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广场舞已成为城市居民最常见的健身方式之一。但广场舞带来的噪音污染却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侵害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权。本文从生活环境权与忍受限度论入手。结合日本的相关学说和判例,探讨我国公民如何通过行政、刑事和民事诉讼等途径实现侵害生活环境权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2.
一种可予借鉴的环保法理论——“忍受限度论”评介○魏淑芬忍受限度论,是二战之后日本公害法学中出现的关于处理相邻关系中污染环境妨碍生活纠纷的新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相邻关系中的生活妨碍,如属应该忍受的范围,对方不负责任;超出应该忍受的范围,加害人的行为即具...  相似文献   

3.
金伦 《中外法学》1994,(2):77-79
<正> 一、修改的原因及经过 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制定于1934年,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起了很大作用。但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变化,现实中存在的被普遍认为是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由于该法缺乏相应的条文而无法制裁,在处理程序上与其它工业所有权法相比也不够充分。虽然判例一再对旧法条文进行扩张解释,也对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类推适用,努力寻求对个案进行妥当的解决,但毕竟判例也有其限度,因此近几年以实业家阶层为主的要求修改该法的呼声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宜采用判例法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最近几年,我国法学界有些学者积极主张采用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司法部门也有些同志呼应。他们认为,一方面,判例法制度可以解决法律滞后社会发展的问题,及时调整新出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法律形式上正在相互融合,我国历史上也一直将判例作为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因此,采用判例法制  相似文献   

5.
判例制度逐渐被大陆法系国家所认可,判例的司法地位在大陆法系国家逐渐提高。本文以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中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分析各个国家司法活动中的判例地位,先前判决对法官的约束效力,讨论了大陆法系中案例向判例的转变,判例对司法公正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研究日本法律资料及其检索与收集的方法,内容涉及查找日本法律资料的前期准备,日本法令的检索与收集,日本判例、判例评论集的检索与收集,日本法律类文献的检索与收集等。  相似文献   

