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拉布里奥拉在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观点批判继承的过程中提出意识形态观点。拉布里奥拉认为意识形态是关于现实的系统的和终结的观念。他以道德为例分析意识形产生的条件性和阶级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开放性这一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观点也具有"反意识形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张雷  陈世润 《前沿》2010,(9):4-7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有着重要的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学者和中国自由化观点认为应该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倡导西方国家所宣称的普世价值。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具有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须臾不可离开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姚红艳 《求索》2012,(11):130-132
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意识形态"曾一度被视为批判性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由于具体革命形势的变化,被作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必要环节而被承认。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列宁开始了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形成,在具体操作的意义上,成为需要加强的工作并有了具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意识形态思想.首先,面对发生了重要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晚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具体意识形态理论虽有所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坚持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原则.其次,针对社会现实的不同问题,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建构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最后,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将意识形态批判深入到文学、美学、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等领域,拓宽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视域,弘扬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文化发展的载体.与此相对应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三个特征:受动性、阶级性和虚假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邓小平对建构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具体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而具体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而言,又分为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邓小平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的口号系统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加强宣传和教育以丰富党意识形态资源;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以维护党意识形态资源;反对教条主义以创新党意识形态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增强党意识形态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8.
王红星 《前沿》2008,(8):19-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具体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而具体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而言,又分为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邓小平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的口号系统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李小娜 《前沿》2013,(5):41-43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马恩运用唯物史观对以往意识形态理论扬弃的结果,后经列宁、毛泽东等理论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并随着实践的变化,显现出不同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0.
刘娟  ;杨义芹 《求索》2008,(9):88-90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刘涛 《前沿》2011,(24):29-31
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在理论维度的层面,以实证的角度,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地基础上,层递性地提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三个维度,即前提性维度、合理性维度和合法性维度,具体包括科学的意识形态前提,执政党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和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12.
金坤城 《前沿》2011,(3):64-67
意识形态自诞生之日起,就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意识形态重在建设,重在加强管理,建设包括管理,管理促进建设,二者统一于党的建设的伟大进程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意识形态管理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积极发挥意识形态管理的职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促进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13.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独特、独树一帜,他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他提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实践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安全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关键层次,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权,都十分重视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直是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意识形态扩张战略,已威胁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在当代,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占统治地位.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住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新时期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这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论述,旨在回应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虚假的意识形态,同时预示了未来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指向人的终极关怀——人和人类的解放。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当前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对于个体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助于推动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个体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养成,推动社会各种利益的有效整合,凸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软实力"的作用;对于国际社会中思想文化交流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把握自身的话语主动权,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科学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即系统梳理、科学概括和全面阐述蕴含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理论、制度及实践的观点论述是马恩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哲学、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科学意识形态的构建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符永雄 《新东方》2002,(1):47-4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意识形态上的、实践或方法论上的和社会发展理论上的三重意义.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三种意义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功能主要在于说服、教育,在实践意义上主要作为指导方法,在社会发展意义上主要承担理想和价值引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