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进文化就是能够反映和支撑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与时俱进"是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就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应反映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解和把握文明形态生成演进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本原理蕴含着深刻的文明内涵: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创造和推进文明形态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生产关系是区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发展是助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证。从本质上看,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力推动着文明形态向前迈进,并最终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对“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为结构上的党的领导地位与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过程中的价值主体与事实主体相统一。从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价值意蕴来看,全人类共同价值内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过程,它体现出文明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与逻辑的应然,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实现多元文明共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制度属于历史范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制度。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制度发展史。制度领导力就是制度在领导活动中的影响力。制度领导力的本质是制度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约束力。制度领导力包括制度建构力和制度执行力。其中,制度建构力是制度领导力的基础,制度执行力是制度领导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创造的现代文明新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演化与进步发展逻辑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主动担当起引领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大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科学判断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广阔的康庄大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厚重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首先,指出了人有两种"基因",即自然"基因"与文化"基因",两者功能各异;讲述了大自然创造人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社会与文化的相互作用;阐述了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些缺失;分析了高等学校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指出了职业教育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深入论述了文化双重性与教育双重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当前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价值理性与教育的人本性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丁鸣  周育国 《理论前沿》2009,(23):16-18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而人类文明则体现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中。尽管我们已步入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向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完善。历史的发展告诫人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价值意义日益突显出来。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人类才能走出现代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文明传承和发展着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蕴孕和延续着资本主义矛盾和弊端.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具有双向效应一方面资本主义文明的再发展起到推进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又派生出无法忽视的或潜藏或显现的社会问题,带来负面效果.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具有"文明"与"不文明"并存的双向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人是文化的主体,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塑造着人和社会。所以,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面,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总结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飞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整篇报告的一大亮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战略地位的提升,是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需要以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基础,着眼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情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无限包容开放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因素并予以融合创造,在大学的职能和使命中实现人文文化、科学文化和服务文化的传承创新,并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为建立有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与人类文明形态相对应,文明的主体负载者——人也经历了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发展过程。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生态人也正在逐步形成。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当前的文明形态,造就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推进到工业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从"两个文明"发展到"四个文明",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发展。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既相互联系,又互不包容。将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既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人的共生共存性缔造了人类社会,也阐释了人类社会就是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社会,人与人不同关系的叠加进而铸就了人类社会文明与秩序的整体形态。文明与秩序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遵循,是对"我们该如何生活"的有力回应。从总体趋向上看,人类社会文明与秩序并非静止不变,会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呈现曲折发展变化的态势。具体说来,一定社会情势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是引领人类社会文明和秩序变化的四大变量,传统社会文明与秩序和现代社会文明与秩序的区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从人类发展道路新开创和人类文明新创造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就的实践意义作出的最新概括,它向全世界发出了在古老的中国大地创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中国宣言。它是在承袭与升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借鉴与反思苏联探索社会主义文明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重大论断。这一原创性论断从根本属性、总体形态、价值追求、基本遵循四个方面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指明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向何处去的前进方向,重塑了人类文明多元互鉴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人类文明既充满了向未来的可能性,又蕴含着文明的危机。站在人类文明这一时期,哪种文明更能吸收当下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并超越物的依赖的局限性而体现个体价值,哪种文明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而要实现文明的延续首先需要厘清当下人类文明面临的生存危机到底有哪些,其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何在,从而使人的发展不触发到环境和他者的极限,不至于使人类文明以不合理的发展态势而中断。中国式现代化使得中国一方面见证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困境,另一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路径。在这一基础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本质就是中国对人类发展整体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合作共赢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理念是从习近平主席把它当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思想中引申而来的。根据当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要求,合作共赢理念的本质内涵应确定为以平等对话和相互包容的方式推动世界人民的普遍社会交往,并在普遍的世界交往基础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结论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反思以往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它不过是西方地域性文明发展理念在经过殖民扩张运动和经济全球化运动这两次世界性运动推动下不断升华、不断普遍化的产物,它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逻辑。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的扩张逻辑而为人类提供了共产主义文明发展理念,而合作共赢是共产主义文明发展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决定人类文明的唯一原因,但却是影响人类文明,特别是古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明,产生了如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华等文明古国。而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本文通过分析古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力图说明生态文明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人类文明只有与支撑该文明的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才能不断延续、传承并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资本主义文明之后出现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型文明形态。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其中,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展示了人类文明的新曙光,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开辟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主客二分的实践模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它体现出人的本质及其理性能动性,这种实践模式促使自然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变,从而创造出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主客二分的实践模式从人的生存意义上说,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价值诉求的合理性。然而,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同样显示出自然客体对于人类的明显制约。主体改造客体的同时,造成环境的失衡,反过来危及人类生存。所谓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从自然获取满足的同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