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廷川 《前沿》2007,(7):115-117
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已不能很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因此,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探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认为,促进人的健康素质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基础,促进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依靠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主要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综合与优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古典时期雅典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对学生实行全面发展教育.其教育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人性化特点,促进了学生各项才能的自由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全面平衡发展的人,这种教育不是把人当做某种具备特有技能的机器,而是注重培养人的思想内涵、身心素质和审美观.古典时期雅典全面发展教育值得我国大学生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3.
特古斯 《前沿》2013,(3):142-145
文章认为现代国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健康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为此,不能没有现代的学校教育。而现代学校教育又不能没有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文章分析了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功能和根本任务,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几大关系。尽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但学科本身的性质,特别是当今社会和学校的需要,就使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将日益有效地为我国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教育,他关于培养"四有"新人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重视人的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素质的高度概括;培养"四有"新人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新人的本质特征;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提高人的素质 ,满足人的需要 ,弘扬人的主体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岩 《青年论坛》2011,(6):66-70
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的。时代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功底,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我国当下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要求、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诉求。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其成因主要有传统教育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偏低、大学生自身提高人文素质的意识不够等。应积极寻求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个战略目标。但从根本意义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包括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或学习,人是教育或学习的基础和根本。教育或学习能够改变和决定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文明,社会的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人们在创造和追求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已经认识到要与自然和谐发展,自己的机会要与后人的机会平等,但人类能不能战胜自私,放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放弃追求眼前的急功近利,这就看人的素质了。因此,提高人的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最终的目标。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取决于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以自主性是人的创新素质的灵魂为基点,提出了崭新的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为根本目标,并以自主性为灵魂,以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及其他素质为质料,来建构适应自己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人。同时,还根据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1世纪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本文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其教育现状”作为子课题,进行了系统调研,为跨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