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培清  杨楠 《东北亚论坛》2020,(1):26-41,127
北极国际格局十分复杂,中美俄三国在北极的关系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态势,在北极利益的争夺之中也保持着多领域的合作,在不同象限有不同的"朋友"或"敌人"的定位,任何简单化的解读都无法厘清相互之间的关系。三国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逻辑导致俄美合作回旋空间缩小而冲突持续存在,中美竞争导致美方伤及自身,俄罗斯虽然试图"转向自身",但中俄两国北极合作将继续深化。中美俄作为重要的北极利益攸关方,应探索北极合作新模式,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极冰层加速消融,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目前,俄罗斯有与中国共同开发北极的合作意向。中俄共同开发北极能使两国在北极问题上共同受益。值得思考的是,俄罗斯提出中俄北极合作的背后有哪些考虑,其他国家会如何看待此事以及两国合作开发北极存在哪些现实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俄北极合作走廊的建设构想,务实两国北极合作,借与俄罗斯协力开发北极之势进一步深入参与北极事务,助力我国北极权益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北极航道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白令海峡作为取道北极航道的必经之地,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白令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其沿岸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较量与合作并存的关系。一方面,两国对法律地位认知、北极航道利益追求以及军事安全方面存在对抗和摩擦;另一方面,两国在冷战时代低政治合作持续存在的基础上,随着北极冰融,白令海峡的关系较之前有回暖之势,两国较量趋于有限缓和,合作会更加常态化。同时,随着北极多边合作的深入推进,未来有望在白令海峡实现多元治理,这也将深刻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对白令海峡共同治理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北极航道的沿海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对北极航道水域有"内水化"的海洋主张,将北极航道视为其国内航道。俄、加所主张的"扇形原则"、"历史性水域"和"直线基线"等法律依据在国际法上颇有争议,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俄、加在北极航道水域面临着三大挑战:其他国家对其海洋主张的挑战;外国军舰对其国家安全的挑战;商船规模性通航对北极海洋环境的挑战。俄、加两国积极回应相关挑战,其北极航道管理政策虽然遭到国际社会反对,但是通过国内立法和管辖实践,事实上实现了对北极航道的内水化管控。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极自然环境的快速变化,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可能。俄罗斯是最大的北极国家,近年来为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应对西方制裁,积极开发其北极地区并寻求中国的支持。2017年,中俄两国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这是把北极开发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俄北极合作的战略性举措。本文利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对中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宜采取机遇型战略,借助外部机遇来克服自身劣势,以实现向促进型战略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极冰雪的消融,北极的经济、政治、军事价值日益凸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北极事务作为全球性事务的一部分离不开域外北极利益攸关国的参与。中日韩"北极利益攸关国"的共同身份决定了其相似的北极利益诉求,而利益的相似性又影响了其北极政策的制定,使得北极政策也体现出共同性。中日韩合作参与北极事务能够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并且各国以往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科学考察、航道利用以及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经验为其合作参与北极事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路径,使得中日韩合作参与北极事务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具有长期性的战略意义,而俄罗斯主动向中国发出邀请,其深层次原因是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增强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能力;面对美欧制裁,希望中国填补欧洲国家在北极开发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希望与中国联手争取掌控未来北极地区机制制定的主动权。对中国来说,参与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自身也存在着积极开发热情与落后软硬件条件、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战略利益、地区相对收益与国家绝对收益、中方较高利益诉求与俄方有限合作立场这四个内部矛盾,而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是中方要确立中俄北极合作定位及有序提升软硬件条件,将邀请日韩参与同增加对俄欧海运出口货物种类相结合,将国内港口力量整合与推进"借港出海"相结合、以及将深化中俄战略互信与扩大同北欧国家合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是中俄合作的新"增长极"。对俄罗斯来说,满足俄属北极地区发展需求,加快海洋安全布局,强化对北方海航道的法律主张和实际管控是其基本战略诉求。丰富新疆域外交实践、引导北极国际治理并拓展"一带一路"海上合作则是中国的主要目标。在北极合作上,中俄存在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对接的可行性和深化务实合作的必要性,但同时面临多边政治和法律博弈、安全和经济收益平衡、疑虑心态和操作阻碍等因素的制约。在"可持续性"的原则下推动大项目模块化,坚持科学先导和技术支撑是推动中俄北极合作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布鲁塞尔峰会进一步强化了北约与俄罗斯的战略对峙。为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地缘发展空间,北约在俄西部和北部地区进行军事部署,从南北、东西两个维度对俄罗斯进行纵横式"抵近钳制"攻势,推动传统防区与新兴防区的地缘链接。"纵钳"重点攻防以波罗的海-黑海国家为核心的中东欧地区,"横钳"重点攻防以巴伦支海-白令海为核心的北极航道端点地区。研究"抵近钳制"攻势,有助于深入解析北约安全策略的变化,揭示欧亚安全格局的发展趋向。北约实施"东西夹击、南北合围"的战略布局,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渐闭合在北极地区的围堵链条,使得俄罗斯陷入"三面受敌"困境。但是,北约缺乏全面围堵俄罗斯的能力,也无法有效应对俄北极军事化的反制措施,以及阻止俄北极大开发战略施行。北极将是北约围堵俄罗斯的力竭之地,亦是俄突破北约地缘钳制的最佳选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俄罗斯接近是当前国际关系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中俄两国均实行异于西方的独立外交政策,互补性较强。俄罗斯拥有军事、外交等相对优势,中国则是经济强国。中亚地区并未成为个别西方专家认为的所谓"两国竞争的根源",反而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区域。