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联邦德国一直被称为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两德统一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说法遭到了怀疑。本文综合考察了德国东部重建和德国对前苏联、东欧采取的经济政策所取得的客观效果,从德国经济调整已经完成并步入增长的轨道、统一的德国减缓和推迟了西欧经济的衰退、德国的"东进政策"对中东欧经济转轨的作用三个方面证明,统一的德国仍是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2.
两德统一后,德国东部全面转向市场经济。虽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中,没有一个具有德国东部那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德国东部经济转轨的经验教训,对其它国家来说,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尔总理要求改革国家与社会联邦总理科尔在一项政府声明中向德国联邦议会介绍了今后四年联合政府的计划。政府声明的标题是"走向未来-共同革新德国"。声明陈述了世界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要求德国经济和社会改变观念。国家、工业和科学都需要改革,中等企业应得到相应...  相似文献   

4.
德国统一近五年来,德国东部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一直是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大量的数据,从国民生产总值、国家消费增长、资金投入、内外贸易、劳动力及失业率等方面分析了东部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指出:德国东部经济目前正是回升之势,它已不再是限制德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而成为德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了德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特殊的处境,即它要同时去对付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和东方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双重问题,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看,要在原民主德国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建立起劳动力市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以西部持续衰退为特征的德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东部经济体制转轨困难可能延长衰退期以及德国经济衰退期滞后。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刺激投资和放松银根的趋向;2.在增加工资、刺激消费、增加税收之间作出选择;3.由于失业而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1994年将是检验德国经济政策调节功效关键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德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限制李刚德国纳粹时代的教训,德国公众对国家限制言论的举措,一向特别敏感,动辄群起而攻之。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到另一个曾熟视无睹的问题:在"经济利益"原则下,大众传播媒介日渐商业化甚至垄断化,并不断冲击...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国有企业包括了国营企业、国家主办企业和国家参与企业。长期以来,德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并略过它们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具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德国开始提出了"德国外交全球化"的说法。文章分析了提出这种外交政策的背景以及"外交全球化"政策已经并将在德国政治和社会领域内引起的相应变化:1,对联邦国防军进行改革;2,加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职能;3,举起维护人权的旗帜,在全世界树立自由、民主和人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德国汽车高级会议提出的"三公升轿车"的计划和科尔总理关于建立"世界环境理事会"的建议,反映了德国的生态经济政策和维护其汽车大国地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原民主德国所辖地区,在经历了1989~90年的剧烈变动的震颤之后,已经成为统一后德国东部的五个新的州。然而,还在人们庆贺德意志国家重新统一的奋亢热情尚未消退之时,高失业的阴影已开始悄悄地笼罩了民德地区。目前,德国东部五州日益迫近承受极限的高失业率,已成为缠绕德国政界、经济界和当地公民的难以摆脱的梦魇。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大量原民德公民的日常生活,引发出德国社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是横亘在统一后的德国走向经济超级大国道路上令人棘手的障碍。本文打算根据笔者在德国实地考  相似文献   

12.
梅兆荣 《德国研究》2013,(1):4-11,124
本文首先归纳了战后德国重新崛起的十方面原因,然后结合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指出德国恰恰因其"一枝独秀"而处在风口浪尖,成为欧盟和欧元区内部利益和理念之争的重要一方。但鉴于德国的综合国力、其欧洲强国而非世界大国的地位、历史包袱以及欧盟决策机制的约束,德国难以主宰欧洲。文章同时指出,目前中德两国实质性合作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已走在中欧关系的前列,但不存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中德"特殊关系"。文章最后就如何排除一些障碍或干扰,保持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引领作用,提出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选之年德国各派政治力量孙秀民四年一度的联邦议院大选将在今年10月23日举行,现在德国各派政治力量已着手进行大选前的准备工作。围绕着争夺联邦总理这个位置,联盟党和社民党将有一石激烈的角逐。风风雨雨联盟党最近,德国舆论界说,"执政的联盟危在旦夕"、"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四个方面:一、维护私有制;二"经济自由化";三、反对垄断,保护竞争;四、实行"经济人道主义",同时对这四项基本原则在德国的特殊含义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德国贝塔斯曼康采恩集团及其与中国合作的愿望编者按为适应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在中德经济贸易交往中充分发挥本刊的桥梁作用,我们除尽量组织发表有关经贸交往、科技市场研究方面的论文外,决定开辟"中德企业"专栏,介绍两国交往方面的重要企业...  相似文献   

16.
德国铁路的发展吴建藩自1835年德国开始有以蒸汽机车牵引的现代化铁路至今已经有160年历史了。德国铁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下列阶段。(一)1835年至1913年德国铁路兴起和迅速发展时期:这是德国铁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835年12月7日纽伦堡至...  相似文献   

17.
德国旧轿车市场的主要特点是"选择自由",它决定了多极化的市场结构,并形成了不同的供方集团,其中之一的私人供方集团──私人市场在整个德国旧轿车市场中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与经营旧车业务的贸易机构相比,在品种选择、信息渠道、特别是在旧车修理方面较为欠缺,1990年7月1日起对经营旧车业务的贸易机构实施的"差额征税",使德国的私人旧轿车交易在竞争中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8.
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转轨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东德地区的“转轨”过程 ,并以亲自对当前东部地区有关官员和人士的访问 ,综述了该地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以来,原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除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并入统一德国的发展进程外,虽然在政治上都进行了向西方议会民主制的转轨,但它们转轨的进程却不尽相同,目前,公认的走在前面的国家是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紧随其后,而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各共和国除了斯洛文尼亚外,几乎是刚刚开始向西方民主制的过渡。本文仅就影响东欧国家政治发  相似文献   

20.
德国极右势力抬头及对在德中国公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俊峰 《德国研究》2007,22(4):28-30
2007年8月20日,德国东部小城米格尔恩发生一起性质恶劣的排外暴力事件,8名印度游客光天化日之下被当地极右分子围攻,竟无人制止.此次事件引发了德国公众关于德国极右势力抬头的讨论,各主要政党也为是否应取缔极右政党国家民主党(NPD)展开激烈辩论.本文试从深度挖掘德国极右势力抬头的背景及其对在德中国公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