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尽管理论及实务界已就预防监狱警察职务犯罪提出诸多的建议机制,但监狱警察职务犯罪现象仍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结合监狱警察职务犯罪的独特特点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机制;相比较于其他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监狱警察职务犯罪具有身份特殊、犯罪主体明确等特点;监狱警察职务犯罪的发生原因也与监狱这一特殊工作环境以及监狱警察职权范围特殊密切相关;应该构建监狱警察权力监控机制以及检察院、监狱之间的联席会议等针对性预防机制,以防范监狱警察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预防职务犯罪,是以综合各种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控制和减少犯罪及重新犯罪的系统工程。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是指检察机关运用检察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有效途径,控制、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活动。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主要是通过揭露犯罪、惩罚犯罪的特殊预防手段和法制教育、法律监督等一般手段相结合完成的一项任务,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主要应发挥以下作用: 1打击预防。检察机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办案,加大对贪污、贿赂、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烟台市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中,坚持推行"侦防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突破。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全年立查各类职务犯罪嫌疑人224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1人、渎职犯罪53人;  相似文献   

4.
刘梦青 《法制与社会》2011,(26):205-206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继续呈现数量上升、程度恶化和范围扩大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发案部位除集中在基建、招生、物资设备采购等传统领域以外,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等"清水衙门"领域也出现职务犯罪现象。本文探析高校职务犯罪之顽症,全面剖析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探讨新形势下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钱进  周铁宏 《法制与经济》2013,(10):127+129
文章通过对2008年至2012年某地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的发案原因、犯罪手段、犯罪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力求摸索出该辖区职务犯罪规律性特点,为今后有效打击职务犯罪,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我国,职务犯罪有上升的趋势,犯罪人数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涉案数额越来越大,其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职务犯罪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预防职务犯罪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琼碧 《法制与社会》2011,(34):223-223
当前农村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涉农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本文就村级管理人员贫污犯罪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粜,以期更好地加以防范,降低涉农职务犯罪率。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的预防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在事前采取有关预防措施,不断促成抑制犯罪因素的增长,着力铲除犯罪的根源和苗头,防止发生职务犯罪的一种治本式的行为。当前,职务犯罪的预防在各地发展较快,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困难。笔者结合基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际,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职务犯罪的成因应该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概括说来,其根源或称成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时间序列为标准,可分为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原因;一类是以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对犯罪总体来说是这样,对于作为犯罪构成类型之一的职务犯罪来说也是如此。(一)职务犯罪的历史根源近现代以前诸社会的上层建筑突出特点就是“官为贵,民为轻”,官吏的特权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违法犯罪享有“让”、“官当”、“以钱赎刑”等特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10.
张晟 《中国检察官》2011,(20):14-15
本文案例启示:卖淫犯罪不仅是一个法律现象,也是一个亚文化现象。通过对"洛阳性奴案"中失足妇女反常表现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出卖淫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其危害,以便从文化体制方面预防此类严重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但检察机关当前职务犯罪预防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依据过于笼统、预防的措施单一、惩治自然人犯罪意识重于惩治单位犯罪、对职务犯罪的量刑过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先应完善立法,其次是赋予检察建议相应的强制效力,坚持全面预防,打防结合,抓好特殊预防,提高职务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职人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理过程虽然千变万化,所触犯刑律也不尽相同,但其心理和行为有共性和规律可循。本文就社会环境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以及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进行探讨,进而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主要是贪污贿赂犯罪)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却又挥之不去的主要负面社会问题之一。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涉及经济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财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等内容的经济系统工作,还是一项涉及公民,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水准、个人品德素质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相关因素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试运用犯罪成本理论,探索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任何犯罪的治理(包括预防)机制的探讨都由主体、行为和危害性三个基本点构成,在职务犯罪预防机制中,对于其中最为重要的犯罪主体"、贿赂的内涵"和犯罪根源等三个基础性热点问题,本文分别从社会学以及司法实践等两个角度予以了重新的厘清和界定,对学界一些既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之所以面临重重困境,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检院倡导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预算不合理。为了合理使用有限的预防资源,检察机关应当建立以犯罪分析和预防调查为核心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一般预防对刑罚有一套规诫,即刑罚的遏制性、有效性、必要性、相应 性、确定性、及时性与通晓性。遏制性指刑罚以遏制犯罪的目的,它构成一般预防的 首要规诫,其它规诫都由其派生而来。有效性指刑罚必须具有遏制犯罪的作用。必 要性是指刑罚应该以足以遏制犯罪为必要,并足以遏制犯罪为限度。确定性是指刑 罚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相应性是指刑罚应该与犯罪相适应。及时性是指刑罚与犯罪 相联系的时间应该尽量紧凑。通晓性是指刑罚应该为大众所知晓。就一般预防论者 所提出的诸种规诫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复杂性特征的职务犯罪,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在司法认定过程中,引发了许多法律深层次的问题。针对这一特殊现象,有必要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本文在深刻分析了这类犯罪主体的多元性、犯罪客观上的"三高"、"三多"性等犯罪特点以及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此类犯罪的完善内部机制、强化监督机制等几点预防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地防控此类犯罪的发生,使国有企业改制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涉农职务犯罪的概念、范围、基本情况等方面的实证分析,认真厘清这些案件的基本特点,从案情要素归纳出涉农职务犯罪产生的现实原因,总结出法律适用的相关问题,基于犯罪发生的多元因素系统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从而依法惩处和预防、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学军  聂立泽 《河北法学》2007,25(2):186-191
司法职务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职务性犯罪,以现代犯罪原因论观之,产生此类犯罪的原因呈现出多元多层次的特点:既受经济因素、文化传统的制约,又受司法运行机制的困扰,还受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立法本身的缺陷、教育缺失或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的独特视角着手,深入剖析引发司法职务犯罪在运行机制层面的成因,并就健全我国司法职权运行机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构建科学有效的防范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司法职务犯罪是指现行刑法规定的只能由司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职权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地违背其职责义务而实施的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公正、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在理论上,可以将司法职务犯罪划分为司法侵权职务犯罪和司法渎职职务犯罪,第一类犯罪的犯罪原因可以从主客观方面探析,第二类犯罪的犯罪原因包括权力特殊、以权谋私和无责任心;此外,两类犯罪的共同原因是监督不力和惩处不严。预防司法职务犯罪除了要求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和加强教育之外,还要完善法律、健全机制和改善司法条件以及加强监督、加大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