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引言商标使用许可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制度。商标许可使用是指商标权人或其授权的人将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被许可人支付使用费的行为。许可使用后,许可人并不丧失商标权,被许可人只取得使用权。商标权使用许可协议终止后,在协议期内被许可方所生产但仍库存的相关产品如何处理,尤其是被许可方能否继续销售该产品的问题,已引起理论界同司法界的注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只要产品是许可协议期限内生产的,在协议终止后,被许可人仍旧可以销售,此种销售行为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因此是合法的。同样持产品可以继续销…  相似文献   

2.
专利许可协议中的有色条款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新明 《法商研究》2007,24(1):89-95
专利许可协议是指专利权人授权他人在约定的期限和地域范围内以某种方式实施其专利技术的协议。专利许可协议中的有色条款是其中的一种限制竞争的条款,它包括白色条款、黑色条款、灰色条款三种类型。在专利许可协议中,三种有色条款功能各异。其中,白色条款是一种限制条款,它具有合理限制、指引、合作互利功能;黑色条款是一种限制竞争条款,其主要功能是排除竞争;灰色条款是既不享受具体豁免又不受白色或黑色条款约束的许可合同条款,其主要功能是调和。专利许可协议中的有色条款对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的交叉问题一直是司法机关在审判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垄断协议行为与专利许可行为的交叉在司法实践中就较为典型。垄断协议案件的一般分析方法为"合理原则",但由于专利自身具有垄断性,与专利许可有关的垄断协议在判断标准上具有一定特殊性。我国在此方面的审判经验非常有限,结合美国的经典案例,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值得借鉴的分析方法和考量因素:第一,与专利许可有关的垄断协议审查应适用"合理原则";第二,在专利许可的反垄断审查中,专利权人的合理回报应当得到适当尊重;第三,对专利许可协议应当进行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分析;第四,专利联营的积极作用应当得到肯定,但也有可能限制竞争。  相似文献   

4.
专利池(Patent Pool)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权人相互间交叉许可或共同向第三方许可其专利的联营性协议安排.实践中也常常指代这种联营协议安排下的专利集合.  相似文献   

5.
技术标准中的“必要专利”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海生 《知识产权》2009,19(2):35-39
"必要专利"的认定是技术标准实施和相关专利许可中的首要问题,是实现公平、合理专利许可的基础."必要专利"的认定应当考虑技术因素、法律因素,但不应考虑商业因素.虽然目前的许可实践中是由专利权人、专利许可组织或他们聘请的技术专家认定"必要专利",但由标准化组织承担鉴定"必要专利"及其法律有效性和保护范围的责任应该是最佳选择.当然,这些认定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最终效力.法院在审理专利许可合同纠纷等案件的过程中有权利对专利技术是否构成特定技术标准的"必要专利"做出事实认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秀芹 《法学研究》2006,28(6):30-38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防止滥用专利垄断权的重要手段。TRIPS协议允许WTO的成员在一定情况下使用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现行立法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使用限制亦过严,没有充分利用WTO规则所赋予的灵活性,许多规定甚至超过TRIPS协议的要求。这种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不相适应,有必要通过修订法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今的电信领域,有关智能移动设备的专利战层出不穷,而掌握到其中的标准必要专利就相当于占领了竞争的制高点,滥用标准必要专利权可能会引发与市场公平竞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本期封面故事将为读者深度解读标准必要专利与反垄断法的互动。在专利诉讼中,向法院寻求禁令通常是一种合法救济方式,但如果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已经做出以FRAND原则许可其专利的承诺,并且相对方愿意达成许可协议,此时基于标准必要专利寻求禁令就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形。欧盟对此问题确定了"安全港原则",  相似文献   

8.
许可他人使用是知识产权人使用知识产权获得收益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技术扩散的一种重要方式,知识产权许可对于一国技术产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在很多时候,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即许可协议一方当事人面临破产时使许可协议的法律效力变得不稳定,这将严重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美国破产法院的做法是允许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在破产程序中享有特别的待遇,以保护未破产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有关做法对我国破产法、知识产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的改进可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转让方许可受让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协议。就实质来讲,它是一种专利使用权转让的合同,当事人就专利实施许可订立技术转让合同,并不转移专利的所有权。专利技术的转让,大多是通过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这种形式来实现的。然而,对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一些理论问题,我国法学界存在不同认识,对此,笔者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简称第1条本法可简称为"国家豁免法".解释第2条本法中"外国国家代理机构"系指任何为外国国家所组织但又与外国国家有别的法律实体;"商业活动"系指任何特定的交易、活动或行为,或根据其性质,应认为具有商业特性的任何经常的活动过程."外国国家"包括  相似文献   

