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2.
最近,台湾有关当局对要前往大陆地区高等学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大泼冷水,再三宣称"现阶段不承认大陆学历"。学中医药的毕业后"不予申请执照","也无法执业"。以此来"提醒"去大陆念书的"台湾青年学子要三思而后行"。台湾有关当局为什么不承认大陆学历?是大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有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3.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3月7日,台湾有关教育部门公开表示,对大陆学历承认将逐步朝正面方向加速推进,重新拟定先开放承认100所大陆重点大学。但开放时间还须取得“监察院”的同意才能确定。对大陆学历的认证原本是单纯的文教学术交流课题,是台湾地区,有关教育部门自身应有的空间。但由于台湾当局一直以政治因素考量,把开放承认大陆学历泛政治化,促使承认大陆学历的进程,被无限期的延后。早在1997年10月2日台湾有关方面就已发布过《大陆学历检核及承认办法》,规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3所大陆高等院校学历获台“教育部”直  相似文献   

4.
李英明 《台声》2011,(7):31-31
近来,当局开放承认部分大陆学历,“立法院”日前完成修法,役男前往大陆就学的兵役问题也获得解决。这确实有助长台生到大陆就读高校,尤其大陆经济崛起、推出“十二五”规划、调高工资,在大陆工资逐渐追过台湾之后,台湾的就业市场当然会往大陆移动,选择前往大陆念书一点也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5.
台湾承认大陆学历开放招生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咏琦 《台声》2009,(5):26-27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2008年9月22日于接见两岸清华大学企业家协会及校友时表示:台湾教育部门正进行作业,准备承认大陆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学,最怜惜可于2009年起实施。以往台湾对于大陆小学、中学及高中学历均有认证机制,此次开放系指承认专科以上学历(包括专科、大学、硕士、博士),以完全衔接台湾对大陆各级学校学历的承认。具体办法初期拟先对大陆30多所声誉较好的大学  相似文献   

6.
台湾学生到大陆念书,已经不是为求文凭而已。现在的年轻人,求学大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商机、结识人脉。这些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正以强烈的企图心,想要在大陆寻找成为第二个王永庆的梦想。位于上海市郊华翔路上一家制造汽动机械的工厂老板,是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台湾学生罗群毅。他把父亲的专业搬到大陆来,实现自己事业梦想的开始。脸庞仍有着年轻人的稚嫩,但谈吐却颇为成熟的罗祥毅,说起两岸事务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台湾企业已经进入第二代接班阶段,但大陆严格来说却还没有出现第一代的企业家;在台湾想成为第二个王永庆真的很难,但…  相似文献   

7.
台湾当局对毕业于祖国大陆高等院校的学子学历采取片面认可政策,这给到福建求学的台湾学子心头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共有3所大专院校获准招收台湾学子,福建中医学院是大陆最早招收台湾学子的中医院校,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招收了来自台湾的学子300多名。近日,记者到福建省台湾学生最集中的福建中医学院台生公寓,通过与部分台生交谈,发现台生普遍对台当局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台“大陆学历采认政策”来龙去脉据有关人士介绍,去年以前,台湾当局对赴祖国大陆求学的学子学历一直采取不予认可的态度,而去年…  相似文献   

8.
兰文 《两岸关系》2007,(7):28-28
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中最受关注的学历互相认可问题,大陆于去年解冻了,宣布承认台湾教育机构学历,可是台湾方面至今未松绑。就如何让台湾方面认可大陆高校文凭话题,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两岸教育”专题讨论中,与会代表提出了教育“小三通”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一、要提新颖的问题。问题提得新颖,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开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做到提问新颖,教师必须要求自己观察、思考问题时要选取新角度,运用新眼光。例如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一个颇为“通俗”的理论时,教师提出“近来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党中央为什么不立即派兵解放台湾”这样颇为“新潮”的问题。有学生回答说:“假如现在我们以武力解放台湾,美国有可能插手,一定会引起一些麻烦。”有的学生回答说:“明年香港回归祖国,在此之前,我们不易找麻烦。’又有的学生回答说:“根据这些情况看,条件不成熟。”教师…  相似文献   

10.
陈星 《统一论坛》2012,(2):57-60
2012年台湾“二合一”选举已经落下大幕。本次选举中民进党再次败北,原因很多,其中两岸论述的空洞与僵化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客观现实来看,两岸论述调整是民进党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问题。 民进党败选的两岸因素对于这次台湾大选的结果,岛内外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观点也是五花八门。这些评论绝大部分都涉及到民进党两岸政策对这次选举产生的影响。尽管民进党内许多人现在依然不愿承认,  相似文献   

