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书摘     
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著,李薇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版梁慧星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介绍:“田中英夫专攻英美法,是日本著名的英美法学者。竹内昭夫专攻商法,是日本著名的商法学者。如在正常岁月,很难设想两位专业截然不同的学者会共同研究同一课题、合作撰写著作。田中英夫和竹内昭夫之所以能够共同完成本书,与20世纪60年代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和红卫兵造反运动有关。受中国红卫兵造反运动的影响,日本东京大学的造反学生占领了校园,导致学校被迫停课,陷于瘫痪状态。正在英年的田中英夫和竹内昭夫两位教授,不愿…  相似文献   

2.
梁慧星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介绍:“田中英夫专攻英美法,是日本著名的英美法学者。竹内昭夫专攻商法,是日本著名的商法学者。如在正常岁月,很难设想两位专业截然不同的学者会共同研究同一课题、合作撰写著作。田中英夫和竹内昭夫之所以能够共同完成本书,与20世纪60年代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和红卫兵造反运动有关。受中国红卫兵造反运动的影响,日本东京大学的造反学生占领了校园,导致学校被迫停课,陷于瘫痪状态。正在英年的田中英夫和竹内昭夫两位教授,不愿虚掷年华,乘机先后出国,远赴美国进修。在哈佛大学校园,二人不期而遇。同在异乡,突然相遇其欣喜可知。一经倾谈,对于日美两国法观念差异之大,深有同感。于是决定共同研究。其研究成果,作为系列论文,于70年代在杂志刊载,便产生了很大影响。十多年后才出版成书。”  相似文献   

3.
国人“理直气壮”为从众腐败辩护之“理”,从根上讲,正是反对礼制不公的“造反有理”的“理”。封建礼制造成的贵贱地位差别,本身就是不公的,否定这种差序制度当然有正义性。但是,此“正义”非法治正义,它不以“法”定是非,而是以“劫富济贫”为目此,弱势者永远“有理”。问题是,由于缺少法治社会基础,“造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要正确评价《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首先要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孙悟空作出正确的评价。只有一个孙悟空有一种看法认为,“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是“造反的英雄”,而“取经故事”里的孙悟空则是“投降变节”分子,于是得出孙悟空思想性格前后发生重大变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史思明和洪秀全这两个造反者在称王称帝后都痴迷于写诗。史思明是个大字不识的武夫,做了"皇帝"后竟诗兴大发,每吟成一诗,即派人四处张贴。  相似文献   

6.
1967年2月,时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委、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总司令的造反新贵王洪文,亲手制造了一起交通事故冤案,致使受害人长期遭受迫害。现将其内幕披露于世,以飨读者……一、王洪文召开秘密会议1967年2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天空飘着蒙蒙细雨,马路上的路灯还未开亮,天地间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着。上海市区东北侧的杨树浦路尽头,即上海人谓之“杨树浦底”的拐角处,是和另一条沿着黄浦江的主干道军工路的交界会合点。那里当时仅有一家工厂,因此马路虽宽,却行人稀少,冷冷清清。但这天却显得例外,朦胧中,从军工路方向走来了七八个人,都是…  相似文献   

7.
石英 《北京观察》2001,(1):42-43
来到广东花县(今花都市)洪秀全故居,我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也许前些年来此,或可能单纯些: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大军的首领、太平天国运动的首倡者,无疑是要肃然起敬的。但在今天,来前则读了不少批评乃至否定的文章:一个不伦不类的造神者,一个井非进步甚至比之清廷更加腐化的自立为王者,一个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制造内讧的首恶分子,一个活该失败而不可能取胜的造反者……总之,在我的心上蒙上了一层未及掸拂的阴影……其实,在这以前的若干年中,我对洪氏除却在总体上认定他是  相似文献   

8.
秦朝统一中国,在公元前221年。这是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公元前207年,它就“二世而亡”了。秦朝是被人民起义推翻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带头起来造反的,是陈胜和吴广。陈胜和吴广都是贫苦农民。陈胜曾经为人“佣耕”,想来他家里不是地很少,就是根本没有地。但陈胜却对跟他一起造反的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来,他人虽穷,却很有点气魄。 像陈胜这样有气魄的人,当时是很多的。后来做了皇帝的刘邦,他在咸阳服役,碰巧看到始皇帝出巡的壮观景象,遂忍不住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曾经做过西  相似文献   

