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92%的荷兰人赞同安乐死,每年荷兰约有4000人选择安乐死。他们认为,人类虽没有选择何时出生的自由,却应该有选择何时离世的自由。然而,他们是在何时,又是怎样决定“这一时刻”的呢?事实表明,人们选择安乐死并非仅仅因为“想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这一种理由。  相似文献   

2.
尹伊文 《同舟共进》2012,(11):14-17
【豪宅为何变成破败大杂院?】从机场乘车进入哈瓦那市郊,天色已晚,路灯暗淡,路边的房子一栋栋影影绰绰地掠过车窗。房子似乎都是别墅,使人有一种行驶在华盛顿高级住宅区的感觉。我心中不免诧异,这都是什么人的房子?古巴人的生活都达到住别墅的水平了吗?这里会不会只住着权贵阶层?第二天,当我再次看到这些别墅时,一切全变了。昏暗路灯下看到的豪宅别墅,变成了  相似文献   

3.
大官的别墅     
《小康》2009,(5):60-62
尽管当地政府向记者否认这些别墅是给官员住的。称“从头到尾是市场化操作的,将来要市场化拍卖”,但记者从建筑商、开发商、当地高层官员,政府盖章文件等多方证据中发现,这是不折不扣的“高官别墅”。  相似文献   

4.
报载,福建省漳州市西坑村过去是闻名遐迩的模范“小康村”.“家家住别墅、人人盖新楼”的山乡新景曾引各地官员前来参观考察.但这一切都是当时县乡政府挨家挨户动员.并牵头让银行、信用社贷款给农民建成的,九年过去了,西坑村村民建别墅的200多万元贷款,本息一分未还上,以至于银行和信用社已考虑起诉这些村民。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革命老区河南省信阳,一些村寨的农民都在感叹,他们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住上了别墅,用上了手机,走上了水泥路,开上了轿车……  相似文献   

6.
衣柜藏臭尸     
从没访客探访的别 墅内连日传来阵阵恶臭 味,警方接到别墅邻居 的投诉,便上门调查。 警方在别墅内的衣柜中 发现了一具女尸,经过 验尸官的检验,证实这 女尸已死去多日。 警方找到了别墅的 户主米高,他对探长说: “我平日的工作很忙,很 少回别墅住,我已有两年没回来过了,我都不知道为何会有尸体在那里……” 探长向米高查询完后,再看一看弃尸现场所拍的图片,就知道米高在说谎。你知道探长找到什么疑点吗?衣柜藏臭尸  相似文献   

7.
14年前,陕西省三原县大程镇东周村的村民以“超前的勇气和超前的消费”,比许多城市居民还早就住上了别墅。一时间,东周村声名鹊起,被人们称为“陕西第一村”,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与学习者,最多时一天接待过十多批客人。笔者10年前也曾多次来到东周村。然而时隔10年,笔者再次走进东周村,眼前的情景让人难以置信:当年的“别墅村”竟然变得“土气”十足,曾经让人羡慕的“别墅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别墅村”甲区靠马路的住户墙边,放着一堆杂物,夹杂着一些垃圾。在“别墅村”的乙区和丙区,根本看不出来和关中地区的普通村庄有什么两样。在…  相似文献   

8.
悠悠加拿大     
我觉得加拿大比起Canada更像Canada,也就是说,“加拿大”这个译名很像加拿大这个国家欢迎各国移民的包容和大度。 据说当年荷兰女皇带着身孕逃难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荷兰的传统是生女才能继承皇位,但必须是在本国的。加拿大就立刻指定女皇住下的那一块土地归荷兰,  相似文献   

9.
我是大一学生,上中学时一直是走读,没有住宿舍的经历,现在要和几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住同一个宿舍。我很想和室友们搞好关系,但不知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你能给我一点建议吗?  相似文献   

10.
诗人的康河     
李动 《人民公安》2012,(6):56-56
去剑桥大学那天正巧是星期六.又是清晨,所以这里的一切静悄悄。人行道树后边的一座座别墅深藏在绿色丛申.听说这里住的都是剑桥大学的教授  相似文献   

