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起诉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的制作和送达、不起诉的报备案,对不起诉的申诉、复议和复核等,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制度.本文对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不起诉制度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民事审判活动中同案不同判现象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司法权威,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但同案不同判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本文从同案不同判的界定入手,探讨了同案不同判民事检察监督的对象,并提出了归类拔高式的同案不同判的民事检察监督方法,以期在民事检察监督中实现对同案不同判案件的正确监督、理性监督。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提出了不正当利益的法律地位、解决不正当利益的科学评价架构。其次提出不正当利益包括"非法利益"、违法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及"不正当手段谋取的不确利益"三种类型,系统讨论了不正当利益的法理内涵,批驳了将"不确定利益"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扩大了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可以不起诉”的规定;使我国不起诉制度由原来的单一法定主义走向了法定主义和便宜主义相结合的双轨制。“可以不起诉”制度的确立,是不起诉便宜主义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运用的直接结果。“可以不起诉”制度的实行,赋予了检察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给我国的司法理论和实践带来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对“可以不起诉”制度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不起诉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顺应了刑罚的有限性,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特别关怀,适应了刑事司法的经济性追求,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现实中,对未成年人不起诉工作存在缺少完整的法律规范、缺乏不起诉后的帮教措施、法律规定不明确等问题。应从明确未成年犯罪适用不起诉的主体、实体标准、限制标准、不起诉后教育改造和救济措施等方面强化未成年人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烨 《法制与社会》2013,(19):106-107,115
存疑不起诉制度是中国不起诉制度的一种,其与法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刑事不起诉制度。本文共4章:第一章概述了我国的存疑不起诉制度。第二章则介绍了存疑不起诉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第三章是详细阐述了存疑不起诉的程序要件和实体要件。第四章则是本文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0年9月13日,当了30年法官的钟兴志同志,因患癌症,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告别了壮丽的人生,年仅53岁。 弥留之际,他拉着去看望的老同事、老领导的手,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道出了他一生最后的请求:死后不发讣告、不设灵堂、不送花圈、不收祭、不悼念、不放哀乐、不放鞭炮、不搞土葬、不通知亲友。他还嘱咐家属不向组织提为难要求。他的声音虽然那么微弱,但字字句句都拨动了在场人的心弦,泪水模糊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8.
对酌定不起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同时扩大了不起诉的范围,设立了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就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对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那么,在酌定不起诉制度下,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 ?是否排除了检察机关的定罪权 ?笔者在本文中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关于完善酌定不起诉制度的一管之见。   一、在现行酌定不…  相似文献   

9.
身上有了疮疤,揭不揭都是客观存在,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我们的工作有了缺点,出了偏差,当然纠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但是,纠正需要勇气,思想不解放,禁区不突破,种种“紧箍咒”就会成为纠错的阻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不起诉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对不起诉制度缺乏全面、深入地理解,由于制度本身设置上的一些失误,有些检察机关尚不能完全正确、有效地适用不起诉制度,使不起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重点研究了绝对不起诉中的程序倒流问题、相对不起诉适用率过低问题、不起诉救济中的时限问题以及被不起诉人权利保障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的一种行为方式。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不起诉决定书的制作和送达以及对不起诉的制约和救济作了规定,基本上形成了我国比较完善的不起诉制度,这为不起诉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但不起诉制度中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其中若干突出的问题加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相对不起诉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在适用中却因为标准不统一导致了诸多问题,严格依法把握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标准,是公正办理案件的必然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相对不起诉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适用条件,为在案件办理中确保每一个相对不起诉都能得到公正合法的办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制度作了重大修改。本文对刑事不起诉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概念、内涵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现行不起诉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起诉,决定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活动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在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不起诉。这项制度在保护人权,减少讼累,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教育和感化犯罪嫌疑人,减少消极因素,缓解社会冲突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地方检察机关由于受执法观念、执法水平及执法环境的影响,在行使不起诉权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的不起诉案件专项复查活动,笔者对检察机关在行使不起诉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期对不起诉权的正确行使及不起诉制度的完善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张民 《法学》2012,(3):88-94
未生效合同的命运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可被解除。未生效合同产生了不完全债务;债务人若已经履行了不完全债务,只是不完全;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不完全债务,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不完全债务,构成了先期违约,债权人可以援用《合同法》第94条第2项或第4项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此外,当事人双方也可以协商一致将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解除。部分生效、部分未生效的合同亦可作为解除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一、不起诉越少越好。当前,一些检察机关认为不起诉越少越好,规定“不起诉率”,实行“下管一级制度”,规定基层检察院拟作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的案件,一律呈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审批。这种做法,变相剥夺了基层检察院对不起诉的决定,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笔者认为上级人民检察院保证不起诉案件质量,可以通过行使对公安机关提请复核案件的复核权和行使被害人提出申诉案的复查权以及审查下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电信法中不对称管制的概念、法理学依据和规范结构,提出了认定歧视的标准和反向歧视的概念,分析了不对称管制措施的反向歧视特征及其合宪性,探讨了制定不对称管制措施的立法权。不对称管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反向歧视措施,虽然形式上为特定法人设定了不平等的义务,但由于法人人格权仅具有财产意义,且该措施属于促进竞争的公共利益行为,故其并不侵犯法人的平等权。其作为形式上不平等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规范,立法权属于国家立法,而非政府立法。  相似文献   

18.
过去对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阴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等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没有严格控制,在审理时,有少数干部及其家属,有的还让青少年到场旁听,散布了不良影响.有的在旁听后竟说:“性自由了,性解放了,就没有强奸罪了”.在清除精神污染斗争中,对此问题引起了院领导的重视,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认真组织干警学习《邓小平文选》,提高大家对清除精神污染重要意义的认识;②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由参与案件审理的干警负责,坚决禁止其他任何人到场旁听;③对不公开审理而公开宣判的判决书要求作到“三不写”,即:不写犯罪的具体细节,不写低级下流话语,不写受害人的名字;④参加不公开案件审理的干警,不准向社会上任何人传播不应该传播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1李不辜准备回家,当他经过一栋楼时,突然天降一口铁锅,李不辜当场被砸得昏迷不醒。2楼下聚集了一大群人围观,有人发现李不辜是这栋楼里的住户,赶紧上楼通知了李不辜的妻子。李不辜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瘫倒在地。  相似文献   

20.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履行公诉职能的权力之一.依照经过修改后的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受理的移送审查起诉案件,除侦查机关或自侦部门撤案的以外,经审查后,最终只能有两种审结方式:或者是作出起诉决定,或者是作出不起诉决定.修改后的不起诉制度,在保留了原来不起诉内容,扩大了不起诉的范围.由于在这方面缺乏操作性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在实践中对不起诉的理解上存在歧义,执行的标准不统一,出现了扩大适用、适用不当等倾向性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探讨来加深对不起诉的理解,以保证实践中能够准确掌握,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