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传承》2013,(9):152
1949年4月,山西太原解放。阎锡山反动统治了38年的太原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一人当官,鸡犬升天。阎锡山非常重视老乡关系,尤其是老家五台山人,笼络到自己的门下,加官晋升,委以重任,当地有句顺口溜":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徐向前的老家与阎锡山的老家仅有一河之隔。  相似文献   

2.
陈为人 《同舟共进》2012,(10):55-59
阎锡山是中国现当代政治史、军事史乃至哲学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辛亥革命中,阎锡山主政的山西是第二个响应孙中山举义的省份。在孙中山与袁世凯严峻对峙的夹缝中,阎锡山化左右为难为左右逢源,直至孙、袁都把他认作自己人,官至山西大都督、一等侯同武大将军;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军阀混战中,阎锡山周旋于蒋介石、冯玉祥等势同水火的军阀之间,  相似文献   

3.
薄一波和阎锡山的这次成功会谈,标志着共产党和阎锡山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的形成。那时是1936年初,日本要"借路"从绥远北攻蒙古,不久红军"北上抗日"渡过黄河,之后蒋介石派10万中央军开进山西。  相似文献   

4.
徐凤华 《传承》2009,(22):72-73
在风云变幻、政坛人物走马灯式更换的民国时期,被称为"山西王"的阎锡山却从辛亥革命开始,在山西掌权长达38年之久,在这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以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其中,用民政治是其新政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94岁的原馥庭从抗战开始到1960年阎锡山去世,担任秘书2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阎锡山。到台北采访他,他特地带我到台北市一家山西饭店吃午饭,讲起了阎锡山的最后岁月。阎锡山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留日时,受孙中山共和思想吸引,加入同盟会,他们一批留日陆军士官学生在东京组成"铁血丈夫团",且掌握着地方军事,实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6.
在风云变幻、政坛人物走马灯式更换的民国时期,被称为"山西王"的阎锡山却从辛亥革命开始,在山西掌权长迭38年之久,在这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以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其中,用民政治是其新政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1940年第一次反共高潮中,我经受过一次严峻的生死考验。当时我任太岳军区霍县游击大队政治教导员,大队长韩济生率部叛变,将我武装扣押,经过七天七夜的激烈斗争,胜利归队。 1939年,阎锡山发动反革命“十二月政变”进攻山西新军,  相似文献   

8.
征文获奖记     
那天,我的小灵通骤然响起,我礼貌地接听了电话,一个带着京味普通话的女中音传入了我的耳廓:"我是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的编辑,请问您是郑凤鸣吗?"我先是一愣,  相似文献   

9.
刘心印 《现代领导》2010,(10):39-40
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各路军阀、政客在中国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众多短命军阀中,就有这么一位实力派,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他就是阎锡山。  相似文献   

10.
参加决死队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南犯,国土沦丧。我放弃了在河南故乡教书的舒适生活,投笔从戎,在晋南曲沃县参加了抗敌决死队(山西新军)。决死队是中国共产党和阎锡山合作建立的抗日武装,决死队的总政委是薄一波(1908—2007),各级军事指挥官由阎锡山(1883-1960)委派晋军军官担任。1937年8月在决死队成立大会上阎锡山说:“你们要成立敢死队,我给你们改成决死队。在民族革命战争中,你们都要有赴汤蹈火决死抗敌的决心。”决死队隶属于二战区,实际领导者为共产党人薄一波、董天知(1911—1940)、戎子和等.  相似文献   

11.
谢泳 《中国减灾》2004,(9):53-53
1918年,山西晋北的疫情非常严重。在那样的年代里,遇到这样的事,是大灾难。1918年,一个基本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社会,对于大面积的疫情,很难有高效的办法。但阎锡山还是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了疫情。在传统社会里,山西有那样高的行政效率,实在不容易。其实阎的办法也很简单:第一,绝对公开事实。当年的1月5号,阎锡山接到疫情报告,立刻通电晋北各县,实行遮阻交通,严格检查。"先后撰白话电示数条,俾官民依照清洁隔离、埋尸封室各办法,严切执行。"第二,当机立断。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了主防不主治的决策。第三,开放的胸怀。当时内务部派了一个中国名字…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16,(4)
正"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激流岛,我这双黑色的眼睛却找不到顾城,最后还是借助了蓝眼睛的指引。本以为,顾城故居是一处繁华的所在,应该有讲解员,有作品陈列,参观者络绎不绝。因为很多人知道顾城故居在激流岛,其杀妻又自杀的凄惨故事令人唏嘘。然而,真正的顾城故居却是人迹罕至、偏远崎岖的,令人难寻其踪:激流岛是新西兰第三大岛,更确切地说是新西兰除南岛、北岛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洪洞县在每年4月1日到10日,都要举办“寻根祭祖节”,每年前来寻根祭祖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多达十几万,其中有不少是台湾同胞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所有前来祭祖的人们几乎都知道这样一首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下老鸹窝。”还说凡是小脚趾甲盖是瘦形的,都是山西洪洞县的后代。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6)
正记得贫僧还是儿童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人问我:"你是哪家的孩子?"我说:"万福新村的。"我父母的故居就在万福村。到了扬州,人家又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告诉他们:"我是仙女镇的人。"到了南京,出家以后,经常有人问起贫僧哪里人?我说:"我是扬州江都人。"后来有因缘到了其他省份,每当人们问起贫僧哪里人?我就回答他说:"我是江苏人。"四五十年前,贫僧周游  相似文献   

15.
名人故居不仅仅是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我是名人故居爱好者,多年下来,走过的海内外名人故居不下数百处。国内名人故居的现状大致有几种:一是挂牌并变身纪念馆;二是挂牌保护,并以用代养,成为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办公地点,或是供商业用途;三是挂牌保护,但仍是民宅;四是未挂牌的民宅。寻访第一种最为简单,后三种都要点运气,不然就会吃闭门羹。比如著名的常德公寓,这是挂牌保护的上海张爱玲故居,寻访者众多,因此住户在楼下安了个大铁  相似文献   

16.
刘继兴 《传承》2010,(1):4-5
<正>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多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他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再就是1948年3月,毛泽东在陕西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  相似文献   

17.
孙晓青  刘建华 《小康》2011,(10):46-49
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俯瞰中山,就如中山故居这座中西合璧的小楼,百年来凸显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印证着这座城市在这一特殊文化背景下谋求经济与民生均衡发展的人文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朱总司令出太行郭谨栋1939年冬至1940年春,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从对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正面战场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起大“扫荡”。蒋介石、阎锡山也开始对我抗日武装驻山西隰县的新军决死队和八路军大肆围攻,摧毁了根据地7个抗...  相似文献   

19.
《时代潮》2001,(4)
山西定襄县,与闻名中外的五台山相邻。这一带曾是开国"行政院长"的阎锡山也出生在此。按风宝地。"但1999年6月,这里却发生一件丑闻,定襄县公安局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把一位无辜者刑事拘留了32天,还准备要劳教3年。被害人之妻兰省心像电影里的"秋菊"一样,到处奔走呼号,终于讨了个说法。忻州地区法院判过错方定襄  相似文献   

20.
《春秋》2001,(1)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徙移民之事,至今在我省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笔者幼年常听念叨,“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很久以前,为何从山西路途遥远移民到山东惠民来呢?为了却心愿,探讨有关移民的背景、历史作用及洪洞移民后裔的现状,笔者参阅新编《惠民县志》及有关资料,并找有关人士调查了解,对明初山西洪洞移民之事,方知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