11.
野山 《观察与思考》2006,(20):38-39
<正>孩子未婚同居,父母准备好了吗?刘女士的儿子已成年就业,为了给他多一点空间和自由,刘女士平时很少管他。有一阵子,刘女士和先生发现儿子外宿多日未归,有些衣服也不见了,才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说搬去和女朋友住了。思想传统的刘女士很难接受儿子未婚同居的事实,却不知该如何跟儿子沟通。为此有专家提醒父母,当孩子与异性同居时,不要觉得是世界末日或有辱家风,因为“性=不道德”的时代已经过去,更重要的是提醒孩子应该想清楚哪  相似文献   

12.
慎闻 《人大建设》2014,(6):26-27
<正>"如今,我们镇建别墅、住楼房、买轿车、用电脑的农户已经很普遍了。这是我镇积极实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2014年5月下旬,笔者到罗山县竹竿镇采访时,该镇党委书记熊正宇发出感慨。近年,竹竿镇重点围绕粮食、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群众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代耕代种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  相似文献   

13.
文人的自由     
祝勇 《北京观察》2000,(7):48-51
自由是文人的立身之本,所以他们才说:“不自由,毋宁死。”这话的意思是说自由很重要,尽管话音落处,谁也没有去死,即使在最不自由的年代,也有办法“苟全性命于乱世”,活得津津有味。这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文人真的都死光了,这个世界还不知是什么样子,而本文的主旨,亦非教导文人怎样死(据说这类人在国外已被判刑),而是探讨怎样活。与活比起来,死毕竟是容易的。《北京文学》曾经请我写“世纪留言”,当时我因忙于写一本书,没有给他们写,但我心里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希望在21世纪,文人都能自由地  相似文献   

14.
对大多数准备购房的中国人来说,别墅是一个最为诱人的梦想,是最高居住品质的象征,别墅的挡次虽然因地段、设计、占地、朝向、材质、造价等而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差异,但其共同之处则是独门独院和有一片自己的草坪,自由和自然是别墅最诱人的地方,借助通用货币和信息化时代的相互交流方式,我们每一个想有又一时没有的垂涎者,可以在十分确切的方式中体会自己与别墅的距离。如有出租车和营业车牌的人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幢流动的别墅,有若干平米公寓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家装饰得就像几分之几的别墅,还没买房的人可以在房交会上打听一下本城最便…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镇平县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县,然而在县城内,豪华别墅却随处可见,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别墅群都是建在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的生产区内。据初步调查统计,在镇平县的17家企业的厂区中,有500多栋洋房别墅。别墅的主人大多是该县局委以上的领导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  相似文献   

16.
秦军 《群众》2019,(10)
<正>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归国,途经松江省(1954年并入黑龙江省)时,中共松江省委安排他住进了哈尔滨颐园街1号的一栋高档别墅里。毛泽东看了看四周,说:"这个地方不好啊,一个人住在这里,不沾染官僚主义才怪哩。"于是,他问松江省委负责同志现在是住楼房,还是住平房,负责同志回答说:"住楼房"。毛泽东则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7.
元谋是一个让人思想的地方。这里有400万年的时空让你自由想象,从猿到人的整个过程,被浓缩在100多平方公里的盆地中,住久了,跑多了,你就会生出这样的忧虑:不要说拿着工具去掘,就是在野外行走,难说就踩到了祖先的头盖骨。  相似文献   

18.
员工上保险 企业上台阶台商李先生的公司由原来的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事业发展得很顺利。李先生认为,一个企业不仅仅是给员工一份不错的工资,更重要的是给员工一个希望。大部分员工是第一次离开家,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我们应该像家长一样照顾他们,对他们的人生负责。所以,公司组建了员工培训中心,通过培训,使掌握了技能并富有才干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骨干。同时,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19.
<正> 荷兰印象温家宝总理2004年12月7日至8日访问荷兰并出席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是今年中欧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随行代表团的一员,我在海牙(荷兰政府和议会所在地,首都是阿姆斯特丹)停留了两天,感受不少。荷兰人民很勤劳。中国人有移山的精神,荷兰则有填海的气概。多年前毛泽东曾撰文赞扬过荷兰"精卫填海"的壮举。荷兰目前4.152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有四分之一是填海获得的。据说,在月球上,能看见的人间奇迹只有两个: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二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究竟有多少别墅.恐怕难以计数:哪栋别墅历史最长、最精美?恐怕也难评出个一、二来。但是.有一栋别墅却无可置疑地得到社会公认:在中国众多的别墅中.只有它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这惟一的别墅就是庐山的“美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