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破解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合作困境"和"政社合作困境","江汉模式"以社区合作治理为价值取向启动新一轮改革,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政府行动社会化,改革政府社会职能运行的体制机制,深化了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创新了居民有序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大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大,创新亮点多,问题导向强,实践效果好,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深刻启迪。破除体制弊端,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大庆创新社会治理最核心的经验,就是向改革体制机制和完善科学管理要治理效率,大大提高了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高江涛 《传承》2014,(7):96-9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取得了较快发展,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彰显出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它的意义和创新点在于把原来政府对社会单向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发展为政府管理同社会自治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4.
祁述裕 《人民论坛》2014,(11):172-173,256
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在参与文化活动、实施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关键是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国家文化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和文化善治转变。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社会治理,意味着要创新社会治理主体、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机制以及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等。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创新。为此,多元主体、民主协商、合作共治、法治保障是完善科学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的新特征。在社会治理新语境背景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目标发展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战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制度安排,要发挥社会资本集中使用和运营管理的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有效的社会治理。这不仅使得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结构和社会治理能力发生重大转变,还要逐步将原先由国家和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管理责任、公共服务责任、公共安全责任转  相似文献   

7.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体制机制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与核心要求。应以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为基础创建分类管理机制,以强化监督管理为导向健全政府监管机制,以理顺决策执行监督权责关系为原则探索建立法人治理机制,以推进"事业人"向"公益人"转化为方向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以构建公益事业新格局为目标形成多元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运用系统方法,形成系统合力,创建各方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高效的工作局面。一、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分析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宁波市委、市政府在2006年作出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去年市党代会又提出要努力建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核心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培植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力.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基层治理作为实现现代社会治理的根基和保障,其根本在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治理体系,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领导和社会治理创新,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构建服务型党建工作机制,建构党建和社会治理的"网格化"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祁述裕 《人民论坛》2014,(4):172-173,256
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在参与文化活动、实施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关键是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国家文化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和文化善治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对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深圳市龙岗区"城管在社区"改革的本质是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基层政府城市管理中来,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在基层形成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工合作的城市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9,(3)
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主动对标最高标准和对照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治理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上海自贸区在创新政府治理过程中,重点探索和实践了"清单式"管理、"证照分离"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治理方式,形成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职能转变为关键、信息技术为依托和系统集成为要求"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围绕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各地城乡基层的实践创新迅速展开:以大部制和扁平化为方向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断完善;多元协同和开放流动的社会治理形态初步形成;城乡基层民主参与逐步常态化。在此基础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建立健全,并呈现出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互动协同、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并举、城乡基层行政体制机制改革联动的发展特征。在"十三五"阶段,通过优化基层政府权力配置、培育基层社会自主性、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促进城乡基层治理民主化和法治化,从而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现实的重大社会问题,治理贫困需要创新当前社会管理模式,由政府单中心扶贫转为为政府主导多中心扶贫模式,构建政府、社会、企业一体化的贫困治理社会支持网络。慈善组织是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扶贫领域逐渐从被排斥、被吸纳到主动参与共治,在扶贫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与功能。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快慈善组织参与扶贫的战略定位与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慈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近年来,部分省市在创新社会管理领导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中央也进行了体制机制调整和创新,具体表现在社会管理机构设置、职责确定、人员配备、程序设计等方面。这些改革创新举措,具体的设计较为多样,统筹协调是重点和难点,作用发挥和发展前景有待进一步观察。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考虑以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实现党的领导,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以社会和公众参与、自我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而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并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要求,坚持以社区党建为引领、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增强能力,打造了"81890""俞复玲365社区服务工作法""小马拉大车""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民说事制  相似文献   

18.
胡琦 《重庆行政》2015,(5):58-6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 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为特征的协同治理之路.本文以江北区为案例, 探讨基层政府推进社会协同治理的做法、价值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要在"因病致贫或返贫"治理机制上下功夫,构建积极有效的治理机制。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基础上,对"因病致贫或返贫"对象入户建卡,建立数据库,提出有效治理措施,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引导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和社工机构积极参与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治理。——民建中央副主席张少琴认为,在有限时间内,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8,(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社会治理是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南京市江宁区紧紧抓住省、市赋予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契机,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为主线,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变革,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