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叫弗拉基米尔,中文名叫叶展飞,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广播孔子课堂学习了近两年的汉语之后,到中国进修学习了一年。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汉语和在华生活的感受,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那些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想到中国学习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被上世纪70年代跟随尼克松访问中国,同时也采访了他的美国学者艾恺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梁先生在破艾恺采访时却谦虚地表示:“我可能比其他的普通人不同的一点的,就是我好像望见了,远远地看到了,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王阳明,看到了孔子。我是望到,远远地望到,并且还不能很清楚地看见,好像天有雾,在雾中远远地看见了孔子是怎么回事,王阳明是怎么回事,远远地看见。我的程度只是这么一个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孔子的儒家思想流传2000多年,经久不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象征,并为世界所瞩目。中华民族子孙为涌现出孔子这样一位杰出人物,感到自豪。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时发表宣言:“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联合国也把孔子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目前孔子后代分布在国外各地近400万人,在中国大陆有3000万人。今年9月,是孔子2550年诞辰纪念日。逢此时,我们欣慰地看到和感到:孔子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国人的骄傲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  相似文献   

4.
十月的芬芳     
十月的秋风吹起,枫叶成林,火红的颜色艳染祖国大地,国庆的气息在各处传递、洋溢。街头巷尾无不能见人们欢快的笑脸,举国上下到处都是鲜花和彩旗。60年历程,60年的坎坷发展路,我们走过了艰辛,走过了苦难,最终走上了繁荣富裕。几代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辛勤耕耘,让我们看到了秋收的硕果,也奔着小康的目标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从孔子的"仁""爱"开始,我们就一直饱含对国家的敬崇和热爱。悠久的历史,让我们有丰厚的底蕴去勾画自己的美丽。孔子学堂一所所在国外建立,汉语汉字成为一种时尚在不同的国度里风靡和流行,京剧、唐装越来越多地出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孔子将"知"、"行"以及"知行合一"作为哲学概念界定并详实论述,开创了中国知行观的学统。孔子肯定了人的认知能力,考察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以及对待知识的态度等;孔子非常重视"行",认为个体价值的实现依存于他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孔子也非常重视"知行合一",强调把内在之知转化为外在之行。当前阶段应不断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合理性因素并运用到工作仍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伟明 《友声》2013,(1):26-27
【正】2009年8月我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国山度玛丽亚姆机构广播孔子课堂的中方负责人,开始了我建设课堂和汉语推广的工作。我就像一个远渡重洋的信使,把中华文化的种子以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过去,又把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民的情况带回来,搭建一个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愈合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分歧,帮助中国在国际上赢得...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8)
<正>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孔子儒家思想精华,由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牵头,并联合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世界瑰宝艺术协会、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中国孔子国际书画艺术大展"活动,于9月在山东济南隆重举办。据悉,为响应支持这次山东大展,美国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在主席李兆银率领下,于日前在纽约曼哈顿孔子大厦孔子塑像前举行了创作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8.
孔子在春秋末年创立了儒家学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主要是孟子和荀子。汉代则是董仲舒,以后经历魏晋隋唐和宋明理学,直至晚清,儒学基本上是中国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特别是在社会伦理道德和政治领域。一儒学历二千多年,始终能居统治地位,是因为它能随时俱进,不断吸收每一时代的  相似文献   

