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08,(12)
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这句话很合  相似文献   

2.
孔学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仁".把"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奠定了儒家道德人学的基本路向.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孝悌为本,为仁由己,构成"仁"的四重内涵."仁"统摄"恭、宽、信、敏、惠"诸德及孔子的德治理想.  相似文献   

3.
盛应文 《世纪桥》2010,(13):44-45
本文试图从分析"仁"的字源着手,揭示"仁"字形成的历史衍化,以探求"仁"的真实内涵。由此让我们更系统的理解《论语》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表达,更深入进入孔子思想的语境。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莫斯科市政府一桩拆迁行动引发全俄关注。1月21日凌晨,莫斯科警方带着重型机械和工人到列池尼克村宣布地方法院对当地房屋的强拆令。列池尼克村所在地原本是莫斯科河附近的荒地,1955年,当地政府把部分土地分给国营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5.
正1972年7月23日,曹聚仁先生在澳门逝世,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极其关注。周总理不仅委托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先生在港澳成立曹聚仁先生治丧委员会公祭,还评价他为"爱国人士",为其墓碑定稿:"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同时,安排其亲属赴港悼念与料理后事。曹聚仁先生的爱国精神备受国共两党政要所推崇。左翼文坛的"乌鸦"曹聚仁字挺岫,号听涛,常用陈思、阿挺、丁舟、赵天一、土老儿、沁园等笔名。1900年6月26日,他出  相似文献   

6.
学会包容     
记得这样一件事:俄罗斯有位女钢琴家,9岁时就很挑剔。有一次她远涉重洋到美国参加一项重大比赛。这次比赛规格高,听众多,参赛选手也多,请来的评委都是极有权威的大家。但这位9岁的俄罗斯小姑娘一上台就觉得琴凳不合适,要求另换一个。在众人注目中,若有一个评委对女孩延误时间不满而制止的话,都有可能造成女孩演奏的失败。然而,大家都“包容”了女孩的挑剔,任其换了一个琴凳。之后,女孩的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与其说女孩演出的成功,缘于其精湛超人的演技,倒不如说是缘于评委和观众在内的所有人对女孩挑剔的“包容”。前不久,有个朋友对我讲,…  相似文献   

7.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奖项。莫言获得诺奖,不仅是对他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中国文学的一个肯定。谈获奖:"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瑞典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宣布: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虽然整个宣布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一分  相似文献   

8.
胡林 《党史文苑》2006,(4):68-69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研究孔孟的德育思想,批判继承其德育遗产,对于我们以史为鉴,搞好今天的德育教育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深厚内涵及当代价值,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仁"的提出"仁"被孔子看作是最高最核心的道德原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他经常谈论"仁",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其中比较著名  相似文献   

10.
赵德波 《学习月刊》2013,(14):25-26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琴、棋、书、画一起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琴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被誉为雅乐清音。然而琴曲雅乐清音的音乐品格并非天然,其与汉代士人从起源、功用及经学理念等角度对古琴所作的解说密切相关。一、创始于上古帝王的高贵血统蔡邕《琴操》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琴曲解题专著,其《序首》中即写道:"昔伏羲氏作琴",将琴的创制权归于伏羲氏。琴作为弹奏乐器在《诗经》中已经反复出现,且应用的场合十分广泛。如《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  相似文献   

11.
潘平格人生哲学的宗旨是"求仁",他对孔子的"仁"作了新解,由"泛爱众"推广到了爱天地万物。提出了"浑然天地万物一体即是仁"、致知格物、笃志力行为主要内容的"求仁"学说,是当时独树一帜的经世实学思想。他认为人们只有而且应当通过在人伦日用中的主观努力来实现自己这种"求仁"的本性,从而创造出人人饱暖、家家团聚的和谐的理想社会。同时,他对宋明理学中最关键的概念"格物"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物"是身家国天下,"格"是功及百姓,"格物"是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事。因此,他提出了"笃志力行"的道德实践论。在他看来,不仅孔子、孟子,就是一般老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这种圣凡等价的价值取向,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关于人的等级价值观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6,(9)
正"木库莲"(达斡尔语,意为弯曲状),是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古老的民族传统乐器口弦琴,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口弦琴是一种簧片乐器,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中,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也有吹奏口弦琴的历史。达斡尔族口弦琴"木库莲",制作材质为钢片,需手口协调、口含指弹发出美妙的声音。制作方法是把钢片弯曲成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7,(12)
正谭德森是美国著名侨领、美国加州湖南同乡会会长,谭吴保仁是他的妻子。谭德森生前在促进中美友好,促进两岸统一,促进侨社福祉,促进家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9年谭德森不幸去世后,谭吴保仁继承丈夫的事业,继任会长,一如既往地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成效显著。谭吴保仁把丈夫谭德森名字中的"德"和自己名字中的"仁"联在一起,组成"仁德慈善基金会"。仁德二字既是谭德森、谭吴保仁夫妇事业的思想根基,更是他们夫妇  相似文献   

14.
孔子之学辐辏于"觉",此"觉"或"觉悟"由效仿在践"仁"、履"仁"方面可引以为范的先哲时贤的所作所为("效"或"效仿")而得,亦由讲习被认为寄寓了"仁"道消息的《诗》《书》《礼》《乐》《易》等古代典籍("学文")而得。对"学""效""觉""学文"四者之间关系的研琢,乃是窥知孔子之"学"之微旨的要径所在。  相似文献   

15.
侯艳芳 《学习月刊》2011,(16):45-46
信奉宗教之天与自然之天的合一,不是荀子的独创,而是继承前人思想观念的结果。当然,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首先继承的是孔子与孟子两位大儒关于天概念的思想。一、人之命在天孔子主张"畏天命",君王的统治要"则天",即施"仁",所以他提出了围绕"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其中,礼是"仁"的主要内容:"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孟子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瑞典学院将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理由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村上春树再度陪跑催生了这样的梗:世界人民欠村上春树一个马拉松陪跑奖,由小李子(莱昂纳多)颁奖。作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阅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几乎成为了文青们的必修课。不管获奖者多么"生僻"、"爆冷",一定能引来不少迷或伪  相似文献   

17.
赫塔·穆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德国人有点矛盾,君特·格拉斯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文学沙皇"马塞尔则拒绝评价。罗马尼亚人也矛盾,情形正如  相似文献   

18.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二者有很多共通之处,是儒释相溶与相异之处的交汇点,因此经常被相提并论,本文即关于"仁"与"慈悲"异同点的讨论,分别从二者的意义与建立基础、内容以及实践与目的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俄罗斯出现了一股"斯大林热". 斯大林已作古半个多世纪,可以说,他已经成了真正的历史人物.那么,为什么当今的俄罗斯又出现了"斯大林热"?解读近年俄罗斯"斯大林热"的含义,无疑应从俄罗斯当代最热点的问题,即俄罗斯人最关心的、造成他们心灵创痛的问题着眼.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10日普京宣布支持梅德韦杰夫为下届总统候选人。他形式上由"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农业党"和"公民力量"四个政党联合推荐,实质上是普京多年栽培的第一"接班人"。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和"公正俄罗斯党"在不久前举行的议会中大获全胜,共获得了72%的选票,在新一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