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中俄合作的主要平台,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之后,该组织的合作更是扩大至整个印太地区。朝鲜半岛是中俄协调的重要区域。2000年以来,中俄两国不断提高军队协作水平,为建立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做了大量技术性准备,但政治准备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俄罗斯与越南加大了军事安全方面的合作力度,不仅迅猛发展传统军火贸易,不断提升军售规模及水平,而且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军事安全合作及方式,并就俄罗斯在金兰湾军港停靠使用展开了密切互动.俄越军事安全合作的快速发展既是其安全合作历史的延续,也侧面反映出当前亚太战略地位上升,地区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加的现实,更体现了俄越两国在军事安全收益、海洋资源开发以及地缘战略上的利益契合.然而,俄越军事安全合作同时也面临着俄罗斯军事技术及价格优势减弱、越南大力推动安全合作伙伴多元化、美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下加强对越南诱惑与拉拢的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俄两国在太平洋、北冰洋等海域存在诸多共同的海洋安全目标和利益,双方的海洋安全合作不仅可以在理论层面丰富发展国家间海洋安全合作的内涵,也可在现实层面改善两国的海洋安全环境,维护两国海洋安全权益,同时为全球海洋安全治理做出贡献。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俄关系的相向而行给中俄海洋安全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外交环境。中俄两国多层级、多领域的合作机制,为两国海洋安全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沟通平台。北极地区作为新疆域为中俄海洋安全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向东看”发展政策也在不断拓展双方共同的海洋安全利益。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的海洋安全合作也面临着“互信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海上防卫方向不完全重合、世界海洋安全环境的复杂与敏感”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通过加强中俄海洋经济的合作、积极构建海洋安全利益共同体以及合理规划中俄海洋安全合作的重点方向和拓展空间,可有效应对双方海洋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同时,推动多边海洋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为新时代中俄海洋安全合作的深化保驾护航,也有利于促进全球海洋安全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北极地区一直是美俄两个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舞台。纵观20世纪,美俄北极关系经历了从冷战时期的剑拔弩张到冷战结束后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转变。21世纪以来,北极地区的快速变化使其战略价值不断提升,美俄两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都在北极展开了积极的战略部署。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陷入"新冷战"格局的美、俄更加重视对北极地区的争夺,两国的北极关系日趋紧张。美俄北极关系不仅是其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影响北极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应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俄农业台作前景广阔——中俄农业十大互补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农业具有广泛的互补性:(1)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2)俄出现人口危机,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3)俄近期是中国农机产品的广阔市场;(4)中国将长期进口俄罗斯钾肥;(5)明日的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粮仓;(6)俄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长期市场;(7)俄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市场;(8)俄将是中国猪肉和禽肉的主要出口市场;(9)中国将是俄罗斯牛肉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互补互利,加强合作,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中俄农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美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俄农业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是只要中俄双方都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着想,从中俄睦邻世代友好的长远利益着想,这些问题都会在不断合作与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中俄关系正面临全新调整,并将不断走向深化。明确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是保障中俄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维护中国安全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未来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中俄关系中的中国国家利益在于:进一步巩固中俄两国的安全信任,拓展中俄两国的安全合作;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与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坚持走有本国特色发展道路;进一步倡导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俄高科技产业合作已成为发展对俄经贸的一项重要战略内容、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在中俄经贸关系中居先导地位。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中俄产业科技大合作.必将有力地促进两国经济及经贸关系的大发展。为此.本文介绍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俄罗斯的产业技术合作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提出了西部地区拟重点规划的30项中俄产业科技合作项目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中俄产业科技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迅速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它必然要求有一个新模式的出现.该文首次提出了中俄区域"伞"型合作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地区的振兴;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多个产业合作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命题;提出了以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合作为支点向周边国家辐射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理念;提出了在互补基础上的互动合作是实现中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