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不仅意味着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人民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蕴含法治梦。法治社会中国梦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就此而言,中国梦富含法治意蕴。中国梦是一种法治理想。中国梦是人  相似文献   

2.
规范主义解释下的合法性理论把永恒的正义作为合法性的基础,追求终极价值为现实政权提供合法性论证.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视域下的永恒正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社会正义规则源自广泛的社会互动之中.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也以追求正义为目标,鉴于任何主体都没有能力构建理想化的正义规则体系,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只能从法治和民主等体现正义的方式着眼.法治和民主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既体现着正义精神,又契合着维护政治合法性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程序正义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以实体公正为本位、忽视程序的相对独立价值,而使实体正义的实现陷入困境入手,进而分析程序正义的价值所在。由社会实质正义的价值指引,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实现的必要前提,缺乏程序正义要件实现的实体正义是畸形的正义,与法治精神和社会实质正义要求相悖;程序正义又以实体正义为归依,正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才更显程序正义的价值所在。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应同是我国法治实践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17)
正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民法,社会生活的记载与表达。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5.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重要意义。就内涵而言:"全面"是核心,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质是发展问题,关键在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总目标",突出"党的领导和宪法权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严"。就内在逻辑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其意义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林 《中国人大》2014,(8):30-31
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实现良法善治的前提,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并转化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通过分配正义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法律准据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13,(5):47-47
丁国强在201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栽文《中国梦的法治意蕴》认为,中国梦不仅意味着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人民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是法治梦。中国梦是一种法治理想,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宪法是立国之基、政治之本,也是中国梦的合法性基础。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8.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自治区党委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等,着力推进广西法治社会建设。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作为调整人民群众、各行各业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基本法,民法典的实施为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民法典为各类民事活动设定行为规范和基本遵循,有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对民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将产生积极作用。为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广西各级法院积极把民法典作为民事审判遵循,不断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着力实现定纷止争、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目标,推动法治广西建设,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义、效率与秩序——司法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婷  张云 《理论月刊》2004,(6):96-98
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通过司法对社会关系以及利益冲突的合理调整。顺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在新时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正义、效率与秩序应是我国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追求正义和效率、秩序存在一定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寻求正义与效率和秩序的最佳平衡点是有关改革部门应当积极探索的目标,也是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必须进行理性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两次全会,分别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于中国梦的视阈,可以发现,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障。改革与法治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这不仅体现在内在逻辑上,展现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而且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中。正因如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改革与法治放在重要位置,这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引领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包括了丰富的法治领导观、法治人民观、法治道路观、法治治国执政观、法治治理观、法治体系观、法治谋划观、法治推进观、法治全球观、法治保障观、法治干部观。其时代价值在于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指明了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航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治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其民主性。现代民主的实质就是平等的社会主体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平等、人权及社会正义控制和行使国家权利。法治的民主特征决定了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当代中国国家统治权的最终归属者;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决定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宪法和法律确认了人民群众依法治国主体的地位。法治的规范性表明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人的社会行为或社会活动,即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等公权力活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确立的依法治国的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因为它必定是社会主义的法,必定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自治区精神文明办关于开展第五届全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的要求,即日起至今年12月,本刊向广大读者征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一、征稿要求1.作品要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精神、传统美德、志愿服务、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美丽乡村建设等思想内涵;2.作品要求原创,善于从日常生产生活中挖掘题材,形式  相似文献   

14.
源于民族的自然属性的民族平等权是民族群体的基本人权。现代和谐社会亦为法治社会,体现民族精神和社会正义理念民族平等权的落实意味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的实现。同时,在构建以法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以契合中国当下社会具体国情的方式,从宪政体制、执法观念和司法举措等几个方面进一步落实民族平等权。  相似文献   

15.
学术前沿     
<正>法治社会须建立在法治政府基础之上王学成在2014年10月24日《人民政协报》上撰文指出,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行为规则,通过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个人权益。所以,政府行为是社会行为的表率。只有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诚实守信,才能真正树立起宪法和法律权威,才能带动社会民众人人守法、事事讲法、恪守信用,营造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人们往往热衷于探求司法权威,强调司法权威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性。殊不知,一旦立法偏离正义、缺乏权威,对于法治社会而言,为祸尤烈。  相似文献   

17.
张蕊 《人民论坛》2012,(23):122-123
高校法治文化以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意识为本位,由隐性的理念性文化和显性的学校制度文化组成。建设理念性文化应当从加强法治教育入手,充分利用法律基础课程、第二课堂,积极营造校园法治教育氛围。显性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可以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程序正义、加强校园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校内教育救济制度等依法治校的措施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彭译 《公安研究》2014,(3):16-19,47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语境下,社会管理创新应当沿着法治的轨道探索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刘晓林  王喆 《人权》2005,(1):46-48
中国律师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律师制度已成为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民主法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回顾过去20多年的风雨兼程,律师作为中国法治社会的实践者,其作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是社会正义、良知的维护者,是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与完善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徐翼 《人民公安》2014,(24):1-1
<正>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心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重要的内驱动力,是促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法治社会相当于法治中国建设工程中"建设工人"的合成,它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浓厚的规则意识,按照设计好的规制和要求去完成每一个步骤,只有这样法治中国的浩大工程才有可能建成。所以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