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强化农村经营管理。一、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重要环节。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经营管理。农村经营管理是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新时期对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有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问题。当前在部分干部中对经营管…  相似文献   

2.
乔凤岐 《传承》2010,(12):22-23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制约农民企业家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瑞强 《长白学刊》2013,(3):121-125
邓小平构思和阐述了中国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实践摸索。正是在邓小平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先沿海发展后内陆发展、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有层次、分步骤的渐进模式;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经济开放区,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示范模式;"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发达国家的跨越模式。以上述三种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模式"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开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的新阶段,提升了当代中共党史以"中国模式"研究为主题的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评判指标,其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实力。当前,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问题。为更深入发展农业经济,应加强农业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农村村委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经济发展与经营模式,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的历程。20年来,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今,在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总结20年的改革经验,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一、2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等若干历史时期。到70年代末,由于矛盾不断积累,致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最终引发了改革。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基于对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开创了一条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的道路,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勒了这条道路的具体发展阶段,为其提供了经济根据和可操作程序。研究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道路,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基础地位的认识,有助于对中国改革、稳定与发展大局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农村的开发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工程,不仅关系到西部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更关系到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西部农村地区自然、历史、社会条件各不相同,开发过程和现代化道路也应因地制宜。园区模式无疑是开发西部农村过程中一个可借鉴的模式,文章中重点介绍了园区建设的类型以及推进园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而农村的改革则绕不开几个村庄的名字——小岗村、大邱庄和华西村。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约而同地缔造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神话",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每一个村庄都记录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年轮。在这三个村庄中,大邱庄无疑是解析中国农村改革的最为典型的一例。在中央还没有吹响经济改革"集结号"的1977年,大邱庄就已经开始了求变之路,至今仍然被誉为"中国第一村"的华西村的第一个钢厂也是在大邱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大邱庄如同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统包结合、集体经济、民营化的企业改革等无数生动的故事在这里流传。过去的30年,大邱庄从红得发紫,令中国无数多村竞相效仿;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自我,经济跌入谷底;再到锐意改革,二次创业,浴火重生,走出了一条跌宕起伏的变迁之路。30年后的今天,大邱庄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再次腾飞。和大多数正在走向城镇一体化的乡村一样,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土地等问题也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大邱庄的经济发展,大邱庄也已不再是众多乡村向往的"榜样"。但是考察大邱庄30年来所走过的以工养农、迅速致富的发展模式,或许会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召开,全会以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这场伟大变革,带动和促进了国家的全面改革,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设等。这项工作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适应社会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各领域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必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有大量的需求。公安院校作为为公安机关培养人民警察和为…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供销社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出发作出了《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这是中央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和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搞活城乡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认真切实地实施6个转变,深化供销社的改革,全面实现供销社的第二次创业。1、在思想观念上,由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向市场经济创业思想转变。首先要摒弃“官办”的思维模式,树立为农服务“民办”的思想观念。供销社30多年来,先后3次与国营商业合并,逐渐加重了“官商”色彩,疏远了同农民群众的联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深层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新建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农业和非农产业、乡村和城镇,涉及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与后劲,涉及资源的配置方式变革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等诸多方面。单从农业和农村着手,单从提高生产力着手,单从发展经济着手,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有效…  相似文献   

14.
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浙江人民抓住机遇、大胆探索,坚持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浙江农村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率先推进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农村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农民主体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农村改革发展为浙江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4年底,中国70.8%的人仍以农业为生,58.2%的人还居住在农村。在农业大国地位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目前中国改革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村问题,探讨新时期农村的改革问题,不仅能惠及“三农”,还能为整个中国的新一轮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改革促进中国农村的新发展,以构建和谐的中国社会。客观分析当前农村经济现状不可否认,经过两轮大改革,比起25年前,中国农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大部分地方离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这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导致农民消费结…  相似文献   

16.
农村要发展改革需深化10多年前,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在村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动,也激活了整个中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思路.那时,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启动依赖于政策,在乡村范围内便得到了解决。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顾农村2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可以看到它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为新世纪中国农村奠定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人类的21世纪应当从1978年算起,因为这一年占人类人口1/4的古老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重焕青春的伟大征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综合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启动,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改革,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虽首先在农村发生。并以此为突破,成功地开创了全面改革的新局面。确定改革从农村起步。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央制定的政策是对头的。也正是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短短几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农村改革的…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8,(11):2-2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农村改革30年之后,中国改革再一次从农村出发。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做出的重大决定。《决定》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从经济层面到社会层面,强调了农民收入的改善、农民经济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