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执政规律是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共产党执政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官”,是决定人心向背、政权兴衰、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共产党执政坚持“为公”、“为民”,则人心向、政党兴、政权盛、事业成;反之,则人心背、政党弱、政权衰、事业败。  相似文献   

2.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科学总结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借鉴世界上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3.
通过优化执政系统结构提高执政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执政系统结构,是指参与执政活动的各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在共产党的执政活动中,有三大类要素参与其中,共产党、国家政权机构、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执政能力作为执政党运用国家政权作用于社会所取得的效能,是通过执政系统结构的功能体现出来的。 优化执政系统结构,就是尽量按照执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维护政治稳定的角度论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政治稳定的内涵包括政权稳固和政治合法性。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在国家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就是国家政权巩固的关键,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就是政治合法性的标志,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目的就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将有助于实现和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5.
丁建军 《人大研究》2005,1(2):27-30
在以政党为核心的现代民主政治中,党政关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其本质是执政党如何领导并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和治理。共产党是基于其先进性及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所取得伟大成就而众望所归的党,其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具有足够的合法性基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是国家政权的核心,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的本质是以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为前提展开的,因此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任何设计和探索,都必须正视、尊重共产党领导国家和长期执政这一基本现实,这是构建新型的党政…  相似文献   

6.
庞俊峰 《人民论坛》2012,(36):32-33
抗战时期,中共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自觉地克服苏维埃时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党政关系呈现新的面貌,显著提升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党政关系角度审视"三三制"政权运行的经验,对探索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来丽梅 《新东方》2006,(9):15-17
树立党的执政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树立执政意识,首要在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执政党意识的科学内涵。界定和把握执政党意识的理论内涵,明确作为执政党及其成员,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用执政党意识来执掌国家政权。只有树立和增强执政党意识,才能真正搞好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真正得以巩固。我们党今天要增强的执政意识,其实质是执政党意识。这是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毋庸讳言,我们党在执政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对增强执政意识的深层次思考,使增强执政意识更多的停留在强调政权的不可转移性…  相似文献   

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联共产党搞了七十多年社会主义后垮掉了,殷鉴不远。世纪之初,在执掌国家政权的各级领导人大面积更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使我们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跳出“其兴也 ,其亡也忽”的周期率,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我认为,警示新一代政治家树立牢固的政权意识,是新世纪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新一代政治家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形成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骨干…  相似文献   

9.
卫兴华 《人民论坛》2012,(15):50-51
共产党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掌握国家政权的。其执政的经济基础,只能是搞好搞活和发展壮大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强调实行公有制,并确认公有制是党的执政基础?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摆脱一种绕圈子的说法:什么是社会  相似文献   

10.
李永忠  董瑛 《人民论坛》2012,(18):28-30
失苏联者苏联也,非欧美也!苏共解散、苏联解体,问题出在"共产党内部"古往今来,政权的丧失取决于两点,一是被统治阶级再也不能忍受统治阶级的压迫;二是统治阶级再也不能照旧继续统治下去。在这两点中,不能忍受多为主观感觉,不能继续多为客观因素。而民心则是其最大的执政资源,是其政权兴衰的  相似文献   

11.
民主集中:正确理解我国民主政治的实践模式赵曜:共产党执政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是,很长一个时期在党和政权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个是,一些没有取得政权的共产党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十分艰难,现在很多困难都来自于没有政权,而政权一旦到手,就什么事都好办,将一顺百顺,万事大吉。另一个是,掌握了政权的共产党通过实践和切身经验认识到,执政党的担子很重,执好政并不容易,但总不至于被人撵下台、得而复失、政权易手、断送社会主义前程。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在认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这两个认识误…  相似文献   

12.
政权问题是工人阶级革命的核心问题,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完成历史赋予自身使命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取政权。目前,除古巴共产党外,其他拉美共产党尚未有获取政权者。拉美共产党未能获取政权的原因,从生态资源的角度讲,就是其"所图甚大而所有甚少",即拉美共产党所拥有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其获取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如何看待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成为关系党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早在共产党执政初期,邓小平就对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作出精辟表述,其思想的三个核心要求是:实行党内监督、扩大群众监督、加强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监督。正确认识并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有效防止腐败,维护党的执政形象,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协调机制的直接目的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能否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①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权的兴亡。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是执政党赢得民心、赢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今许多政权的得失都印证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构建社会协调机制,这是关乎政权能否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本文将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苏联共产党为例,探讨构建社会协调机制与政权兴衰的正向关联,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其执政地位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执政意识的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执政意识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1.感悟说。执政意识,就是对执掌国家政权的认识和感悟。它可以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人大》2007,(7):22-22
李君如说,公仆意识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意识。工人阶级政党掌握政权以后,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才能保证工人阶级不丢失政权,保证工人阶级政权不改变颜色。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说明我党已经形成了对党的执政意识的高度自觉,这是经过20世纪的曲折探索后党在执政观念上的历史性进步,是党与时俱进、始终努力走在时代前列的突出体现。也正是在达成这样的全党共识之后,江泽民提出了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的任务,要求全党“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  相似文献   

19.
祁辉 《新东方》2005,(3):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决定》的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表明我们党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上,更加清醒、自觉和坚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张曾祥 《前进》2004,(10):27-3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邓小平是少数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家。从《邓小平文选》上看,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从自己的工作出发,着眼整个事业的发展,对党的领导、政权建设和党的执政理念做过深入探索。这些探索都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邓小平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从《邓小平文选》的这些文章中,来分析邓小平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理念和它给我们的启示。一、《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党对政权的领导和如何实现党对政权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形势的需要,我们党在抗日根据地领导抗日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