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晏华 《统一论坛》2004,(3):60-61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  相似文献   

2.
一幢朴实无华的建筑悄然屹立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内,浓浓的学术味“恣意”流连于灰墙白瓦间,这是刚刚落成的“钱学森图书馆”;一座静谧的花园式住宅,铺满灰色系鹅卵石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下,似有若无地散发出些许古典韵味,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曾在这里生活过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3.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邱吉尔在德国柏林附近波茨坦市郊一个绿树环绕、风景优美名叫巴贝尔斯贝格镇的避暑胜地举行会议。美国总统杜鲁门乘座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于7月匕日上午在荷兰的安特卫普靠岸,下午乘总统座机“圣牛号”抵达波茨坦,住进了一座位于巴贝尔斯格镇格里布尼茨明湖滨一座外号称“小白宫”的三层楼房内。次日晚上7点30分,杜鲁门收到了一份华盛顿发来的密码隐语电报:“今天上午动了手术。诊断尚未完毕。结果似乎满意,业已超出预料。在当地发表消息是必要的,因为远近兴趣甚浓。格罗…  相似文献   

4.
在黄河三角洲腹地,活跃着一支能征善战的英雄群体,它就是成立仅三年多的滨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在这个群体里,流传着一个个“硬汉”局长张爱国的故事。是他,一个从不服输的勇者,带领着这个年轻的集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用忘我的工作兑现着承诺,用爱心书写着开发区公安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是他,一位年近五十的长者,用满腔的热血和志在千里的情怀,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重塑着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他,一位殚精竭虑的智者.用真情锻造了这支钢铁队伍.用三年时间创造了开发区社会治安“高地效应”的神话。  相似文献   

5.
一、崛起的苏州 2004年中央电视台评选苏州市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其颁奖词对苏州做了这样描述:“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官场幕后,吴稚晖素有“疯狗”和“妖怪”之称,逮着谁咬谁,资深要员、各界名流都畏他三分。可唯独有三人他不敢骂:孙中山、蔡元培和蒋介石。蒋介石需要帮忙时,他会主动献计献策;蒋介石遇到难关时,他会做其他人想做又不好做、不敢做的事;而在平时,他则养气待发,时刻准备听从蒋的召唤。  相似文献   

7.
顾亮光,是江西省赣南老区信丰县安西镇一个盲人,可是当地走上舞台,又变成一支非常奇特的民间“乐队”。“乐队”包含锣、鼓、钹、梆子、笛子、二胡、口琴、唢呐等十二种乐器。十二种乐器竟全是他一个人演委!请看:他将口琴绑在二胡琴杆上,拉弓的右手同时握一鼓槌,边拉过打大鼓、小鼓和梆子;他左手手臂上系一根绳,用手牵动支架上的小杠杆而击锣;左脚板郭学片小钱,右脚拇趾上也绑了根小棒,同时担负出台小钱和小锣任务;就在他坐的凳子下面也安装着一付大钱,用大腿通过杠杆来挺纵;加上摆在身旁轮换而用的吹响、笛子共有十二种乐器…  相似文献   

8.
李某原是供销社经理,从报纸上获悉一家大公司诚聘高级管理人才,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应聘。原以为不过要写写简历谈谈想法,谁知却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方法:先是专业笔试、心理测验;然后是命题讨论、竞职演讲、做有趣的游戏甚至模拟公司副总过了把瘾;最后冲入面试舌战群儒。虽然整整三天神经高度紧张,但他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挑战。无怪乎在他一年多后荣升为此公司的副董事后,并体验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时,念念不忘的始终是这三天的应聘方式。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人才测评结了我公平竞争并获胜的机会。”因“人才测评”获益…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我国正处百废待兴时期,毛泽东同志听到一些领导谈到国民党的干部吃西餐大菜、共产党的干部在吃酸菜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酸菜里面就出政治”。 酸菜出政治,乍听起来让人费解,但细细琢磨,却颇富哲  相似文献   

10.
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桐乡市崇福镇是一座具有古老历史文明和浓郁水乡特色的江南名镇,皮毛加工业在崇福发展的历史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皮毛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崇福镇的特色产业,它和轻纺、建材一起构成了崇福镇经济的三大支柱。近年来,崇福镇党委、政府按照“扶持特色、集聚发展、拉长产业、形成簇群”的发展思路,突出皮毛产业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大做强做优皮毛特色产业,走出了作为“中国皮草名镇”的发展新路子。一、皮毛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皮毛加工业作为崇福镇的一个传统产业,历史可追溯到清末。闻名遐迩的“硝皮弄”…  相似文献   

