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水利部门近日公布的最新江河湖库水雨情显示。从2002年5月初萌发的干旱。已经在南粤持续了3年。广东水利专家担忧地表示,三年连旱很有可能进入2005年延续成四年连旱。去年广东干旱超过50年来最严重的量级,干旱令水资源危机伴随着成潮、赤潮等极端性水灾害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命脉。当前百年一遇的大旱使水资源和水利建设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9年9月以来,红河州持续干旱少雨,发生秋冬春夏连旱,呈现出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危害大、仍持续等特点的历史少有严重旱情。全州库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万县地区的自然灾害,既具有与区外各类地区带共性的特征,又具有本地区独特的特征。1.许多灾害具有连续性以干旱为例,从明正统5年(公元1440年)起,到1949年的510年间,各种时间尺度的连旱出现过17次。其中,连旱2年的10次,连旱3年的4次,连旱4年的1次,连旱6年的1次,连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减灾》2010,(4):F0003-F0003
近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灾情的出现再次表明了我国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变得日益重要,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值春耕之季,用水高峰,抗旱保耕是当务之急.然而,地处丰水区的海南竟然遭遇了26年来最严重的夏秋冬春四季连旱,广东、广西等春耕地区也是旱情不断,全国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海南的旱情为什么发展得如此严重,当前全国旱情以及发展趋势又是怎样?本文结合对目前全国的旱情的分析,介绍了目前国内抗旱救灾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2,(3):36-36
去冬今春以来,云南省出现持续气象干旱与气候干旱叠加天气。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蒸发大、太阳辐射强,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是继2010年和2011年遭受严重旱灾之后发生的三年连旱。  相似文献   

7.
张汝鹤 《中国减灾》1997,7(3):26-29
陕西地处祖国西北,为一内陆省份,南北狭长,地跨三个气候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的特点。由于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干旱成为陕西省各种自然灾害之首,年年有旱灾,2年一小旱,5年一中旱,10年一大旱,是一个干旱缺水的省份,全省水资源总量44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8位,人均占有的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方方面面对水的需求逐年增加,年缺水量达25亿立方米以上,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关中位于陕西中部,是全省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地区,全省85%的工业、70%的农业…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悉水”。究其原因,有洪涝台旱等灾害交替发生的因素,也有人口密度高、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因素。为适应全省  相似文献   

9.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发生了春夏连旱。有专家认为,这是近几年来持续干旱的累积效应。华北地区是干旱的第三个年头,而辽宁一些地方于旱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是什么原因造成持续干旱,用什么办法应对大旱之灾。2001年 6月 29日,本刊编辑部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具有凝聚思想、陶冶情操、砥砺品格、规范行为的功能,润物细无声,引领时代风气之先。2019年,我国经受住了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青海玉树等地强降雪、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南方地区夏秋冬连旱等多种灾害的考验,但也承受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进入新时代,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在提升工程性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培育全民安全文化,增强意识、普及知识、提高见识。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00,(11)
“九五”期间是我省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新的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基本形成,长江治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继续加大,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日益加强,进一步夯实了防洪保安、抗灾保收的物质基础,为战胜五年三水二大旱提供了可靠保障,有力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2,(5):36
去冬今春以来,云南省出现持续气象干旱与气候干旱叠加天气。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蒸发大、太阳辐射强,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旱情严重,是继2010年和2011年遭受严重旱灾之后发生的三年连旱。基本灾情据统计,截至2月15日,旱灾已造成云南省13州(市)91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已有242.76万  相似文献   

13.
潘新华成长和生活的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处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上,年降雨量1300毫米,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区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高谷深,水低田高,耕地分散且多为坡耕地,加上大多数坡地无水利设施依托,水资源利用率仅为10%,造成工程性缺水严重。2006年9月26日,水利部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这个消息,让缺水贫困的农民潘新华欣喜万分。缺水山村的企盼“不能再靠天吃饭了。”潘新华感叹道。与“3天不下雨就旱,3天连下雨就涝”的铜仁地区的其他农民一样,潘新华根除水荒…  相似文献   

14.
<正>案由:孝昌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孝感北部的"旱包子",俗有"十年九旱"之称。水资源严重短缺,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在省水利厅正在组织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开展鄂北地区调水工程规划工作之际,建议将孝昌县供水列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孝昌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孝昌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集革命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国家集中连片特贫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武  相似文献   

15.
张强 《中国减灾》2003,(2):25-28
2002年度(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国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沙尘暴、风雹、低温连阴雨、高温等多种气象灾害,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灾情为中等偏重之年。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旱和伏秋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冬春夏初连旱;南方汛期降水量偏多,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或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一些地区重复受灾。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登陆我国台风个数接近常年,灾情稍偏轻;沙尘天气出现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损失重于常年…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霍邱县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全面发展。 1996年以来,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吨大关,受到国务院通令嘉奖。养殖业连续四年夺得全省畜牧业进位工程十强县第一名,林业进入全国百佳县行列, 2000年荣获全省农机十强县称号,水利建设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农田基本建设“江淮杯”一等奖,科技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县,并进入全国先进县行列。霍邱县已全面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或水泥路、村村通电、通程控电话的目标。特别是 2000年,霍邱县面对前旱后涝四季连灾的严峻形势,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立足抗灾夺丰收,较好地完…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全国干旱灾害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降水总量较常年稍偏少,其空间分布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其中海南、广东、江苏、广西、陕西、福建、江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3成,另外,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汇区域、新疆南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5成。降水量偏多1~2成的省区只有山东、西藏、重庆,及新疆北部和西部、青海中部等地。2004年除西北地区东北部发生严重春旱,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发生百年一遇春夏连旱,以及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旱之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土壤呈现干湿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4,(2):10-15
2013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洪涝、干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均偏重发生。年初云南和四川南部出现2009年入秋以来的4年连旱,汛期南方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北方多地降雨量超历史极值,呈现“南早北涝”的灾害格局。四川芦山地震和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损失严重,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次数也较常年偏多,引发洪涝灾害,部分城市出现严重内涝。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20世纪是资源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水的世纪。不少人预言,围绕水资源利用问题将是地区之间、族群之间冲突热点之一。学术界也把水循环作为继碳循环、氮循环研究之后的又一新的热点研究领域。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南方的旱洪灾,以及大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短缺,无一不预示着我国水资源问题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社会基本取得共识,在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洞庭湖区“退田还湖”计划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修复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提高湖区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笔者之管见,至少应该从下面几个方…  相似文献   

20.
农业减灾的一项重要对策──不同旱涝情况下种植比例的调整冯建设,史可琳,刘厚赞(山东省气象台)旱涝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搞好排灌固然可以减轻旱、涝的影响,但由于水资源日趋贫乏,仍有不少非排灌农田,当旱、涝灾害出现时造成作物严重减产。本文在分析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