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1998年9月12日下午6时30分,下起了濛濛细雨,给刚尝试过夏酷暑热滋味的人们送来了凉意。新郑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靳宝才刚刚收拾完桌子上的卷宗材料准备下班。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满脸愁容地踏进门来。他开口就带着哭声说:"我把我那价值20万元的楼房炸了,然后远走高飞,看他执行谁去!"职业的敏感让靳宝才感到神经猛一紧张,立时感到问题的严重。靳主任马上先请来人坐下,递上茶水。待观察到来人情绪稍稍缓和后,靳主任才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自己的楼房也不能自己炸掉啊。刑法规定得很清楚,破坏公、私财产都是犯罪呀!"来人低头不语,随后又看了看靳宝才和蔼的面容,才小声喃喃地说:"我自己的财产,我想咋处理就咋处理。"靳宝才接过话茬说:"自己的财产你有处分权,却  相似文献   

2.
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的问题,念了一首咏泥神的旧诗。用泥塑神像来比喻官僚主义者。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意思是说,官僚主义者高高在上,养尊处优,闭目塞听,脱离群众。毛泽东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刻剖析了官僚主义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同一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无法统计。1939年,他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  相似文献   

4.
<正>看齐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最早提出看齐意识的是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下讲看齐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4月21日的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七大"工作方针》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提出了"看齐"的具体要求。毛泽东指出,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他说:"简单讲,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队伍。"  相似文献   

5.
绿色医学     
一、引言 回归自然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从本质上说,它是对人类与自然日益不协调的反叛.回归自然,既是一种先进的健康理念,更是一种科学的行为方式.从人类的衣食住行看,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衣"看,人们经历了从穿布衣到穿化纤衣的过程,现在又时髦地穿布衣了;从"食"看,人们经历了以吃素为主到以吃荤为主的过程,现在又倾向于以吃素为主了;从"住"看,人们经历了从住土屋、木屋到住楼房的过程,现在已有一些城里人出去旅游住木屋、草屋了;从"行"看,人们经历了从走路、骑自行车到坐小汽车的过程,现在城里有些人已选择以步代车了.医学的发展也是这样,经历了从自然医学到非自然医学的过程,现在又有回归自然医学的趋势了.当然,从现代非自然医学回归到自然医学,这里的自然医学已不是原始的自然医学,而是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自然医学,是一种高层次的自然医学,特定命名为绿色医学(Green Medicine).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坚决让车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送给中共中央两辆福特牌汽车。大多数人都主张给毛泽东配一辆。毛泽东却坚决地说:"我不要!"接着他进一步强调:"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较大的同志。"但是大家仍然认为应分给毛泽东一辆。毛泽东知道后生气地说:"走走路有么子不好?连走路的权利都要取消么?走路锻炼身体,还可以深入群众,你那个汽车呜呜一开,群众还敢跟你说话么?"最后,由  相似文献   

7.
散木 《同舟共进》2008,(4):45-50
【毛泽东说:"没有几个右派朋友,我看你首先就不正确"】1957年6月,毛泽东听取了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汇报"民盟"及民主人士座谈会(5月8日至6月3日,共13次,以及25次工商界人士的座谈会,共有180余人发言)的情况,当他听到罗隆基讽刺现在是"马列主义的小知识分子领导小资产阶级大知识分子"时,愤然说:"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中和高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有些信谈到了哲学问题。从这些信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研究哲学;也可以看到,他研究哲学是怎样联系实际的。 他在一九三七年给艾思奇的信里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这里说的《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同志继《大众哲学》之后写的一本著作。毛泽东同志读这本  相似文献   

9.
1962年春,毛泽东因秘书林克下基层锻炼,身边暂时缺少一位替他看国际资料的工作人员.3月25日,毛泽东致信邓小平等人,要求选调一位秘书来.关于人选要求,他说:"我这里的两位秘书,文化、政治水平都低,不能很好地替我阅选内部文件,更不能向我提意见,需要有一位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同志来帮助我."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12月,毛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会见毛泽东时,毛泽东与斯大林并排坐在沙发上,茶几上就放着一盘蜜橘。毛泽东亲手递上一只橘子给斯大林说:"这是中国最好的橘子——黄岩蜜橘,不要看它个小,但非常甜。"斯大林接过橘子,用粗大的手指一点点剥开橘皮,掰开半个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1,(4)
老家的堂叔有一个很稀罕的名字:碗小。我爷爷辈上有兄弟6人,都是贫苦出身。5个兄弟出来闯荡,去了天南海北的5个地方。老家只留下了堂叔的父亲和老祖宗们。关于老祖宗的故事,堂叔对我讲过一些,那时我年纪小,日子久了也记不得了。堂叔是民办教师,有一年我回家,他说他双喜临门,一是入党,二是农转非成了正式编制的教师。老家并不算富裕,但盖楼房买彩电的人家却也不少。讲起来堂叔还拿一份不太低的工资,条件该比一般人家好一点,但他却没造楼房也没买彩电,攒下钱供两个儿子读书到高中毕业,这在当地是很少的。堂叔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楼房平房一样住人。  相似文献   

