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目前刚刚起步的军事行政法学研究中,对军事行政法概念及对象的理解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但差异较大的意见;一种认为,军事行政法就是调整军队内部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的总称,其调整对象仅限于军队内部,即在军队内部调整军队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或军职人员之间的行政关系;另一种认为,军事行政法是调整国防和军事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不仅限于军队内部,除了调整军队内部的行政关系之外,在涉及国防的行政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律关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对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有利于确立现代行政法观念和行政法制度。从分析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入手 ,可将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所具有的不同法律身份和法律地位以及它与其他法律主体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分为四类 ;在对传统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批判的基础上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可归纳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叶必丰 《中外法学》1997,(1):115-120
<正> 一、行政法和宪法 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程序法是行政法的组成部分,行政法是独立于宪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律部门”。在大陆法系学者看来,宪法是调整“治者与被治者的关系”的法;是规定“全体对全体的比率”关系,即“公民”对“臣民”的比率关系,或者说“公民”与国家、国家与“臣民”的比率关系的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的“根本法”。然而,行政法却是“关于行政之法,属于行政之法”,是“规律行政及行政权对于人民关系之法规总体”,包括行政权及其行使的程序和原则,公民在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的救济措施,以及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行政机关颁布规章的权力和程序、文官制度、政府对财产的征用和管理、公共事业、行政责任等内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定义与范围行政法是法律的一个分支,它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权限和责任,规定指导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要求,并规定给受行政行为侵害的人以补偿。  相似文献   

5.
张鹏  杨阳阳 《法制与社会》2011,(29):167-167
行政渊源是指行政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行政渊源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范围。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他是行政机关活动合法性的依据,对于实现行政法治有重要意义。行政是行政法的力量支撑,行政法是行政的静态表现。行政渊源与行政法渊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有重合。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主要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其相对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我国,人们常常只从解决行政纠纷上来理解行政法的本质,往往忽视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功能,本文就行政法的控权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公民为行政机关从事有关活动是行政法无因管理中的一种,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并无法定或约定行政义务的前提下,在遇有紧急的情况时,代为行政主体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行政法无因管理之所以是正当的,关键在于其行为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在与行政主体的法律关系中,公民等无因义务必然对应行政机关的有因权力。行政法无因管理行为正当的结果是追认、奖励或补偿;不正当的结果是赔偿或刑罚。公民等行政法无因管理制度的确定对行政法制的影响将是十分积极和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行政法、行政法规与行政管理法规是不是一回事,它们在含义、范围和内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三者关系如何?本文试谈一点看法。一、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极其广泛,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种:(1)国家行政机关之间;(2)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3)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业事  相似文献   

9.
现代行政法本质上是平衡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作为行政法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拥有国家权力,是管理者;其相对一方则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拥有国家权力,是被管理者。这就决定了行政法的本质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对行政法主体双方地位的不同规定而有截然不同的表现,而不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民商法的本质表现得那样稳定。在一个强调行政机关主导地位和公民服从地位的时代和国度,行政法的本质只能表现为“管理法”,其特征是以行政组织法和行政行为法为中心,缺乏行政程序法和行政监督法,不存在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而在一个强调公民权利、害怕行政专横的时代和国度,行政法的本质则可能表现为“控权法”,其特征是行政法的宗旨主要为控制行政权、保护公民权。管理法和控权法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作用,但都明显有其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 所谓行政立法,简单地说,是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和活动原则等法规的总称。这些法规主要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之间及其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间发生的社会关系。国家藉助行政法实现国家职能,保证对行政、国防、财政、文教卫生和国民经济等方面的管理。我国行政法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在行政管理上的利益和要求,它构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民主法治国家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原则不允许行政机关签订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合同,然而德国联邦行政法院却在判决中肯认了公法合同的合法性,笔者认为此判决不仅迎合了传统行政法向现代行政法演变的历史潮流,而且与德国基本法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行政即时强制,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为了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实现而依法采取的能产生行政上法律效果的临时处置行为。由于行政法规范对行政即时强制的规定不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民在行政法上主体性地位很低,无论立法层面,还是执法层面,而这些又源于理论上对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的关怀不足。所谓主体性是个人(主体)谋求自由、独立的自我意识,即获得法律、社会认可并受到尊重的权利能力资格。人的主体性使行政共同体有了元要素的基本构成,使行政共同体有了建构的可能性。公民行政法非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公民行政法"相对人"的称谓;实践上公民与行政主体地位不平等性;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的完善包括两方面:一是与行政机关成为一体即作为行政共同体中的一员;二是与行政机关成为一体即公务员成为行政主体。  相似文献   

14.
1.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权限、活动原则、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的,用以调整各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特定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2.行政法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行政法关系是指由行政法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它发生在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行政法关系中有诸多主体,如行政机关、公民、法人、其它社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等等。它们在行政法关系中的称谓各是什么,理论界几乎没有较有系统的观点。然而,在行政法学教科书和一些学术论著中,经常出现行政法或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这~概念,并且为它下了定义。如“所谓行政法关系人之当事人,乃行政法上有权利义务之人,即行政法关系之发生、变更或消灭,其效果所直接涉及有权利义务之人格者。”①“行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当代行政法中 ,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之间多样化行政法律关系的出现 ,形成了行政相对人同行政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平衡结构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全面扩展 ,展现了行政相对人权利与行政主体权力已具有的对称性 ;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积极作用的形成和发挥 ,则显示了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均势形态。所有这些都表明行政法主体双方地位总体平等的发展走向 ,这也是行政活动走向法治化、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含义、特征和种类这几个方面对古代行政法律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以期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正确的理解古代行政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美国行政法学肇始之初,行政法便被认为是以控制行政权力为己任的部门法,早期的很多学者奉之为圭臬。如庞德在1923年便指出:"行政法是指行政部门的准立法活动和准司法活动的法律"。②1946年联邦行政程序法颁布之后,美国行政法学者对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问题展开了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古代行政法律关系理论从含义、特征和种类这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正确的理解古代行政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行政法治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治是一国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行政法则是一国法律体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现代法治和现代经济的条件下,行政法治建设的状况,无疑标志着一国法治、民主和文明的状况。一、我国对行政法概念的界定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