,因犯罪行为造成精神损害的被害人,木能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我国《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以上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刑事法律对被害人保护的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院受理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的交通肇事案。按照法律规定,我院以刑事附带民事向当地法院起诉。法院先审理了刑事部分之后,在审理民事部分时,按提起方要求民事赔偿总金额的10%收取诉讼费。请问,法院这样做是否有法律依据?被使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科波裕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检条科:刑事附带民事的案件被法院受理后,法院是否应该收取诉讼费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ZI日印发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第七十六条规定:“公诉案件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收取诉讼费”,将公诉案件附带的民…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以往的刑事诉讼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即受害人)在要求追究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及物质赔偿责任的同时,无权在其附带民事诉讼中诉请被告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原告即使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对该诉请亦不会受理。人民法院以往的这些做法,除其审判理念受“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即已完成对受害人精神上的抚慰故不须另行追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这一传统刑罚学理念影响外,其法律依据是2000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在第17条第2款规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有关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容,是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54条和我国刑法第31条的规定进行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制的日臻完善,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容也明显增多。由于上述法条仅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的—般范围和处理的一般原则,远远不能适应已出现的实际情况的需要,并且在有的情况下已直接影响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因此,急待于立法、司法解释的补充和完善。现试就以下六个问题发表如下意见与同行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8.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既是历史的、传统的提法,也是现行的规定,在审判实践中,也是照此办理的。但笔者认为此规定值得商榷。一、“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基础不牢“附带民事诉讼”是为了方便当事人的诉讼,为了简化审判机关的诉讼程序。然而,这样考虑在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以及人民检察院对国家、集体财产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要求赔偿的诉讼活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仍是二条原则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21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作了一些具体规定,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下来,还有些规定存在法律冲突的情况。笔者结合办案实践,拟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浅谈拙见,尽抛砖之力,以求法律在附带民事诉讼方面的健全完善。一、刑…  相似文献   

20.
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公民法律知识的普及,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刑事诉讼法对如何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没有具体规定,在审判实践中认识各异,做法不一,常常影响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对国家、集体、公民财产的保护和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教育、改造。因此,很有必要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进行探讨。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