12.
<正>寒风凛冽,射阳县四明镇开明村的农民却心里暖洋洋的,因为,他们全村1781户农户都将在三年内住上新楼房。村民周正保说,过去,想进城住楼房又舍不得农田,在乡下种田又无法过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好了,"万顷良田工程"圆了我们农民的"乡村都市梦"。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进,更离不开县政协的积极建言。射阳是全国农业大县,但长期以来农民分散居住、农田不能成匡连成片耕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37年4月,罗荣桓在革命圣地延安与红军女干部林月琴热恋上了,他把这事告诉了毛泽东,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一听,拍着罗荣桓的肩膀,乐呵呵地说:"好呵!没有家庭就不是一个完全的革命者,你俩结婚吧,我一定要喝上这杯喜酒。"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大年初一吃肉面,好看好吃更添寿谈起毛泽东的日常餐饮,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四菜一汤"。最典型的表述来自1968-1976年担任毛泽东家生活管理员的吴连登。他说:"毛泽东主席餐桌上,我们经常见到是四菜一汤,山珍海味、海参鱼翅都没有,这四菜一汤就是百姓常吃的家常饭——鸡、鱼、肉、蛋。"第一道菜是肉,红烧肉、牛肉,或羊肉;第二道菜是鱼,毛泽东特别喜欢吃鱼。第三道菜荤素搭配;第四道是素菜,比如空心菜、木耳什么的;汤一般就是西红柿鸡蛋汤。一碗面也可能是毛泽东的工作餐。  相似文献   

15.
张爱萍,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战将。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儿子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党内最高层是了解他、器重他、信任他的,但未必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广角     
《政策》1998,(4)
毛泽东读了70年的《水浒》。他欣赏《水浒》,也谈到很多梁山人物。 他谈到梁山第一任领导人王伦,“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也谈到第二任领导人绰号托塔天王的晁盖,晁盖是好的,可是却被摒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让他早死了。 《水浒》的主角,是梁山第三任领导人宋江。毛泽东在40年代初期,曾对身边的同志说:《水浒》中的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打三次?我看宋江这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得学宋江,要谨慎。 毛泽东也谈及其他梁山好汉。他说,“拼命三郎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叫栾凤起,现年30岁,幼时因病双腿致残,行走艰难,独身生活。1993年5月,我筹集了几百元钱办了个经销点,但每天的营业额不过十几元,赢利块儿八角的,勉强能维持住生活。记得刚开业不久的一天,一位工商干部来我家,看后对我说:"你的生意不大,也无法向你要费,好好干,只要不向国家要就可以了。"我听后感到还是社会主义好。可是,7月21日,我乡的三位税务干部来到我家,进院就喊:"栾凤起,税。"我问:"缴多少?"他说:"103元。"我想,这税怎么这么高?不是说残  相似文献   

18.
史海一勺     
《乡音》2012,(3):47-47
毛泽东怎样以飞机起落讲哲学1957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起程赴苏联,这是他唯一一次坐飞机出访,也是最后一次走出国门。专机在南苑机场起飞后,毛泽东心情很好,笑着问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你是位哲学家,又是老朋友。我给你出一道题目怎么样?"尤金笑着说:"是的,我是研究哲学的,我们也是老相识了。我争取及格。"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6,(Z1)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28岁短暂的生命在朝鲜画上了句号。牺牲时他的尸体已经无法辨认,人们只能从一只烧剩的苏联手表表壳认出他的忠骨——这只表是他出国前夕岳母送给他的纪念物。毛岸英来朝鲜时刚刚结婚不久,临行时妻子刘松林正在住院,谁知道这竟成了他们的永别。黄昏时分,志愿军总部全体同志将毛岸英安葬在大榆洞山坡上。彭总哽咽着说“:28岁正是人生和事业的开始,现在他牺牲了,我该怎样向主席交待!”当叶子龙拿着毛岸英遇难的电报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时,毛泽东正在沙发上看报纸。简短的电报让毛泽东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他把头埋得很深。…  相似文献   

20.
正1975年4月5日,89岁高龄的蒋介石在台湾逝世。警卫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起床后,便将它告诉了毛泽东。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泽东听后并没有高兴,反而一脸凝重。他对身边的人说:"知道了。"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泽东内心的复杂感情。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毛泽东私下为蒋介石举行了一场个人的追悼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