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民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法律制度。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新的形势对法院调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法院调解也有其内在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分析、解决法院调解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法院调解制度,使法院调解制度与当事人自行和解、人民调解制度达到相互协调配合和补充,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19日下午,上海市金山区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联动机制工作会议在金山区漕泾镇召开,金山区法院面向镇、街道和工业区的11家司法调解室在会上挂牌成立,金山区法院、区司法局和各镇、街道和工业区的代表当场签署了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对接联动机制协议书,并成立了金山区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3.
法院调解又称诉讼中的调解或审判上的调解。这种调解是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与人民调解(即民间调解)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
一、法院调解制度概述 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之美称。我国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首先是一种民事调解,只存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其次,法院调解相对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程序中的调解等来说,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中的调解。  相似文献   

5.
ADR及司法ADR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建设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所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建构法院附设调解的设想及在此基础上的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从而实现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有机衔接,使调审能够在分离的基础上有力互补。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2009年7月28日至29日,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今年两会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研究部署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努力推动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刊 《人民调解》2020,(1):12-13
2019年11月28日,全国电视调解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就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电视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电视调解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研讨。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李冰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她指出,电视调解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是人民调解法定形式,必须遵循人民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调解类型大致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就是我们所说的诉前调解,即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我国诉前调解的兴起和广泛的试点以及多年来的实际应用,无疑都发挥着"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方便、高效、快捷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立法并未对诉前调解制度加以明确规定,这使得"诉前调解"这一解决民事诉讼的方式在应用于实践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加强立法、提高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无疑是解决现阶段诉前调解方面存在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召开的全国调解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提升调解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新时代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司法局以“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为基础,不断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升级。2023年以来,全市依托信息化手段化解矛盾纠纷78746件,成功率达99%。  相似文献   

10.
调解是目前我国法院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从性质和效力不同的角度,调解可划分为诉讼调解(又叫法院调解)和非诉讼调解(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被西方国家誉之为"东方之花".它是指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就案件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法院调解有利于钝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提高办案效率.但笔者在办理一些民事案件中,常常遇到以劝压调,以拖压调,以判压调,以诱促调,违法送达等问题.这一制度在司法审判中产生诸多不适,需要加以完善和解决,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法院调解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陈帅 《法制与社会》2010,(34):65-65
调解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被视为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从理论上论证民事诉讼调解在纠纷解决中的司法价值功能,通过分析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实情况,针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诉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7月28、29日,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这是建国60年来全国法院系统规模最大的关于调解工作的会议,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法院首次就法院调解工作专门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在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发展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当前,我国的调解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不能沿袭过去老一套的做法,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样才能使调解工作更加富有生命力。调解工作如何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呢?我认为,在调解的组织形式上应当有所发展,使之更加制度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法律规定,我国调解民事纠纷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一是人民调解,二是行政调解,三是法院调解。所谓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对发生纠纷双方进行劝说,使之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性的调解活动。法院调解则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人民法院主持,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双方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这种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但从过去各地的实际做法来看,解决民事纠纷所采取的形式基本上只有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两种,而行政调解则没有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越来越重要。为全面加强法院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职能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7月28日至29日在黑龙江省召开了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王胜俊院长亲临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新时期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要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既不能一味强调调解而久调不决,也不能片面强调及时判决而忽视调解工作司法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申诉上访较多、执行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加强司法调解工作,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和减少申诉上访,促进社会和谐,收到最佳办案效果。湖北法院在民事诉讼中注重调解较早。2000年初,省高院党组针对民商事案件上诉、上访、申诉问题突出的状况,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改革审判方式,提出了民事审判要注重调解、执行工作要注重和解的办案要求。六年来,全省法院十分注重诉讼调…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08,(10):55-55
今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和区司法局联合举行了丰台区法院诉前调解室和丰台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丰台区法院与区司法局联合设立了丰台区法院诉前调解室和丰台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并开展了诉前调鳃工作。两个调解室既分工又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7.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多年来,法院的审判实务中的大多数民事、经济纠纷案件都是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调解成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然而,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也越来越显示出它有许多的不适应。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亟待改变。下面笔者试就如何改革和完善法院调解制度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有益于审判实践。一、对我国民事诉讼中调审合一制度的评析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陕甘宁边区等革命根据地的法院就立足于调解处理民事纠纷。此后,调解一直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重视调解,一直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的社会主义特色。民事诉讼法子1991年4月9日颁布实施,我院在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执行的同时,通过总结审判实践,对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调解原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民事案件的办案效率和质量。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法院的审判人员对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关于着重调解原则和“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翻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判,不应久调不决”的规定有片面的理解,表现在办案中一味地追求调解结案,几乎形  相似文献   

19.
调解作为我国人民司法工作优良传统和民事审判工作的成功经验,长期以来在我国民事审判和人民调解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特别是法院调解早已成为民事审判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审判中注重当庭宣判率,忽略了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应用和完善。当前民事诉讼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法院内部及法院外部存在的问题。民事诉讼调解中应当坚持自愿、合法、保密、灵活原则。设想以建立调审分离模式、多元化调解机制、改革诉讼调解结案收费制度等方式来重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