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也许.我与报纸真的有缘份。那一天.一位退休老同志来送稿,闲聊中,他满脸真诚地说:“我天天看副刊.你的副刊办得不错。看来.你还是挺适合办报纸的。”我急得连忙解释:“不,不。我还在化局时.画家柳新生就一针见血地说过我:你这个人不适合教书,不适合当官做生意.也不适合搞创作办报纸。  相似文献   

2.
大卫在江苏做医生的时候,我正在山西太原主持一份报纸的副刊。他业余时间写诗,写随笔,写时评,我则负责把他的这些东西推荐给头儿看,然后堆上版面。  相似文献   

3.
大卫在江苏做医生的时候,我正在山西太原主持一份报纸的副刊.他业余时间写诗,写随笔,写时评,我则负责把他的这些东西推荐给头儿看,然后堆上版面.  相似文献   

4.
丁钟文 《公安学刊》2005,(4):99-101
要办好公安类报纸副刊需要弄清或把握四个问题:一、"公安"并非"破案".公安类报纸副刊的题材应该是十分宽广和丰富的.二、"新闻"仍是"本质".公安报纸副刊既然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不可能背离报纸的属性--新闻性.三、"参与"促进"教化".以"平民视角""平民生活",甚至请"平民参与"副刊,反而会使副刊具有更强的可读性,从而更能产生"点点滴滴"在心头的教化作用.四、"策划"拓展"空间".副刊策划方法基本有两种:一是挖掘有新意、有价值的题材.二是开设有创意、有主见的栏目.  相似文献   

5.
如何办好报纸副刊——以《新民晚报·夜光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日益丰富,副刊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日渐萎缩.面对这种困境,"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传媒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全国报纸副刊中. <新民晚报·夜光杯>是办得比较成功的一个,其办刊的经验可以为传媒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世界中文报纸副刊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联副”(台湾《联合报》副刊)承办的“世界中文报纸副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元月10日至12日在台北举行.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萧乾在开幕式的书面致词中指出:此次研讨会“在中文报业史上,是一创举”.三天会期共举行了十场研讨会和一场座谈会,发表了24篇论文.数以百计的与会者,几乎囊括了当前台湾文学界的重要作家、学者.会议的论题涉及文学、政治、经济、媒体传播等社会科学领域,而讨论的主题——报纸副刊,在当代台湾文学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这是台湾文坛一次极为重要的学术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郑千山 《创造》2003,(8):38-39
报纸副刊怎样才能做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需要探讨和发掘的内容尚多,各地各报纸副刊(包括专刊)在创办、发展中都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本文只是在大的层面上做了一点粗浅的总结。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样,共同“肩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关系着舆论导向问题与道德、情趣相联系”的方方面面,可以预期,在报业不断发展壮大中,报纸副刊也将鼎革创新,将纯文艺式的副刊创办成多层面,“以各种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读者”的全新意义上的“大副刊”,成为报纸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的一个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8.
民族报的副刊,是民族报纸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从民族新闻本身来说,它的报道对象包罗万象,如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皆可囊括其中。因此,民族报的副刊如果办得好,则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各族读者的喜爱。故探讨民族报纸副刊的特征和明确其采编原则,对于办好民族报纸很有现实意义。 一般来说,民族报纸的副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研究在中国报纸副刊出现、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富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确切地说,中国报纸副刊具有文化的软性色彩,针砭时弊,推进社会变革,同时形式活泼,是大众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白洁 《山西政报》2013,(Z1):68-69
时下,各类媒体的竞争尤其是纸媒的竞争,已将新闻策划作为自己最有力的武器。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同样也需要通过新闻性的策划来获得读者的认可。本文通过《山西晚报》"看周刊"策划版面突出新闻性的具体实践,阐明了"做新闻性、创意性和文化性的副刊策划,是纸媒副刊做策划的方向"这一观点。将副刊策划与新闻事件相结合,让焦点和热点新闻在副刊策划中延伸,是副刊策划的新视角,也是副刊策划深度与创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刘佳 《春秋》2010,(2):33-33
成舍我(1898—1991),中国新闻记者.报刊出版家,新闻教育家。16岁开始步人新闻记者及职业报人生涯。从1924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起,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收《世界日报》的全部资本,这是成舍我在中国内地办报的主要阶段。其报业经营思想在25年间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余习惠 《求索》2008,(10):179-181
湖南《大公报》副刊创刊于1915年9月1日,是湖南《大公报》创办之初设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湖南《大公报》报人对副刊性质和功能产生了新的认识,从而促进了副刊的改革。因此,对湖南《大公报》副刊进行一次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个特定时期内副刊的传播功能与地位的整体把握。另外,对于伴随报纸副刊发展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我们也可以窥见其发展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人,请他们谈谈新世纪的两岸关系。“两岸三通应有时”张杰先生供职于京城某大报的副刊部,其报纸在市面上颇具影响力。他说,现在新华社的记者被允许定点常驻台湾,这是一件大好事。其实,早就应该这样了。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八桂侨刊》2007,(2):69-73
陈嘉庚(1874~1961)是中国爱国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社会进步服务。他团结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战争,反对封建法西斯独裁统治,毛泽东同志曾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创办的《南洋商报》和《南侨日报》是两份新加坡华文报业史上非常重要的报纸,作为一名报业资本家,他的思想倾向和政治立场对其报纸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一以贯之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这两份报纸,来理清陈嘉庚的报刊活动历史。  相似文献   

