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默言 《台声》2001,(4):1-1
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的漫画书《台湾论》中文版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借李登辉、许文龙等“台独”媚日分子之口,宣扬“皇民化”意识,鼓吹台湾“去中国化”的分裂言论,遭到了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台湾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小林与李登辉个人的访谈,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奢谈台湾的认同、民族主义、台湾的大血统及台湾的历史等。第二章“李登辉对日本的爱”是让日本右翼人士最感“欣慰”的部分,也是李登辉汉奸嘴脸的大曝光。在书中,小林不但将李登辉视为日本遗产的保护者,还希…  相似文献   

2.
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许文龙,一面赚大陆的钱,一面又极力为“台独”势力张目,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让我们撕开他的面罩看一看他的嘴脸。 今年2月出版的日本右翼文人小林善纪的《台湾论》,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公愤、引来两岸各界的挞伐。而台湾的许文龙在《台湾论》中的无耻言论,更是激怒了全世界的华人,谴责、抗议之声不绝。这是许文龙继去年台湾地区选举时公开支持“台独”后,再一次将其背叛中华民族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 与李登辉臭味相投 许文龙何以能掀起轩然大波,也许要从他的个人…  相似文献   

3.
王晓波 《台声》2006,(10):22-23
在2000年底,日本出版了一本畅销漫画书,书名叫《台湾论》,著者是日本右翼人士小林善纪,他在书中大肆鼓吹日本军国主义,歌颂日本对台的殖民统治,称日本的殖民统治是“最有良心的统治”,甚至称抗日义勇军是“流氓”“、土匪”。《台湾论》的内容是小林善纪在台湾访问的一些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接受“皇民化”的老台湾人,如李登辉、许文龙、金美龄等人。次年初,《台湾论》的中译本在台发行,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林宪老先生的电话,说有事要来台大看我。林老已年高八旬,爬上哲学系馆三楼来看我。原来是他对《台湾论》有意见,要我把他老人家的意见发表出…  相似文献   

4.
2000年台湾大选,陈水扁胜出的关键在于开票前10天,有以包括李远哲、许文龙、张荣发、殷琪等在内的所谓“国政顾问团”产生并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为陈水扁辅选,当其时外界视李、许、张,殷为陈水扁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5.
执着     
高金素梅,泰雅族人,台湾无党籍“立委”,曾七赴日本抗议二战期间日本奴役、屠杀台湾少数民族的罪行,要求迎回扣留在靖国神社内的台湾原住民祖先的灵位。今年6月,在又一次抗议无果后,她率原住民代表团又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向全世界控诉日本的罪行及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湮灭罪行的行为。高金素梅说:“没有人能阻止我们诉说历史。” 辛迪·希恩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自从儿子在伊拉克战死后,她就成了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今年8月,她和支持者在布什总统的私人农场外露营26天,要求面见布什和美国立即从伊拉克撤军,被拒绝后又开始了“反…  相似文献   

6.
台湾原住民过去被称作“番”,“番”字带着强烈的中原汉人的沙文意识。原住民生生世世在台湾的延续和传承,成就了台湾文化的多元。前不久,就台湾少数民族的保护和发展等话题,台湾原住民发展协会理事长华加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7.
方子 《台声》2002,(5):20-21
带着一路的歌声,台湾原住民“新世纪文化艺术团”走进了阳春三月的云南、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美丽壮观的山川,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纯朴、好客的少数民族兄弟,给团员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向兄弟民族展示他们民族艺术的同时,这些第一次来祖国大陆交流、访问的台湾原住民团员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热情与温暖。充满活力的原住民艺术团与以往自发式的原住民表演团体不同,“新世纪文化艺术团”是个有组织的艺术团体。有感于原住民在台湾的弱势状态,为挽救和保留原住民的文化艺术,1998年2月4日,在利珍团长的努…  相似文献   

8.
鲁洪柯 《台声》2009,(2):34-36
2008年11月中下旬,应台湾原住民基金会邀请,全国台联“台湾原住民系列丛书编委会”一行在台湾各地进行了参访。除了在台北拜访有关机构外,参访团还分组深入到原住民各民族聚集的地区参访。作为访问团成员之一,笔者有幸第一次踏上美丽宝岛,耳闻目睹到的,自然主要是和台湾的原住民有关。  相似文献   

9.
问:您对小林善纪的《台湾论》及许文龙关于"慰安妇"的言论有何评论? 答: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以漫画形式发表《台湾论》一书,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主义统治,受到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声谴责。作者在书中指述,台湾的许文龙称,台湾妇女被强征为日军的"慰安妇"是"自愿的"。许2月25日竞进一步诬称"慰安妇是父母卖女儿的"。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特别是在霸占台湾50年对台湾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作为经历过日本的殖民统治给台湾同胞造成深重灾难这段历史的许文龙,竟然附和日本极右势力,歪曲历史,颠倒是非,为军国主义张目,对台湾同胞横加诬蔑,完全暴露了他背叛民族的丑恶面目,终将被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所唾弃。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08,(10):92-94
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语言的延申。台湾原住民的音乐多元,且充满族群性及地域。在过去,原住民音乐也代表了“传递”的意思,山区中彼此呼喊做讯息的交换;同时它也是情绪抒发与节庆、生活的一部分。台湾原住民深信“祖灵”,同时也认为“歌声”是一种彼此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台湾原住民的“族称”演变,是两千年来以“汉番(原汉)”关系为主轴的跨文化互动与认知的反映。由于台湾原住民缺乏本民族自身的文献历史,族群历史的被动记忆保留在异文化的文本中,从汉唐宋明时期“化外”接触中的“夷”、“番”,清代“理番教化”中的“生(野)番”与“熟(化)番”,日据时代“皇民化蕃政”下的“生蕃”与“高砂族”九族,光复以来“山地行政”下的“山胞”十族,从笼统、概括的“统称”到各族群的识别与相应“族称”,都是它文化视野下的认知符号。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原住民运动”过程中“正名”的“原住民”十四族,则潜伏着来自原住民族群以外的“台独”政治用力。  相似文献   

