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要把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最薄弱、最迫切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制度接轨步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健全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而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任重道远,面临着城乡差距悬殊、财力困难、观念障碍等各方面的难题和挑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化解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难题。为此,建议要转变观念, 强化政府导向;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共同参与;创新发展模式,完善筹资机制;加快工业化城市化, 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已进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和政府政策倾斜的重心开始转移。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因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不平衡所激化的社会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更显示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在这项伟业中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时期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总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繁荣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县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县情实际,把握关键,围绕"生产发展",立足特色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安农村经济社会虽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要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战略,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互动式良性协调发展上去考虑,按照城乡联动的社会系统工程规划,积极探索城市对农村建设的多种带动方式,以产业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设文明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也是县级必须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首要任务。近年来,山东省文登市把推动城乡和谐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把加强“三农”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着力做好农村经济、农村环境、农村保障、农村文化四篇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路子。一、拓宽致富门路,广开增收渠道,夯实和谐发展之基。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促增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  相似文献   

9.
当前,西部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城乡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要认真分析现状,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城乡二元分化体制导致农民强烈不满;征地政策、机制的不完善严重损伤了农民利益;农民增收比较困难,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农村发展没有享受公平的财政支持。对此,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制度统筹”,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体系,改革征地制度以保障农民权益,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的我国教育,在地区间、区域间、人群间有明显的相对发展差异。教育贫困人口多,分布和构成复杂,贫困情况各异,贫困原因特殊,政府和全社会对此高度重视并给予特别的关照,体现了公平的社会发展观和扶贫济弱的和谐发展理念。实现教育救助从济贫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转型,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现状,逐步缩小贫困人口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国家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与不协调的因素,其中贫富差距过大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贫富差距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中分析了产生原因和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从科学发展观的几个方面内容看,每个方面都同构建和谐社会相关。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这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完全一致的。其次,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这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第三,人民富裕、社会安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也是一致的。最后,面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和谐社会提出先富帮后富的要求,这同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区是一种以和谐为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当代人为实现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理想而实施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和谐社区建设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当前我国和谐社区建设面临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立足于政府、社区居委会、非营利组织这三个社区建设主体,积极探索适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国家发展不仅需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正确理解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观,有助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维护和实现高校稳定,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激励机制、社会沟通机制、社会整合机制以及社会安全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目前地方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大量矛盾和冲突形成了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凸现了政府行政能力的不足。重振和提升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成为构建地方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发展志愿服务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对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环境、树立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共青团承办,强化制度建设,以社区为依托,广泛动员民间力量,使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目前应该完善激励机制,从而深化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分析国际政治经济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探讨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内在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战略思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上海这座经济高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提升城市刑事犯罪控制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为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施行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稳定;有效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