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胜勇 《南风窗》2011,(20):84-85
里根政府时期,当代美国反恐政策的哲学和结构基础形成。克林顿政府时期,意义深远的《反恐法》的通过,基本塑造了当代美国的反恐政策。随着"9·11"后单边主义外交的恶果浮现,到小布什第二任期内,美国的反恐政策已成鸡肋。  相似文献   

2.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3.
近来,正当布什准备借反恐"业绩"谋求连任总统之际,美国国内针对其反恐政策的质疑与指责却不断升温,这必将会对美国内政外交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发展重新回到美国安全领域,成为奥巴马政府界定反恐政策目标的意识形态基础和应对恐怖主义的工具。究其原因,既与美国当前面临的反恐压力和改善外交形象的需要有关,也与上个世纪美国推行的"现代化"政策有渊源关系。以发展来应对恐怖主义,美国政府需要处理好援助与干涉、民主与发展、长期投入与短期收益三大矛盾。目前来说,奥巴马政府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全球治理的困境与欧盟的反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被视为非正式暴力的全球化,暴露出国际秩序在不对称威胁下的脆弱性。“9·11”事件后,国际反恐合作面临机制欠缺、互信危机与行动悖论三大瓶颈,致使全球治理陷入困境。而在区域层面上,欧盟以反恐为契机深化成员国的安全合作,主要通过多边协作加强治理,通过接触化解敌意,通过发展经济切断恐怖主义的根源,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反恐模式。  相似文献   

6.
美国媒体在反恐战争中的政治功能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媒体向来标榜"客观""真实""自由""独立".其实,媒体承载政治功能,任何国家概莫能外,美国媒体亦然.在"9·11"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反恐战争中,其媒体表现出的服务反恐政治的倾向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造成近三千人死亡的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立刻开始采取了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持续的反恐战略,实施各种切实的反恐措施,全力避免恐怖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美国的安全。13年来,美国的反恐战略取得了成就,作为一个相对开放、几乎人人持有枪支的大国,"9·11"以来的十几年,美国没有出现过一次造成超过十人死亡的重大恐怖事件,美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  相似文献   

8.
2006年,在美国的不当政策刺激下,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继续成为影响地区和世界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越反越恐的国际反恐困局愈加严重,反恐进入持久较量的相持阶段.恐怖活动日益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反恐继续牵制美国的内外政策.2007年,反恐将依然是美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并可能因此而继续制造包袱.  相似文献   

9.
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皮尤调查中心”日前在15个国家随机抽取了1.7万个样本,结果显示,跟2005年相比,大多数被调查国家对美国的正面评价都出现下跌。调查同时表明,美国领导的这场全球反恐战争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其中有10个国家的民众一致认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让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相似文献   

10.
邵峰 《当代世界》2015,(12):2-6
<正>2015年11月,连续的大规模恐怖袭击震动世界,全球反恐形势持续恶化,自恃世界领导者的美国政府难辞其咎。本文对奥巴马执政七年的反恐战略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力图对其得失给予客观的评价,最后对奥巴马反恐战略失败的原因从战略学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当代世界》2021,(10):26-30
美国以"反恐"为名,在阿富汗进行长达20年的战争,最终以狼狈撤军收场.腐败无能的阿富汗政府迅速垮台,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重新掌权后,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烂摊子".与此同时,阿富汗境内恐怖主义丛生,这既是阿未来安全稳定的障碍,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威胁.因此,如何反恐成为阿新政府能否融入国际社会的"试金石"和实现经济重建的前提与基础.阿塔能否解决这个棘手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最大关切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反恐形势依然严峻:恐怖组织数量持续增加,且呈现出网络化、年轻化特点;爆炸、自杀式恐怖袭击成为恐怖组织的主要作案手段,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中东地区的极端组织发展迅速,反恐风险系数增加。由于在反恐组织体系、情报体系、武装力量、后勤保障、合作反恐等方面的不足,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导的中国反恐机制已成为必然。具体而言,应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反恐情报、反恐专业力量、反恐资源保障等工作,全面构建中国的安全屏障,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震惊了全世界。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阿富汗发动了第一场反恐战争,局部反恐的军事行动逐渐升级为全面的反恐战争。CCTV数字电视"国防军事"频道9月引领您走进反恐背后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4.
汪军 《法制博览》2015,(7):183+180
为更好应对国内外恐怖主义威胁,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反恐法治建设以适应日趋严峻的恐怖主义活动形势。通过借鉴俄罗斯反恐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恐立法体系,加快我国反恐法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美俄在“9.11“之后的短暂“蜜月”时期已经结束。美国反恐战争的扩大化、在俄国车臣等问题上让步之小、在中亚地区以反恐为名将俄国势力逐步挤出,这些行动都决定俄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领导下的反恐联盟和反恐战争保持一致。双方趋向开展冷静、就事论事、有限范围和范畴的国际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6.
沈旭晖 《南风窗》2010,(18):82-83
基于巴基斯坦西北部落酋长区自成一体和本土塔利班-军情体系联盟的背景,美国不可能幻想通过巴基斯坦政府打赢反恐战争,它期望的只是直接控制巴国西北边境而已。  相似文献   

17.
10月7日,经过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准备,美军对阿富汗展开持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美国的反恐行动在中东地区激起巨大波澜.今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将要面临重大调整:除对伊拉克将继续保持高压外,美国与部分所谓"无赖国家"的关系将出现程度不同的缓和;美国在加大对该地区极端恐怖势力打击的同时,加大对以色列施压力度,争取中东和平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9·11"事件一方面使恐怖主义这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凸显,另一方面美国又以反恐为名强化霸权主义.这不禁发人深思: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有效地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1月的巴黎恐袭事件和2016年3月的布鲁塞尔恐袭事件再次让欧洲乃至全世界陷入恐怖主义的阴影。世界各国反恐力度日益加大,但国际暴恐活动却愈演愈烈,人们不禁要问:全球反恐究竟路在何方?中国从构建和谐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3)
正在野党坚持认为,如果国家情报院成为反恐主力,组织规模将过于庞大,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而在立法上操之过急,韩国也有一些现实教训。1月20日上午,韩国政府和执政的新世界党在国会就反恐对策召开党政会议,呼吁在野党对通过反恐法展现积极的态度。1月14日印尼雅加达市中心的数起爆炸和枪击事件,造成包括5名凶嫌在内27人伤亡,"伊斯兰国"声称对此负责。此事表明中东恐怖主义蔓延到亚太国家,令韩国政府深感威胁。在被"伊斯兰国"锁定为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