9.
安立志 《同舟共进》2012,(10):79-80
为了写李逵,标题也体现了出口成脏的李逵风格。1975年,在“评《水浒》”的热潮中,李逵曾被视为“无产阶级革命派”,原因不外乎他出身雇农,性格粗直,动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体现了“大无畏的造反精神与彻底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在近十年来我国向现代化转型的社会变迁之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崛起无疑是最重大的事态之一.和战后世界性的社会变迁一样,这首先是一种自然过程.当五十年代初生育高峰的一代进入社会时,迎来了动荡不宁的六十年代.十年前,当文革的一代用伤痕文学、朦胧诗、街头画展和民间政治继续表现他们的存在时,一位外国记者不无善意地向中国领导人告诫:这些不学无术、一身造反精神的"红卫兵"是危险的一代,中国现代化的顺利开展,必须"拔掉他们身上的雷管".社会迅速地变化了.传统体制结构、经济基础、价  相似文献   

11.
担任政协委员多年,生于斯、长于斯的杨青海,对家乡始终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像敬畏生命一样虔诚. 杨青海是范村的儿子,他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爱家乡的人. 范村是位于新密市米村镇东北二里的一个小村庄,北依嵩岳余脉山川锦绣的伏羲山,村民古朴憨厚.范村虽然村名为“范”,但这里居住的村民却无一家范姓.有传,范村成名于春秋时期郑国,郑庄公立国为王,封其弟叔于京(荥阳),其弟野心勃勃,偷偷地在一个山岩之地以范村为中心立小国,不久被郑庄公所灭,但造反不断,后传说有十八寡妇造反,但都未成功.后来村民安心农耕,兴家立业,村人有约:二字箴言唯勤唯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这正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生活典范,于是村名就称为范村.  相似文献   

12.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马尔库塞被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学生运动的先知""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新左派之父",是"新左翼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出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  相似文献   

13.
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极度的精神痛苦,构成了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对这一社会现象,西方有些学者不但注意到了而且作了很多分析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建设所描述的生产力水平在技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达到了”(《反革命和造反》),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成了“富裕社会”。现  相似文献   

14.
朱元璋的誓言──杀尽贪官朱元璋当上明朝开国皇帝前,曾自睹元朝官吏的好恶,发誓,有朝一日,做了皇帝,非把贪官污吏龟孙子狠加收拾不可!朱元璋上台以后,除了让造反起家的首领做大官以外,曾选取应天诸府州县地主分子到南京做官,基层也有部分元朝官吏归顺留用的。一...  相似文献   

15.
90年来,对“五四“的纪念从未间断,而每个时代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纪念目的:五四精神一度与“反帝反封建“联系在一起,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与“革命造反“联系在一起,与“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服从与信念:青年学生投身“文革”的动因[加拿大]朱丽娅·邝著刘松茂译在“文化大革命”中率先起来造反的是青年学生。中国几乎近百万学生的热忱,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是受到学校权力体制的压力所致。这里有两个要素起着显著的作用:学生服从领导的倾向;他们对理想的信念...  相似文献   

17.
90年来,对"五四"的纪念从未间断,而每个时代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纪念目的:五四精神一度与"反帝反封建"联系在一起,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与"革命造反"联系在一起,与"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农民战争是调节封建社会历史进程,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好斗者,有一块土地,耕作收获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便不会去造反。当一个王朝即将崩溃时,靠封建王朝内部的调整来挽回残局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借助于农民战争的力量来改造那种腐朽的社会。由于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起义、战争,不能把农民引向胜利,只能充当改朝换代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要学会把对立面统一起来□金守庚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对于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开展对立面的斗争,使对立的一方克服、战胜、吃掉另一方。这时,强调对立,强调斗争,强调谁战胜谁,是很自然的。这个时期的典型提法,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造反有理”...  相似文献   

20.
刘浪 《现代领导》2011,(1):41-41
五百年前的明正德五年(1510年)8月25日,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刘瑾涉嫌造反被凌迟处死。按大明律法,凌迟者须剐3357刀,一刀剐下一片肉.刀刀不得触及要害。三日之内.犯人血肉模糊,渐渐不成人形,但不得咽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