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昭根 《检察风云》2008,(22):48-49
成立达158年之久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章向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例.此后,美林的出售、对美国国际集团的接管以及高盛和摩根士坦利变成受监管的银行,自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颁布以来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了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目前美国社会各界都在期望政府能够拿出稳妥的应对危机方案,但问题是政府如何在政策上寻求一种既能够解决结构性问题又不损害投资激励机制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一规定,我国部分省市检察机关、已经开始进行参加民事诉讼试点。现就我国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活动,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范围、方法和地位与国外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比较与介绍。监督的范围。美国法律规定,检察官参加民事诉讼的范围:①原告为美国或为美国各州时,由检察官起诉和应诉;②涉及托拉斯的民事案件,由检察官起诉;③检察官认为应当起诉的民事案件。瑞士、丹麦、芬兰、瑞典、澳大利亚等国规定、检察官参与民事诉讼,只限于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的案件和关于公民身份和有关破产的案件。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规定,检察机关认为需要起诉的民事案件,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通知检察机关参加的民事案件,检察机  相似文献   

3.
暂缓起诉作为一种起诉裁量制度,是检察机关行使起诉自由裁量权的方式之一,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及地区的司法实践中已有了良好的运行。我国检察机关在进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也探索着试行暂缓起诉。我们需要在借鉴国际上关于暂缓起诉的立法和司法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暂缓起诉的诉讼价值,构建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暂缓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4.
规范暂缓起诉——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地基层人民检察院推行的暂缓起诉违背了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但是暂缓起诉既可以节约司法资源,也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本文认为,应该由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统一规范暂缓起诉的法规,在制定该法规时,应该适当借鉴美国缓起诉制度的合理因素,明确规定暂缓起诉的适用对象、条件、暂缓起诉协议的内容和暂缓起诉的效力及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起诉标准是原告进入法院的钥匙,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门槛。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通知起诉标准深入人心,原告起诉不需主张具体事实。2007年,联邦最高法院在Twombly案中首次提出合理起诉标准,要求原告起诉应提出具体事实,实现对诉讼主张的论证从可能性到合理性的转变;2009年,Iqbal案将其适用于所有民事案件。合理起诉标准在美国的出现,虽具民事司法改革的必然性和制度价值选择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当事人难以接近司法和规避联邦法院管辖等困境,应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将其适用范围限定在复杂民事案件中。该标准对我国民事起诉条件的科学设定以及原告起诉事实的具体化等问题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检察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起诉不当的做法,危害极大。美国检察官起诉不当行为的出现原因多元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因素有三。目前,美国正积极地推动从三个方面入手来遏止检察官的起诉不当行为。我国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认真地审视美国的问题可以为中国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为了探寻检察官决定起诉或不起诉的正当性及其适用原则。起诉法定原则排斥检察官有起诉与否的自由裁量权 ,该项原则的显在不足导引出赋予检察官以自由裁量权的起诉便宜原则。起诉便宜原则在一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决定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方式和范围。除美国检察官拥有几乎不受控制的自由裁量权外 ,大陆法系国家和我国刑诉法都设立了防止检察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一定机制  相似文献   

8.
杨树艳  王若思 《河北法学》2011,29(8):174-178
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是美国刑事司法系统中的重要制度,其在起诉便宜主义指导之下有一套自洽均衡的运行体系。着重分析美国起诉裁量权运用过程中应予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其运用构造,政策争论,宪法控制几个重要问题,希望对深入了解和借鉴美国的起诉裁量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国家追诉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刑事诉讼中,追诉机关按照何种原则起诉,不仅制约着审判机关的权限,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刑罚目的能否得到全面实现,因此,起诉政策问题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在这方面,立法和学说上一向有法定主义和便宜主义之分,凡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确有犯罪事实,且具备起诉条件,追诉机关必须起诉的,称为起诉法定主义;反之,凡认为虽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确有犯罪事实,且具备起诉条件,但追诉机关斟酌各种情形,认为不需要处以刑罚时,可以裁量决定不起诉的,称为起诉便宜主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追诉机关对于确已犯罪的嫌疑人有无决定不起诉的自由裁量权。自本世纪初期,目的刑理论取代报应刑理论之后,起诉便宜主义逐渐得势,并为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目前,日本、英国、美国、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瑞典、法国、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均确认  相似文献   