9.
以“身”来指认“人”是始原期汉语思想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进一步发展为“贵身”说,使“身”在中国思想中成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并构成3世纪前始原期中国思想的原初立场。汉语思想:奠基于贵身论甲骨文中的“人”字标划的是人身体侧站的形状,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人”字原初意义乃是指“人的身体”。“人”由简单的字源意义向“汉语思想概念”转化的过程极其复杂。孔子是最有代表性的始原期汉语思想家,他把“仁”赋予“人”为汉语思想关于“人”的原初立场奠基。“仁”从“心”、从“身”,其本义当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与从“心”从“人”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初,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作家在病房中读过《论语》之后,写他眼中看到的一个矛盾的孔子。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读《论语》,很多时候就是听一个抱负难展的人在长吁短叹。有诗意的时候……有讨厌的时候……更讨厌他说过这样的混账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读到这里,便想将书抛下了。"这位作家对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厌恶与愤怒跃然纸上。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批林批孔运动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子这句话,认为这句话是几千年愚民政策的理论根据,而孔子就是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11.
一 对孔子及孔子思想总的评价 (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对孔学的态度 匡亚明认为孔子的历史地位应该肯定,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这位对中国、对世界都很有影响的人物的为人和思想作出符合于历史实际的科学评价,是一件严肃的、有意义的工作。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起过很大的作用,至今还铭刻在海内外炎黄子孙思想感情的深处。孔子的思想,既有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8)
<正>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8周年。据悉,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9月27日,201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将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举行。据济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山东省保留的两大节庆活动之一。由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承办。历经33年的传承创新,孔子文化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  相似文献   

13.
王志彬 《前沿》2011,(22):131-135
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在岛内文坛的崛起,引起了两岸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受困于研究资料不足或政治意识形态干扰等因素,致使两岸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研究尚不深入。开展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研究,两岸学者既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内进行审视,也要注意台湾地区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宏阔的视野,在中国少数民族汉语创作的普遍意义和理论意义上不断寻求突破,以推动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健康而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辩证法——谈培养性格美怎样培养性格美呢?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很懂得一些辩证法。这里,我想介绍他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次,孔子在鲁桓公庙里看到座位上摆着欹器(古代盛酒的一种祭器,倾斜易覆),就说:“我听说这种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了一半水的时候就变正了,装满了水就会倾覆。”子路问道:“盛满后有没有办法使它不倾覆呢?”孔子答道:“绝顶聪明的  相似文献   

15.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前者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后者则是文化、科技等。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今天,全球范围的孔子热显示了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软实力,软实力的提升必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前几年,韩剧的热播显示了韩国不断增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首推孔子。在现代中国,分歧最大的历史人物,也是孔子。尤其是七十年代中期,“四人帮”为了实现其窃国的阴谋,掀起了一场全盘否定孔子的所谓批孔运动,使得这个问题更趋复杂化。近两年来,我国学术界就如何全面正确评价孔子的问题,重新展开了讨论,气氛十分活跃。评价涉及史学、哲学、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汉代成为定于一尊的官方哲学后,其教义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走向,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国民精神。对孔子功过的评判一直是中国的文化难题,二千余年来,虽不乏振聋发喷的批孔之论,却又丝毫不曾动摇他的“素王”之尊.尤其是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巨变之际,近20年来对孔子的推崇和颂扬却愈来愈甚,而对孔子学说的批判声浪也越来越高。具有周文化特色的鲁文化造就了孔子儒家学说孔子原本是宋国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乃文明之邦,礼让之邦.远在尧舜时代,这些贤明的天子就兴起了一股“禅让”之风,这种良好的风气,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生气,给先民带来了福利。他们兴起的礼让之风滋养着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完善的精神文明。孔子继承发扬了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把礼让之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孔子是把礼让思想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阐述的。《论语》一书中七次直接提及礼让思想,另外还有一些表述礼让思想的相关章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孔子提倡的礼让思想及其深远的影响。一、孔子倡导在功名权利上,先人后己;在…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8,(9):15-15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吸引了全球目光注视急速现代化的中国。但是有些中国人现在回头向孔子的学说、即儒家思想来寻找灵感,比如孔子有关社会和谐的理念。《中国的新儒家学说》一书作者、政治学者贝尔表示,孔子这位中国古代大哲学家的  相似文献   

20.
张涛 《思想战线》2011,37(1):106-110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但美国的中国信息极为匮乏。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物质交流、人员流动和孔子学院相继启动,成为美国人获取和更新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些社会文化交流多与孔子联系紧密。美国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中国信息有两大重点。其一,中国纵然屡次反孔并受外界影响,其孔子情结却极为牢固,折射出中国国家性格的传统属性。其二,中国又立足孔子,展开积极进取的外交攻势,是美国文化影响的有力竞争者。交流活动中的孔子元素展现了当代中国延续传统并利用传统参与重建国际权力格局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