11.
在专利的许可方、被许可方谈判、实施专利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双方之间的技术谈判。一项专利技术能不能被实施,关键在于技术谈判过程中双方就许可合同中的条款能否达成协议。所以,技术谈判对专利技术的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确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难题,明确其判定原则和计算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公平、合理、非歧视"将成为我国司法、执法处理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上的核心原则,在计算方法上可借鉴"合理许可费"的基本经验,并完善专利池比较法。建议继续明确FRAND的内涵与外延;增加专利许可费率参考因素:包括标准必要专利所生产产品的行业利润和避免许可费叠加;加强构建专利池工作,发挥专利池对标准推广的促进作用及在明晰许可费率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专利权人将专利许可给被许可人实施后,再将专利权向他人转让时,应当注意保护被许可人的既得利益,即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使其能够继续实施专利、维持事业的延续。专利实施权的对抗制度就是在此种条件下调整被许可人与受让人之间冲突的一项法律制度。独占实施权、普通实施权等不同的实施权基于其自身特点应该有不同的制度设计。在具有对抗效力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受到此种对抗的专利受让人的利益也应该得到重视。在特定情况下将许可合同的某些条款让其继受也是维护受让人利益的一种措施。在考虑专利许可的对抗与继受问题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合同条款来分析,以期达到三方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4.
也谈专利标识权行使的合规性——兼与杨喆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于专利标识权行使的规定主要见诸于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2003年5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标注方式的规定>.对杨喆先生<小议专利标识权行使的合规性>一文中提出的"采用了专利技术的产品就是专利产品"的定义、"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是一种符合<广告法>的客观事实、标注"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的行为值得鼓励和提倡的观点提出质疑.标注"专利申请中"和"本产品已申请专利"的行为虽然不受<专利法>调整,但有悖于<广告法>的立法本意,因此不应鼓励和提倡.  相似文献   

15.
平行进口系指未经国外原厂指定的经销商,间接自第三人处取得该国外原厂或其授权厂商所制造的商品,并进口该种商品于国内销售的现象。国外称之为“Parallel Import”或“Gray Market”,俗称“水货”。平行进口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即未指定经销商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合法授权使用人(如独占使用许可中的被许可方)的商标专用权,素来是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倍感棘手、争议颇大的问题。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16.
郭德忠 《河北法学》2007,25(9):93-98
搭售的构成条件有:两样独立的东西被捆绑在一起;搭售方具有相当的市场支配力;有相当的贸易受到了影响;存在强迫因素;这种安排不具有商业方面的合理性.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搭售可分为内向型搭售(tie in)与外向型搭售(tie out);设备 售后服务型搭售;专利 商标型搭售;方法专利 材料型搭售.搭售的法律规制,在美国有专利权滥用原则、《谢尔曼法》、《克莱顿法》、美国1995年《知识产权许可反托拉斯指南》;欧共体2004年《关于对技术转让协议适用欧共体条约第81条的指南(2004/C 101/02)》分析了搭售的限制性效果、提高效率的效果和促进竞争的效果.专利许可中可被允许的搭售包括保证专利的正常性能、保护商标、封锁专利、只能用于方法专利的非专利产品等情形.  相似文献   

17.
国外简讯     
Regeneron与Genentech公司达成专利和解协议Regeneron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日前发布声明称,公司已经和Genentech公司达成了涉及名为"EYLEA注射剂"眼部用药销售的部分和解协议,并获得了一项专利的非排他性许可。该专利名为"Davis-Smyth专利",涉及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VEGF receptor proteins)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电子知识产权》2004,(4):64-64
为了规范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件形式提出的专利申请有关的程序和要求,制定《关于电子专利申请的规定》,现予以发布。本规定自2004年3月12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件形式提出的专利申请(以下简称电子专利申请)有关的程序和要求,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条和第十六条第二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提出电子专利申请的,应当事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电子专利申请系统用户注册协议》(以下简称用户协议)。 开办电子专利申请代理业务的专利代理机构,应当以该专利代理机构名义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 申请人委托已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电子专利申请业务的,无须另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用户协议。 第三条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均可采用电子文件形式提出。 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办  相似文献   

19.
在腾讯与360的争端当中,被舆论和法学界所忽视的是腾讯通过"点击式许可"与用户签订的"软件许可协议",它几乎赋予了腾讯公司以无限的合同权利。这个协议是两种法律移植的产物,其一是传统知识产权法向新式IT法的移植,其二是美国式IT法向中国式合同法的移植。在技术环境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类似的移植引发了复杂的混乱局面,而我国学界对于应对这种局面还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因此,在对"软件许可协议"及其附带条款的分析的基础上,为类似的争端厘清法理线索,在立法与司法层面上提出相应对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一、技术转让合同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关系问①我国技术合同法规定:“技术转让合同是指当事人就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非专利技术的转让所订立的合同。”即;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为技术转让合同的一种。但在专利理论中,专利权的转让与专利的实施许可是全然不同的。专利权一经转让,专利权主体即发生变更,原专利权人失去专利的所有权或持有权,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人,享有原专利权人的全部权利。而专利实施许可仅是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许可人不因此而丧失专利权,被许可人不能据此获得专利权.他仅有权实施该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