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罗马法从重形式到不重形式的发展滕淑珍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古代成文法中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之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它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对后世各国立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开始到东罗马帝...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以暴力形式夺取伯益的部落联盟首领职位,建立起一整套奴隶制国家机器,夏朝成立。我国从此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制国家一旦建立,首先是设置国家机构,组织人员为国家服务,以实现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脱离生产,以公职活动为特征的职业官吏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谢邦宇 《中外法学》1982,(6):48-55,39
<正> 罗马法绵延二千余载,迄今仍为世界各国研习和借鉴,不失为古代法中的皎皎者。但是,惟独与罗马法发展并行不悖的罗马法院组织与司法制度,似乎始终没有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甚至在此较法学的研究中也未给予适当的位置。这种状况似应改变,殊不知被恩格斯称为"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备的法"的罗马法,恰恰是通过罗马法院组织的职能与活动来贯彻实施.从而实现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任务,为奴隶制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同罗马私法的发展相适应,罗马的法院组织与司法制度也是罗马法制建设发达完备的一个显著标志。尤共在民事法院组织、诉讼程序和审判制度等方面,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同样灼然可见。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法和罗马法中的夫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古代法和罗马法中的夫权曾尔恕,张志京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叶,罗马经历了从一个弹丸城邦国家发展到横跨欧、亚、非洲的奴隶制帝国及至灭亡的重大历史过程;而在古代中国,则历经了两个文明的鼎盛时期,奴隶制的西周至封建的大唐帝国。伴随着罗马疆界的扩...  相似文献   

5.
罗马家庭制度变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公元前3-2世纪罗马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的深刻变革,罗马家庭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家庭基础和国家社会支柱的家长权力逐渐被削弱;(2)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罗马妇女从父权与夫权之下“解放”出来,地位日益提高;(3)生育率剧烈下降,从而使人口问题成为罗马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期的罗马奴隶制国家全部法律的总称。它是古代奴隶制法中最发达的部分,对后世剥削阶级的民事立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恩格斯曾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罗马法能成为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法,是由当时罗马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所决定的,也与它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密切相关。因而,探索罗巧法的发展,必须研究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刑法?     
刑法就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根据本阶级意志,规定某些危害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为犯罪,并用刑罚力法给以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是法律的一个部门,它和其他法律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的,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先后出现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四种类型的刑法。  相似文献   

8.
一、陪审制度的法律渊源 陪审制度的真实含意,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由选举或临时邀请的非职业审判人员参与审判案件的司法制度。据史料记载,陪审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期雅典的“公众参审”和古罗马的陪审法院。公元前  相似文献   

9.
<正> 律师制度,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产生国家与法以后的一段长时期内,并没有律师和律师制度这个东西,只是当国家法制对审判实践有了诉讼代理和辩护需要的时候,这种制度作为国家的统治文明和民主形式的出现才有了理论和实际的意义。追本溯源,律师制度也不是资本主义的创造与发明,而是肇端于两千年前的罗马共和国时期,是由罗马律师制度衍变、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论国家》中论及奴隶社会奴隶的法律地位时指出:“基本的事实是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奴隶不仅不算是公民,而且不算是人。罗马法典把奴隶看成一种物品。关于杀人的法律是把奴隶除外的,更不用说其他保护人身的法律了。”上述奴隶的法律地位,不仅古代罗马如此,即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奴隶制时代,情况也是这样。只要看看古代中国商周奴隶主惨无人道的“人殉”和以匹马束丝交换奴隶的事实,就可以完全证实列宁的论断。既然关于杀人的法律是把奴隶除外的,那么,在奴隶制社会里,关于杀人的法律适用于什么人呢?另外,还有没有什么法律是不把奴隶除外的呢?  相似文献   

11.
家长权是罗马在家庭制度方面的特色,在家庭财产上则表现为家长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和丈夫对夫妻财产的支配权。但是在共和末期,特有产制度、嫁资和婚娶赠予的出现使罗马家庭内部的财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罗马奴隶制大家庭逐渐走向瓦解。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考察古代雅典国家和罗马国家的形成时指出,氏族血缘组织的解体、按地缘原则设立公共权力,是国家建立的重要标志。英国古代史学家享利·梅因虽然指出了在血缘组织内部,可以通过共推亲缘始祖的方式,对非亲属成员实行政治统治,但是,他又论定在氏族强大足以自立时,共推亲缘始祖的现象就消失了,忽视了强大的氏族为构建国家而与其它氏族共推始祖的现象。那么,国家建构必然地排斥氏族组织吗?氏族社会解体与公共权力设立、国家组织产生存在着必然联系吗?考察中国的国家发展史,答案是否定的。从现有的神话、历史化传说和其它文献资料中不难看到,中国古代先民们,完全按照宗法血缘制度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并将这种制度贯彻于整部奴隶制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13.
郭锋 《中外法学》1987,(1):24-28
<正> 一、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股份公司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的古希腊、罗马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股份公司的胚胎。但法学家们认为,1407年意大利热那亚市的圣·乔治银行及十六世纪末期米兰市的圣·安布罗斯银行,是股份公司的最早形式。近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在十七世纪诞生并成长起来的。由于美洲大陆的发展以及向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新航线的开辟,国际贸易逐步地由地中海转移到  相似文献   

14.
马聪 《河北法学》2007,25(8):156-159
中世纪商人法的出现是中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罗马商法则是古罗马高度繁荣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地理位置的接近、帝国永续理论的巨大威力以及罗马法学的繁荣等原因,中世纪的商人法明显地体现出对罗马商法的继受.分析中世纪商人法对古罗马商法继受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到法律发展过程中的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人员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迫使人犯招供的一种审讯方法。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反对刑讯逼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人犯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刑讯逼供至今仍然是我们司法工作中屡禁不绝的一大顽症呢? 一、对刑讯逼供的来源和实质不够了解,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残余还没有肃清,存在着封建特权思想。刑讯逼供作为一种审讯方法,发端于奴隶制时代。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中的雅典法律规定,奴隶仅在酷刑下提供的证言才认为有效。罗马法律规定,为了取证,对自由人也可以逼供、拷打。刑讯逼供在我国起源更早,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广大奴隶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必然要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针对当时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于是,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也就揭开了。  相似文献   

17.
自从法律在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历史上已经有过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四种类型的法律。奴隶制的法律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体现着奴隶主阶级的意志,是奴隶主对奴隶实行专政的工具。这种法律规定,奴隶不仅不算是公民,而且不算是人,只是一种会说话的物品,奴隶主  相似文献   

18.
{一} 文明,是社会进步状态的标志,通常泛指某个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或者看作是这个社会各种进步因素的总和。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是由社会分工、生产剩余和阶级产生而引起的。用恩格斯的话说,不论奴隶制、封建制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文明时代”,它们的基础都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因此“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天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  相似文献   

19.
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奴隶制法的本质特征。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奴隶制法所保护的自然是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维护奴隶主对生产资料的绝对占有。这种以国家意志出现并公开规定社会各阶层不平等地位的法律是以暴力的惩罚为其鲜明特征的。这些本质的特征,对任何国家的奴隶制法来说,都无一例外。然而,由于古代奴隶制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保持着自己各自的特色,因此在法律制度上也存在着某些差异。如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古东方奴隶制的法与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奴隶制的法之间便存在一些鲜明的  相似文献   

20.
中古代阶级社会,在绵亘四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历代王朝因因相袭,在商品经济发展债权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债的体系,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亦多有影响。本文以奴隶制向封建制发展为线索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