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县传真     
融水精心打好劳务牌融水苗族自治县着力强化劳务培训,积极拓展输出空间,全力打造融水劳务品牌,劳务经济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劳务输出人数达9万多人,劳务输出年纯收入达3.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输出增收占农民增收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2.
衢州是农业大市,全市人口244万,其中农业人口201万,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去年初,衢州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在大力推进劳务输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去年,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11.7万人,劳务输出37.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比上年增10.7%,其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64%。今年上半年全市举办农民素质培训班1077期,培训农民  相似文献   

3.
《新重庆》2007,(10):35-38
黔江劳务经济起步较早,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创造了劳务输出“黔江模式”,在全市、全国具有一定影响。2005年12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黔江命名为首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区)”。近年来,黔江区紧紧围绕“阳光工程”、“百劳工程”和全面实施“1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信阳是河南省劳务输出最多的省辖市,据信阳市2004年3月人口抽样调查和外出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总人口783.74万人,外出半年以上人口达187.39万人,其中农民工153.53万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91.31%。劳务输出人员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外出地集中,务工时间长,务工收入比较稳定,月平均收入近千元,超过信阳本地在岗职工月平均收入744元的工资水平。据粗略估算,信阳每年可通过大量劳务输出获得近百亿元的劳务收入,劳务输出已成为一大特色经济,有力促进了信阳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推算: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占信阳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5.
王自红 《创造》2003,(12):37-38
陆良县是一个农业县,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民占了全县总人口的83%以上,很多农民还不富裕。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30万,按当前的生产科技水平来算,约8万劳力即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因此,转移农民,搞农民劳务输出应当作为陆良县当前的中心工作之一。一、陆良县劳务输出的现状目前,劳务输出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劳务输出人数少、比重小,临时性务工多,常年性务工较少,多数人的收入不高。据统计,全县在外搞劳务的人员约7万,尚有15万劳动力滞留在农村。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工资性收入占32.6%,云…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影响,山区劳务输出曾一度受到严重冲击。"非典"疫情过后,上杭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加快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步伐,建立县乡镇村和社区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积极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取得显著成效。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已超过7.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近6000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劳务输出是闽西老区上杭县城乡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县年劳务总收入超过20亿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500元,也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的苏区"模范乡"——才溪,以建筑业为龙头最先带动劳务输出,是上杭劳务输出人数最多的乡镇之一,全镇有7860人在外务工,占该镇青壮年劳力的80%,占劳动力总数的60%,平均每个家庭有  相似文献   

7.
何仁军  邓显波 《新重庆》2006,(9):34-35,42
劳务经济属于要素经济.具有社会性、流动性、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劳务输出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和经济增长点,可谓“无烟工厂”、“朝阳产业”.黔江劳务经济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通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了每年“10万农民出黔江.劳务收入过4亿”的良好局面.创造了具有国内影响的劳务输出“黔江模式”。  相似文献   