15.
蚕桑之死     
1999年,在一个世纪即将终结之时,社会上普遍地有一种世纪回顾与追索的情绪。我在自己任职的报纸副刊上编辑了一个《百年安庆》专栏,这个专栏以不同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结合字,介绍安庆百年来的变迁。就在这个时期,我见到一幅拍摄于上个世纪的老照片。  相似文献   

16.
从电视屏幕上看见北京市民为了修缮一段破损城墙而把自己家藏城砖捐献出来的热烈情景,感动之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梁思成。对于梁思成,我所知极少。去年《今晚报》副刊连载了林洙的《国宝梁思成》,很快就吸引住我。每天收到报纸后总是先读为快,不时还情不自禁地在那上头圈圈点点而且把它剪下来。从中我了解到更多有关梁思成的细节;北京解放前夕,解放军特地到清华大学找到他,要求他在地图上标出重要的古建筑和禁止炮击的地区,“这使梁思成夫妇惊诧得几乎跳了起来,感到喜从天降”,“他人前人后地谈这件事,并由此认为共产党是个了不起的政党”。然而,好景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见到老人,是在我所在的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那是四年前一个炎热的午后,他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大汗淋漓,迫切仔细地在一堆旧报纸中翻找刊有他文章的报纸。其时我刚到人大工作不久,在人大报刊上经常能见到他的名字,猜想肯定是某单位一位勤于笔耕的通讯员,没想到竟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  相似文献   

18.
80多年前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有一位重要的人物,虽然没有正式列入代表名单,却为会议的召开出谋划策忙前忙后,他就是早年加入同盟会的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先生。 高举《觉悟》大旗,为社会主义呼号 五四时代,邵力子在上海主持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影响极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说过,“那时,以共产党的《向导周报》、国民党的上海《民国日报》及各地报纸为阵地,曾经共同宣传了反帝国主义的主张,共同反对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共同反对了封建古装的旧文学和文言文,提倡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新文学和白话文。”而毛泽东讲的《民国日报》,指的是它的副刊“觉悟”。  相似文献   

19.
报纸副刊与文学发展呈相辅相成的关系。新世纪以来,由于大众文化的勃兴,以及传媒的多元,使得多数市场大报的副刊丧失了文学功能。而《启东日报·江海潮》这样的县级报副刊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可以在经济大潮中葆有一定的独立性。从《江海潮》的定位、规划与拓展三个角度,可见其在培育江海文化与弘扬城市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梅莉 《今日广西》2008,(6):72-73
走过地铁站的时候,我看见他坐在铺着一张报纸的地上,弹着吉他,深情地唱着水木年华的《再见了,最爱的人》,他的旁边还有一只雪白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着。 我在旁边呆呆地听了很久,我刚失恋,这首歌触动了我的伤心事。我蹲下身,伸出手,把钱放在他旁边的报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