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韬 《人民论坛》2020,(12):142-145
四位70多岁的老人同台竞争民主党总统提名人,而寻求连任的共和党在任总统也70岁有余,这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200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现象。本文以1896—2016年两党总统提名人为样本,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中的年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59岁的候选人获得总统提名的概率最大,这在民主党表现尤为明显;共和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比民主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大4岁左右;年轻的民主党提名人和年老的共和党提名人在大选中获胜的几率明显更高。最后探讨了桑德斯和特朗普的激进主义为何结局不同,并指出总统候选人老年化对美国政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四位70多岁的老人同台竞争民主党总统提名人,而寻求连任的共和党在任总统也70岁有余,这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200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现象。本文以1896—2016年两党总统提名人为样本,对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中的年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50—59岁的候选人获得总统提名的概率最大,这在民主党表现尤为明显;共和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比民主党提名人的平均年龄大4岁左右;年轻的民主党提名人和年老的共和党提名人在大选中获胜的几率明显更高。最后探讨了桑德斯和特朗普的激进主义为何结局不同,并指出总统候选人老年化对美国政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白富帅”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功连任。然而,奥巴马虽然赢了,美国却没有赢。美国的极化政治无处不在,而且愈演愈烈。美国的下一届国会依然保持着分裂:众议院由共和党主导,参议院则仍由民主党把持,民主、共和两党相互说“不”,谁也不服谁。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选举成了公众和媒体最关注的事情。选举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举是美国最重要的政治景观之一。美国是最大的西方国家,自称是西方民主的楷模,并极力向世界推广它的民主制度。所以,美国的大选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一、选举制度概述  美国总统选举每 4年举行一次。整个选举大体分两个阶段:初选和大选。初选是两大党 (民主党和共和党 )内部进行竞争,对党内若干参加总统职位角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产生本党唯一的总统候选人。今年初选,民主党是戈尔与布拉德利两人竞争,戈尔胜;共和党主要是小布什…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两大政党。这两个党都没有固定的党员,在选举时投哪一党的票就算该党党员。两党也没有固定的政治纲领,只有四年一次的竞选纲领。民主党的党徽是驴,共和党的党徽是象。所以人们通常把美国大选称为“象”“驴”之争。美国民主党是由部分种植园主、农民和资本家于一七九一年组成的。一八六一年民主党内部发生分裂,该党的南方奴隶主策划叛乱,此后民主党就一蹶不振,大部分时间在台下。罗斯福执政时期是民主党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一九三三年,罗斯福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人民不满之机,击败共和党总统胡佛而上台并四次当选总统。为挽救当时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危  相似文献   

6.
2008年美国大选初选拉开帷幕两个月来,共和党一开始不被人看好的约翰·麦凯恩在赢得得克萨斯州初选之后,已经得到1191张选票,稳获共和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现已提前锁定了党内候选人的地位,并将在今年11月角逐白宫宝座。而民主党两位超级明星式的人物——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60岁的希拉里·克林顿和伊利诺伊州的非裔联邦参议员、47岁的贝拉克·奥巴马至今难分胜负。据估计,如果没有人主动退选,希拉里和奥巴马之间的胶着状态,恐怕持续到6月份民主党的预选结束都无法分出胜负。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现任总统谋求连任的2016年大选将会迎来美国政治中的一次大周期。大周期往往带来大换血。不过,迄今为止,有希望冲击总统宝座的参选者中,"老面孔"们仍然明显占据着舞台的中心位置。目前,最受关注的潜在候选人包括:民主党的前国务卿希拉里和现任副总统拜登,共和党的前州长杰布·布什和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四人当中,拜登尚未加入竞选队伍,但有迹象表明他或将在10月初宣布参选,其他三人则已在积极竞逐党内候选人提名。根据民调数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两党──民主党和共和党舒占1996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美国两人党——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争夺总统宝座的角逐将愈演愈烈。这种两党竞选形式已经沿袭了近两个世纪(l()年起),而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竞争也将近15()年了。186()年林肯作为共和党人百次...  相似文献   

9.
大选之年话美国预算之争杨元华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内外政策措施的调整变化无不打上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者争夺下届总统宝座的印记。当前围绕平衡预算的争论,实际上是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和民主党执政的白宫为了在今年总统选举中捞取选票而进行的一次政治较量。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出现了第一位黑人总统.究其原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奥巴马的当选无疑对美国政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鸣 《台声》2004,(9):24-26
台海政策历来都是美国总统参选人相互攻击、争取选票的工具。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白热化以及台海局势日趋紧张,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台海政策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那么,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台海政策  相似文献   

12.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非洲裔黑人和政坛新秀的身份,先是战胜民主党内的实力派选手希拉里,后在人们广泛质疑其政治经验时竟以大比分战胜共和党资深元老麦凯恩,最终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这位47岁的黑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和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对青年官兵成才也有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6):39-40
美国11月7日举行中期选举.政选众议院全部435个议席和参议院中的33个议席。这次选举以民主党战胜共和党而告结结束.民主党在时隔12年后重新夺回国套会参众两院控制权.改变了近年共和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政治格局,对美国未来两年政局走向无疑将产生持久而重要的影响。在美国政坛上,国会与白宫、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展开了新一轮博弈。  相似文献   

14.
经过长达数月的缠斗,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战终见分晓。来自伊利诺伊州的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击败党内强劲对手、来自纽约州的联邦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在该党初选中胜出,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固历史上第一个非洲裔的主要党派总统候选人。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一年惊心动魄的选举大战,美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参议员克里.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4,(5):39-39
随着8月31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布什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2004年美国大选的竞选活动进入了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即总统选举年。在美国一直由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坐庄,也就是所谓的“两党制”。今年两党为争夺白宫宝座,早已鸣金擂鼓展开了撕杀。美国总统选举四年进行一次,实行间接选举制,即先选出"选举人代再由"选举人"投票产生总统。  相似文献   

18.
《时事报告》2005,(2):16-17
随着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相继举行,美国大选进入了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 ,对现任总统布什来说,反恐和国土安全仍然是他最拿手的民心牌。  相似文献   

19.
安德鲁·约翰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遭弹劾的总统,他被弹劾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分权体制,而非国会中共和党激进派对他的报复。内战结束后,总统与国会都想按照自己的计划重建南方,为此各自依据宪法赋予的权力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斗争的结局是国会使用了宪法规定的但极少使用的制约总统的弹劾手段。约翰逊被弹劾是总统与国会、民主党与共和党对重建南方主导权的争夺在分权体制下运作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金敏 《观察与思考》2003,(10):42-43
<正> 伊拉克战争使布什连任总统的机会大增,2004年大选,共和党似乎胜券在握。民主党怎么办?这回他们推出了一个战争英雄克里,民主党想告诉选民:在反恐战争中,与没有战争经历的布什不同,克里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