8.
许昌市总人口45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31万,富余劳动力172万。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力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全市共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8万人,其中外出务工63万人,就地转移65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75%。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45亿元,为农村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主要经验和做法1.领导重视是关键。去年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决策,下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并召开了全市四级电视动员大会,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发展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捷径。市…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为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全省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9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73万人,出省施工人员近100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及市场占有率分别占全国建筑行业的12%和13%,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2003年,全省建筑企业职工人均报酬为12826元,从业人员中农村建筑从业人员240万人,即为农民创收308亿元。苏北地区徐、淮、盐、连、宿五市建筑劳务输出人数占全省劳务输出总数的50%以上,建筑业为吸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步伐、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苏…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的产生 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大国,农村劳 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已有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 小批量外出始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放松对劳动力流动 计划控制的初期。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 和劳动力具有的商品属性在理论上的认可,农村劳动力开始借助 市场力量,穿越城乡之间的障碍,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转移大军。以 四川省为例,2002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已有1300多万人实现 转移。其中,跨省输出的劳动力超过600万人,海外劳务输出的人 员约有1.5万人,预计全年实现劳务收入约400亿元,农民人均 劳务收入已占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尽管如此,截 止2003年,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部课 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 其结论是现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52亿人。如果 再考虑技术进步和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因 素,农业剩余劳动将有1.8亿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农 业以外转移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7,(22):1-1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跨省劳务输出562.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0亿元,今年预计到沿海务工的人员将超过年初预定的560万人目标,达到600万人,劳务收入也将会大幅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委办公室最近组织的一次专题调查表明,劳务输出已成为贫困山区的又一条脱贫致富路。寻甸现有外出劳务人员19537入,占全县成年劳动力总数的8%;年劳务总收入35O8万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劳务人员人均年收入1744元;输出地点远到广州、深圳、海南,近到昆明、曲靖、东Jll、玉溪、个旧、楚雄;从事行业多种多样,主要有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装卸、采矿等。劳务输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有的已先富起来,许多长期靠救济的贫困户,通过外出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4,(12):14-15
湖南有500多万富余女性劳动力,省妇联提出了“百万妇女出三湘,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口号,下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通知》,将100万劳务输出任务分解到基层,要求各级妇联组织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省各级妇联积极行动,把发展劳务经济列入工作考核目标,配合劳动、农业等部门狠抓落实。今年上半年,全省劳务输出妇女达43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万人。为了帮助外出务工妇女树立自强自信、敢闯市场的信心,掌握一技之长,全省各级妇联积极开展了转移培训。一是“换脑子”,帮助…  相似文献   

14.
长汀是农业大县,全县人口近50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人,每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7000多人,高峰期全县的下岗失业人员达8000多人。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长汀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一户一就业"工作,向外组织劳务输出.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目前,全县向外输出和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户均1.5人,按人均  相似文献   

15.
舒兰市的小城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小城镇劳动输出总人数已达7688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9.8%,其中赴俄罗斯、韩国等境外输出人数达2607人,劳务经济年创收达1.6亿元。劳务经济已经成为这个镇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在政府指导下,开展了“返乡创业年”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北海市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23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341个村委会、86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户籍人口174.3万人,其中北海市常住人口164.37万人。全市城乡低保人数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8%,其中城市低保人数0.75万人,农村低保人数4.15万元。过去,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入户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并时常  相似文献   

17.
浦北县坚持把农村人才创业作为一项产业做大做强,探索出了一条“提高素质—对外输出—回引创业—内转就业”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之路,收到了显著效果。全县劳务输出16万多人,劳务年收入总额达8亿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而外出返  相似文献   

18.
转移之战     
农村人口居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仙游县的县情。如何把农村实有劳动力56.58万人迅速转型,提高收入?仙游县的决策者及职能部门,把目光瞄向了劳务输出,他们借助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速度,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转移之战”。据初步统计,至今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1万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和劳务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4月,该县被劳动保障部授予“第二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5,(5)
1.创造劳动就业机会。年内新增就业8万人以上,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人以上,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4万人以上。全面实施“农民知识化、现代化”教育培训计划,年内培训本地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其中,技能培训1.5万人以上。2.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市养老保险扩面1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扩面8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各扩面5万人以上。继续扩大全市各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年内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年内各级政府财政补助人均总额不低于30元,个人缴费水平达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左右。…  相似文献   

20.
平和县地处漳州市西南部,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万人,占90%;拥有农村劳动力25.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1万人。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县"以来,我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丰富和传统产业优势,围绕"实施培训推动产业化,发展二、三产业促转移"的思路,突出抓好农产品、面包和服装加工及农产品营销等技术培训,实现了"传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转移一批劳动力"的良好成效。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1万人,占应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8.2%;劳务转移收入每年可为农村增加经济收入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2%。涌现了秀峰乡福塘村劳务输出经营面包者人年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致富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