11.
我们镇是个老镇,有400余年历史;又是个穷镇,耕地又少,灾害又多,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山区穷镇怎样才能富起来?我们镇党委、政府有自己的办法。这办法就是“以农稳镇、以商兴镇、以工壮镇”。“以农稳镇”,就是用5种方法发展农业。新建提水工程5处、修复提水工程7处,维修好“病”山圩等若水工程10多处,提高了抗旱能力,增加了旱涝保收面积;在种好晚稻杂交水稻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早稻杂交水稻面积;在管好现有林木的基础上,同时发展经济特产林,抓好开发性生产;组织金针菇、猴头、蘑菇等食用菌生产;发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实现专业户…  相似文献   

12.
严利人 《台声》2001,(2):21-22
天福集团总裁、台商李瑞河一生的事业是种茶、制茶、销茶,毕生的追求是寻根、扎根、“架桥”。在漳浦天福茶庄内,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金浦池之上,他架起了一座精致的圆拱形石桥,台湾著名人士林洋港先生为之题写“连心桥”。在连心桥旁,他建起了“思根亭”,寄托着浓浓的情思。如今,他正在漳浦旧镇兴建一座更大的“桥”——以他本人身世为模型、反映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关系的唐山过台湾石雕公园——跨越海峡、沟通闽台的金桥。特许经营全国首例  在高速公路旁建设一处闽台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是李瑞河先生的夙愿,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他提供…  相似文献   

13.
阳春3月,笔者来到“车城”十堰采访,对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天桥凌空飞架,一条条马路宽阔整洁,贯穿城区的百二河整治一新,沿岸绿树成林,芳草如茵……但给我们留下印象更深刻的却是以高效务实作风而为市民所称道的市长马荣华。 去年3月,马荣华告别了位于江汉平原的潜江市,来到地处鄂西北边陲的十堰市担任市长。谈起到十堰工作的感受,马荣华感叹说:到十堰工作,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深感责任重、压力大。长期以来,“边远、贫困、落后”像三块大石头,压得这里的干部群众抬不起头,挺不直腰。十堰要有一个大发展,首先必须来一次思想大解放。于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村委会主任,只要能实实在在地为党和人民做点实事,再苦再累,也都无怨无悔。”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就是禄丰县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罗川镇彩云村委会主任魏常洪。  相似文献   

15.
走进田林,但见河柳依依,万绿叠翠,街道整洁,秩序井然,绿树上的红灯笼,广场、道边的一簇簇鲜花,使江南园林般的山城洋溢着和谐、喜庆的色彩。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数百米水帘喷彩,数千米霓虹铺排,树灯掩映,人流如织,尽显山城美丽繁华。近年来,田林县以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为目标,突出“温馨田林、风情壮乡”的林秀水乡特色,狠抓人居环境建设,一座山水园林生态城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7,(10)
在积水潭的西北角,有一座绿树葱茏的小山,山顶那座红墙碧瓦的小小建筑常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若沿蜿蜒的山路上行,会发现那竟是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纪念馆。这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初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年间重修,改名"汇通祠"。20世纪印年代在修地铁时曾被拆除,1986年又得以重建。祠院平面格局呈正方形,坐北朝南,类似四合院,东、西、南三面各是一排平房,北面的二层楼阁即纪念馆。  相似文献   

17.
刑警“博”     
刘璐 《人民公安》2006,(17):54-55
母亲给他取名“博”;小他5分钟的双胞胎弟弟叫“硕”,母亲的期望尽在不言中。斗转星移。弟弟硕名牌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做了“白领”,算是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而博,却鬼使神差地做了警察。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2月18日,綦江人民塑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道崭新的彩虹桥,是抚慰綦河两岸人民心灵的桥粱。綦江人民在庆贺“彩虹”腾空的日子,自然要回忆起1999年1月4日夕阳西下的时刻,是那座“腐败桥”给綦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正在群众悲愤、干部彷徨的时刻,綦江县委书记李光华同志要求全县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困境中奋起,勇敢地、坚定地向新世纪挺进。綦江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决定,再建一座彩虹桥,树立綦江党政领导新形象,抚平人们心灵创伤。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新彩虹桥的建设工程,决心把彩虹桥建设成为“民心桥”、“廉政桥”、“放心桥”。经过100多天的艰苦努力,一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别致的新彩  相似文献   

19.
走进四川资阳临江镇清泉村10组,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红瓦白墙的农家楼房,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错落有致地立在村道两旁。屋外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室内窗明几净、整洁有序。临江镇清泉村在区、镇、村三级联动,大力开展“村容整洁”整治活动,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  相似文献   

20.
来稿摘登     
乌鲁木齐铁路机务段党委书记张德基撰文“领导干部要做深化改革的实事求是派”中谈到:邓小平同志认为一切正确的方针政策都是从实际出发的,都是实事求是的结果;他主张改革的办法措施对不对,要由实践检验,“拿事实来说话”;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他不止一次地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