12.
张立峰 《台声》2007,(7):52-53
2007年4月19日至4月26日.北京市台联邀请“2007年台湾原住民头目参访团”一行22人,赴北京、云南等地交流参访。访问团由“中华两岸少数民族文化经贸交流协会”、“台湾原住民族头目协会”组团,“交流协会”理事长陈文龙(巴湃.拉拉格狮)先生任团长,“头目协会”理事长林明发先生任副团长,  相似文献   

13.
“闽南语挂号中,客语在急诊,原住民语住加护病房”,坊间流行的这句话是在形容台湾本土语言逐渐消失的情形。台湾原住民语言是累积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智慧财产,对于这份“财产”的现状,语言学家表示忧心,“再不赶快抢救,依目前世界上的语言每月约有1~2种消失的速度,大概不出50年的光景,也将会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4.
崔晓阳 《前沿》2013,(3):181-182
1895年至1945年间,日本在台的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对台湾进行了疯狂的殖民掠夺。台湾原住民地区多为山地,而山地丰富的林业与矿产资源就成为日本殖民掠夺的重要方面。台湾总督府的“理蕃政策”与山地殖民掠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台湾革命同盟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建立的抗日爱国政党,由台湾革命团体联合会、台湾革命党、台湾青年革命党、台湾国民革命党等4个抗日团体联合而成,以“以集合一切革命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光复台湾”为宗旨。先后以《新台湾》、《台湾民声报》为机关报。领导人主要有李友邦、丘念台、谢东闵、李纯青、宋斐如、李万居、谢南光、黄朝琴、游弥坚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台湾著名爱国将领李友邦在浙江金华创建由台湾省籍同胞组成的抗日革命队伍“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60周年。我作为当年“台湾少年团”的一名成员,如今虽然已是年过7司的老人,但回想起少年时代度过的战斗岁月,激动的心情仍像是一把火在燃烧C“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的每一个人都是因为不甘忍受日本殖民者的压迫而逃离自c的家乡——台湾,来到祖国大陆的。义勇队、少年团高举“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战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屡建战功,在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在祖国东南战场上,台湾…  相似文献   

17.
郑坚  许辉 《台声》2001,(6):37-38
早在今年春节与在台北的严秀峰女士(抗日台湾义勇队李友邦总队长遗孀)互相拜年时,就强烈萌生了重返福建龙岩,寻觅台湾义勇队遗址的愿望。 4月来闽参加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 20周年庆典,偶读副省长汪毅夫乡亲新著《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关于“台湾义勇队在龙眎洞的活动遗迹”一文,得到台湾义勇队队址即在今龙岩市中山东路 24号的考证,以及在龙岩雁石镇的龙眎洞发现了“陈唯奋区队长率领队员 7人游此,四四·十 二”、“张士德游此,四四·十二”等遗迹,进一步产生重返龙岩寻觅 56年前遗留在龙岩台义队踪迹的激情。 1945年春…  相似文献   

18.
李颖  王尊旺 《求索》2011,(12):241-244
清代台湾原住民政策主要包括设立理番同知、实施通事制度、推行教化政策、实行封山禁垦制度等。清代台湾的原住民政策,深刻地影响到原住民的生产领域和精神世界。同时,该政策对促进台湾的民族团结和加速台湾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清统一台湾期间,随着台湾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清政府注意力的转移,其治台政策也有一个沿革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清代台湾原住民政策是从属于整个治台政策的,它是清政府治台政治、经济、教化政策在理番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台独”的诸种分裂理论中 ,有人企图利用原住民的“血统祖先论”作为构建“台湾民族”的“本土”依据。该论以所谓“学术性”的方法推导出当代台湾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原住民的血脉后裔 ,企图从种族、血统的脉络上割断台湾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通过夸大 17世纪台湾原住民的人口基数 ,以编造数据和篡改史料等手段进行所谓的血统“证言”。本文通过史证的分析 ,证明了所谓“血统祖先论”完全是伪造的证言。  相似文献   

20.
全台研 《台声》2006,(1):19-19
1.2005年2月24日,陈水扁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达成“十点共识”,包括:“两岸关系原则遵守宪法”,扁承诺任内不会宣布“独立”、不改“国号”、不推动“统独公投”、不提“两国论”;宪政改革不涉“国家主权、领土、台海现状的改变”;“两岸问题解决以台湾优先”,共同推动所谓“两岸和平发展机制”;推动货运便捷化乃至“三通”;“台海现状改变须获台湾人民同意”;充实“国防武器装备”;积极建立“两岸军事缓冲区”;推动“保障族群权益和谐法制”;消弭族群对立。2.2005年3月25日,与“独派”关系深厚的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发表公开信,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