11.
同等收费出台奚浩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主攻德国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像他这样前来祖国大陆主修西方哲学的“台生”并不算多。他来北京求学看中的不全是这里的学术环境,更多的是想解开与“根”这个概念有关的情结。即使深爱北京,但面对前途,奚浩与其他台湾学生一样还是有一种潜在的担忧,家里要支持较大数目的学费,在大陆拿到的学历台湾又不承认,而在大陆就业,又面临着比较复杂的身份认证。何去何从,是每一个像他这样的“台生”反复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两岸     
《台声》2008,(4):8-9
人事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可在闽展开就业试点;商务部:“一个中国”前提下支持陆资到台湾投资;两岸:春天并不遥远;教育部:非常欢迎台湾地区的学生、青少年到大陆来学习访问交流;农业部:今年将扩大台湾地区农产品在大陆销售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未来持经认证的大陆大学学历参加台湾考试的台湾民众,将不受任何限制;大陆民众参加台湾的考试,也会进一步放宽。” ——9月10日,鉴于将逐步开放大陆学历认证,新上任的台湾“考选部政务次长”董保城表示。  相似文献   

14.
沙蓬 《台声》2000,(6):6-7
时间 :2000年4月27日地点 :深圳蛇口南海酒店问 :大陆对陈水扁提出的政策是“听其言 ,观其行” ,陈水扁已当选一个多月 ,大陆对他一个月来的言行有什么评价 ?大陆对陈水扁的观察期是以“5·20”为止 ,如果是 ,之后会有什么动作 ?如果不是 ,观察期要有多长 ?答 :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讲了很多和缓的字眼 ,如“和平”、“善意”、“和谐” ,但是 ,如果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不承认一个中国 ,那我们看来结果就不是和平 ,而是灾难 ;不是和谐 ,而是冲突 ;不是善意 ,而是敌意。1949年以来 ,两岸之间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是有共识的 ;1…  相似文献   

15.
张旭 《小康》2010,(9):55-55
台湾将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大陆学生最快从2011年3月起可赴台湾大学就读;不过他们仍得参加高考,之后才可以向台湾的大学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6.
王缇娜 《台声》2011,(12):78-78
2003年初我从台湾前来大陆工作至今,除了为自己当年孤注一掷的“先知先觉”而沾沾自喜外,也为两岸在签署ECFA之后对未来有更深的期许,历史的见证已从过去一窝蜂的“台湾的大陆热”转换到现在的“大陆的台湾热”。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21日,朱思婧登上了台北101大楼。过完这天,她满20岁,而在台湾4个月的交换生生活也圆满地画上句号。"俯瞰暮色笼罩的台北,回想这4个月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内心的感慨。越到时间的末尾,我越是进入一种失语的状态。"她说。朱思婧是2005年以来大陆近千名以交换生的名义赴台求读的大学生之一。他们虽无留学之名,却有留学体验和经历,在异乡体验着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和喜怒哀乐。如今,他们"点点滴滴"的求学经历将会被真正的赴台留学者所复制。伴随着两岸大三通正式开启,2009年台湾当局拟对大陆学生赴台留学正式解禁,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就读,这是台湾首次公开招收大陆学生。虽然具体方案和招收范围尚未确定,但这仍意味着两岸持续半个世纪在学生交流和学历互认上的隔阂,将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消弭。另一个令不少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兴奋的消息是,目前,大陆与台湾两地学历互认工作已经开始筹备,台湾将分步承认大陆高校学历,率先获认可的将是北京大学等39所学术声望卓著的高校,随后扩大至77所"211工程"院校。大陆从1985年就开始招收台湾学生,目前在大陆就读的台生约有7000名。多年来,大陆台生的数量在增长,但...  相似文献   

18.
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大陆崛起”产生了一些矛盾而复杂的心态.本文认为主要的心态是:承认或不承认“崛起”的事实,既看到机遇又感受挑战,挫折感与自尊需求,参与与疑惧等,并对此加以概括性的描述.在提出矛盾与复杂心态的基础上,探讨它对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特别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指出“强化自我认同,维持两岸现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民意.因此,如何面对这种心态及其影响才能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应当是两岸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勇素华 《台声》2002,(8):11-13
自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令”后,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台湾不断掀起“大陆热”,从到大陆投资、经商、打工到买房,可谓热浪滚滚来。与此同时,台湾学生也赶潮似的逐渐形成了一股到大陆求学的热潮。虽然台湾当局企图以不承认大陆学历来拖住台湾学子前进大陆的步伐,但是仍然阻挡不住其一浪高过一浪之势。欧美国家不再是台湾学生出岛求学的最佳选择台湾学生求学海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六七十年代掀起了高潮,最初主要流向美国和日本等国家。20世纪80年代,在所有美国外来学生中台湾学生人数排名都是第一。从9…  相似文献   

20.
消息     
联合国报告称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国台办公布《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台教育部门出台大陆学生赴台及承认学历初步方案;澳门特区政府再向每人派发5000元红包;“台湾街”将落户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