10.
朱伟一 《中国法律》2009,(6):53-54,105-113
近几年来,美国的一些州政府试图跻身金融市场监管,而且还颇有成绩。比如,马萨诸塞州政府追查高盛的问题,迫使高盛与其达成和解。高盛花钱消灾,出6000万美元了解此案。再比如,AIG巨额亏损之后,其高管大拿奖金的黑幕,也是州政府揭露出来的。金融危机之後,各级政府机构对华尔街开展调查,其中又以纽约检察长办公室最为卖力。  相似文献   

11.
美国检察官及其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检察官主要在三个方面行使自由裁量权:决定起诉、决定撤诉和诉辩交易。美国80%的刑事案件都是通过诉辩交易终结的。与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相应的管理策略包括充分起诉模式、系统效率模式和充分审判模式,优先起诉也是一种管理策略。检察官自由裁量的权限很大,问题很多,然而,尚无法律对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加以限制或否定,这就说明美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作为拥有一定准司法权的特殊行政机关,美国检察机关所享之起诉裁量权职能明确、内容丰富.伴随检察职能的扩充与演化,美国检察机关在行使这一特色鲜明的行政裁量权时,其裁量权内涵不断得以延伸.近年来,针对起诉裁量权之滥用,美国各级立法、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及有关行业协会采取了若干举措加以规制及限制,旨在规范并降低起诉裁量权滥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美国检察官的权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检察官的权限柯宾美国检察官在刑事诉讼方面拥有广泛的权限,尤其在决定是否起诉方面,检察官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检察官决定对确有犯罪的案件不予起诉,则无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何况,关于不起诉的理由片非难找,检察官对不愿起诉的案件,可借口...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1月30日,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华尔街的两位大员——特朗普竞选团队昔日财务主管、高盛前高管史蒂芬·努钦和华尔街亿万富翁威尔伯·罗斯入阁未来政府的经济团队,分别担任财政部部长和商务部部长.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陪审团与检察官的公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诉讼制度中,陪审制有大、小陪审团之分。一般来说,行使起诉职能的是大陪审团,行使审判职能的是小陪审团。在美国,公诉权由检察官和大陪审团分别行使。刑事起诉有两种主要形式:大陪审团提出的起诉书和检察官提出的公诉书。有些刑事案件的起诉,由检察院直接决定和提起;而有些案件,特别是重罪案件,提起公诉并交付审判必须由大陪审团决定。在程序上由检察官将拟就的起诉书草案和有关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组织的大陪审团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交付审判。一、美国大陪审团对检察官的监督制约美国的大陪审团最初是仿照英国的陪审团制定的,…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 和自己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二是作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可分为存疑不起诉、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本文就存疑不起诉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一、不起诉制度的含义 现行刑诉法对不起诉制度规定为两类,即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法定不起诉即法律规定的“应当”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即法律规定的“可以不起诉”。可以不起诉又分为微罪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  相似文献   

18.
<正> 行政诉讼程序的引发,须以原告的起诉为必要前提。但起诉这一诉讼行为不能逻辑地产生法院受理的法律效果,人民法院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可以拒绝接受,因而,行政诉讼程序的发生,尚需以法院的立案受理为其充分条件,即它缘起于原告起诉和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受理这两个方面诉讼行为的结合。本文拟就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制度,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精神,略作阐析。  相似文献   

19.
说起上海市静安区的经济发展,有两个关键词值得一提:一是"金融",国泰君安、光大证券国内知名,瑞士银行、高盛国际享誉世界;二是"知识产权",LV、CHANEL等知名品牌在南京路上华丽揭幕,鸿翔、亨生在陕西路上历久弥新,国际高端品牌、中华老字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静安区的贡献度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名誉权案件中,提出一些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现解答如下: 一、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关于名誉权纠纷的起诉应如何进行审查? 答:人民法院收到有关名誉权纠纷的起诉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予受理。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裁定不予受理;对缺乏侵权事实坚持起诉的,应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