7.
判例在我国不宜具有拘束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例是法院对案件判决的成例。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实行的是先例拘束力原则,因而构成了与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法相对应的“判例法”这一重要的法律渊源。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借鉴英美法系中的判例法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确立由最高法院制定并公布的判例的地位和效力。这一精神对于加强立法与司法的紧密结合,保证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判例不是制度上的法源,但具有事实上的先例约束力,是事实上的法源,在形成 、创设法规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如何抽取判例的问题上,法官和学者基于对判例本质的不同理解而采用不同标准,前者不区分主论和旁论,后者则严格区分。只有最高法院有变更判例的权限。在刑事法领域,根据判例变更是否对被告人有利,对其溯及力有不同认识;在民事法领域,最高法院不禁止判例变更的溯及性适用。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法学界的一些学者极力主张借鉴英美的判例法制度。确实,生动复杂的社会现实使我们有理由强调社会控制的多种途径,希冀法律调整的灵活多样。笔者认为,判例法问题的提出,不愧是创新我国法律调整机制的既机智又适时的设想。判例法问题的提出是我国法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且不说近年来两大法系日渐靠拢,比较研究倍受青睐,从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和司法改革的深入,判例愈来愈引起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重视。尽管学者们角度和主张不一,但都承认判例对我国法治进程有重要意义,司法改革中应该重视判例。本文一方面论述判例的特质和属性,这主要是属于“形而上”的抽象层面,笔者将之归纳为判例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论述判例对我国的价值,或曰“判例在我国的合目的性和合需要性”,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当前的现状,是“形而下”的具体层面,笔者将之称为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避险是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之所以被允许,是因为没有引起成立犯罪程度的法益侵害.这是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紧急避险的出发点.从此立场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生命的紧急避险,从犯罪的本质是值得刑罚处罚程度的法益侵害的角度来看,未尝不可,只是在其适用上,必须严格限定;对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原则上不予允许,行为人具有忍受义务;只有所遭受的侵害超出了应当忍受的限度时,才能允许.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主要是依据日本著作权法及民法等现行法律和判例来解决有关游戏软件包括与网络游戏虚拟物相关的法律纠纷,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下面通过两个典型判例,介绍日本法院是如何适用这些规定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比较法为视角,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公共秩序在美国的适用做了观察与研究。从中可见,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同时,美国法院适用之时相当谨慎,多年来积累了诸多经典判例,从而使该制度的适用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范围内。以此为基础,作者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判例在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判例在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作用〔日〕后藤武秀(一)序言在由以制定法为中心的法秩序规定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间行动之现代社会,判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即使正从人治走向法治之转换时期的中国现阶段虽然说不承认判例的法源性,但我认为:重视判例的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5.
李雯静 《法治研究》2013,(11):116-123
在不作为医疗过失案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倘若患者罹患的是本身治愈率较低的疾病,在诊疗过程中又遭遇到医生的过失(不作为),最终导致了死亡或遗留下重大后遗症的严重后果,仅仅因为不能证明医生不作为与患者死亡或留下后遗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否定对患者的一切救济显失法律公平。日本最高裁判所针对此种情况,在平成12年判决中首次创设了"相当程度的可能性"侵害这一概念,在一定限度内对给"生存可能性"这样的法益所造成的侵害提供救济,随后又通过三个相关判例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关于"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究竟是一种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还是因果关系证明的缓和在日本实务界与理论界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6.
日本刑法中的"存款的占有":现状、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判例和学说区分不同情形讨论了存款占有问题.在原金钱所有人与行为人之间存在委托信任关系的场合,肯定说是主流.即,认可基于存款对金钱的占有,从而认定行为人构成委托物侵占罪.在原金钱所有人与行为人之间不存在委托信任关系的场合,主要是指错误汇款,否定说是主流.即,不承认基于存款的占有,从而认定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盗窃罪,但主张成立脱离占有物侵占罪的肯定说也相当有力.双方的争论反映了日本刑法理论关于占有概念的基本认识、日本刑法的特殊立法例以及刑法与民法理论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特殊性,我们在借鉴日本相关理论处理存款占有问题时,可以采取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维护校园安全,美国高校加强了人身搜查、私人物品检查以及安装摄像头等措施,由此引发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的讨论.通过诉讼与判例,美国法院确定了高校学生管理中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法律限度,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与隐私权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的查明和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永平 《中国法学》2006,(5):115-122
我国学者和法官对是否应该适用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有不同认识,也没有探讨判例法的具体查明途径及适用方法。本文认为:不管判例法是不是我国国际私法的法律渊源,当我国的冲突规范指定适用外国的判例法时,我国法院应该适用外国的判例法;在此情况下,查明外国的判例法是法官和当事人的共同义务;法院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我国司法解释规定的五种途径以外的其他方法查明外国的判例法。适用外国的判例法一般就是采用类比方法或者区分辨别方法适用判例中确定的法律规则(Ratio);而且,如果当事人对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规则达成了一致,我国法院可以直接适用该判例法规则,不需要通过其他查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再造行为,除了适用专利侵权判定的一般原则外,还在于对专利权权利用尽的限度和默认许可的范围的明晰。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修理与再造界定的典型案例。本文以美国的判例为基础。美国认定修理与再造的司法实践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我国与美国的法律制度不同,但在专利理论方面基本没有差异。因此,我们借鉴美国关于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判例不存在制度和法律规定方面的障碍。下文将通过对美国修理与再造界定的典型判例的分析来论述司法实践中如何在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把握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的加速变革,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法制建设的日趋深入,时下,主张借鉴英美判例法制度已形成一定的呼声。法学者们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现实、历史、国外的多角度论证了我国推行判例法的必要及可能性,多数人认为“判例法”是完备法制的重要途径。看来,也有必要将这一趋势引入军法领域。判例法制度的基本含义是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遵守“遵循先例”的原则。即对于本院和上级法院前已生效的判决所处理过的问题,如果再遇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没有新的情况和提不出更充分的理由时,就不得作出与过去的判决相反或不一致的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