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子兵法》军事认识论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孙子》)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流芳百世的军事哲学“经典”。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很少论及。其实,《孙子》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军事认识论思想,可以说是军事认识论的真正诞生地。 一、“知彼知己”的军事认识原则 如何认识、把握战争规律,是军事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在战争认识史上,孙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知彼知己”的军事认识原则,并将这一原则成功地运用于对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因敌制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共同构成了孙子的战略指导思想体系,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军事辩证思维,揭示了军事领域重要的军事范畴,对我们制定和实施战略指导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孙子对战争的态度,对“将”“卒”关系在战争中作用的阐释,以及对道德的强调,都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其实用主义精神。孙子的辩证法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以矛盾的观点,从整体着眼,高度灵活地指挥军事行动。对孙子这方面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孙子兵法》历史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军事哲学的开山之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认识论思想。“全”是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其重要的认识论原则,构成了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的重要特色。 一、“全”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天人相分”是孙子本体论思想的特点。孙子认为,天道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神道和天命,“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计篇》)天和地一样,只是战争得以进行的自然因素,是考察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涉及了有关战争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等十分广泛的领域,也包含了丰富的治军思想。笔者试就孙子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公安队伍建设的借鉴价值作一浅述。 一、孙子治军的目标 孙子非常重视治军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研究认为,孙子治军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一)具有“上下同欲”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6.
孙子悉心要打造一支王霸之兵,故对团队建设高度重视,因为一支能打胜仗的团队是决定战争胜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孙子兵法》对团队建设和军队治理的阐述,虽零散碎片似的分散在十三篇中,但其逻辑是严谨的、理论是系统的。孙子在《九地篇》中提出了团队建设努力实现的目标:"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孙子又从多方面阐述打造一支圆形的团队对取得战斗胜利所发挥的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并提出了打造圆形团队的实施办法:"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即使团队齐心要采用政治、道义、仁爱等引导教育"文"的方法,使团队步调一致要运用军纪、法规等强制硬性"武"的手段,文武并用、软硬兼施、恩威齐下,这样的团队才是能打胜仗的团队。  相似文献   

7.
梅尧臣注《孙子》现存三个版本:《十一家注孙子》系统诸本,题名为《十家注孙子》的日本昌平坂学问所本,明末梅士生辑题名为《梅氏孙子注》的天一阁藏本。前二者为集注本,后者为单注本。梅尧臣作注的动机主要是向朝廷进献制胜御敌之策,其次是不满前人注说的繁琐。梅注的时间在景祐末至宝元元年之间,元昊称帝前。梅尧臣的军事思想可概括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恩威并著的治军思想,重视外交,重"兵势"的作用四个方面。梅注的特点主要是简洁洗练,辞意畅达;句式整齐,句多骈俪。欧阳修等人对梅注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朱熹却贬低其不如杜牧注。  相似文献   

8.
“变”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孙子早就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阐述战争中“变”及如何应付战争中的“变”,他著有《九变》一篇。孙子对战争中“变”的深刻认识,无疑是对军事科学的重大贡献。本文试就孙子的“九变”思想对公安工作的借鉴价值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势"是我国古代兵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孙子兵法>对"势"作了专门论述.把握孙子论述"势"的思维特点,全面理解"势"的涵义,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军事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子》是古代兵法谋略的不朽经典,其主题为致胜,主线是解决“先知”问题,“知论”是《孙子》十三篇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其核心战略思想.这一核心战略思想的高超性使孙子的兵圣地位得以确立.研究孙子的军事认识论思想,有助于深化发展哲学认识论,更有助于把握当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制胜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电视片《朱德》中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革"期间,一位小同学问正在上学的朱德的孙子:原来是朱德的扁担,我们课本怎么变成了林彪的扁担,这是怎么回事?你回去问问你爷爷。朱德的孙子回家后就问:爷爷,你的扁担怎么被林彪拿去了?朱德平静而幽默地说:他还会还回来的。历史就历史。过不多久,林彪叛逃,折戟沉沙,其丑恶面目沏底暴露。小学课本上朱德的扁担也恢复了本来面目。(朱德)电视片这一简短的情节,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这就是怎样看待历史。怎样看待历史?这也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阎家出了三个画家。确切点说,是阎老画家带出的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一个是他的儿子勇,一个是他的孙子雄。老画家在山水风景画上别具一格,在省内小有名气,而他的儿孙却未继承他的流派。儿子画的是花鸟,孙子画的是人体。画来画去,儿子和孙子的画技长进不大,影响很小。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没有几年活头了,而儿子和孙子却并没有带出来,老画家十分着急。他思虑了一些日子,决定办一个家庭画展,一方面让人们在评头论足中使儿子和孙子在画技上有些长进,另一方面也借以扩大影响。儿子和孙子也很高兴。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画展就开展了。画展设在楼…  相似文献   

13.
赵军 《前进》2011,(9):57
塔山煤矿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主题活动。一是在广人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七种方式的学习,致力于培养能干、能想、能说、能写的"四能"干部。七种学习方式是:  相似文献   

14.
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对管理活动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运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军事决策的问题作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为我们研究现代公安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孙子决策的基本原则 孙子决策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以利为动,着眼全局。利,是孙子考虑战争行为的出发点,也是孙子军事决策原则的核心。战争是实现一定政治与经济目的的手段,战必须从属于利。利,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战争的有利条件;二是国家通过战争所获得的利益。一般说来,“胜”与“利”总是相伴而行,有利即战,无利则不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孙子兵法》中“形”的丰富内涵,介绍了孙子在《形篇》论述的“形”的基本观,即“先为不可胜”的“实力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公安实力建设的三点借鉴启示:一是树立“先为不可胜”的实力意识;二是“修道而保法”的实力建设原则;三是抓住实力建设的核心“称”,处理好实力建设与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发展的,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了新的要求。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阐述了新时期的"为人民服务",凸显了"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地位,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明确了"为人民服务"新的要求,是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7.
廖逊 《新东方》2007,(10):1-1
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内涵丰富、亮点很多。而在众多亮点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党建部分第三段的内容:"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着力增进党的团结统一"。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相似文献   

18.
<正>一向将"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放在文化建设重要地位的深圳,已经连续三年推出"城市文化菜单"。过去两年,深圳市民充分享受到了"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菜单"中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今年,深圳持续丰富"菜单"内容,着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四个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深刻、丰富的内涵.本文着重讨论"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实现手段、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母训: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学会节俭。母亲与我一起在广州生活了13年。这是母亲抚养孙子的13年。孙子长大了,母亲像完成了一项使命,执意要回故土。那一次,我买了卧铺票,她默然接受了。无情的岁月终于磨蚀她那颗不服老的心。在以前的来来回回中,她固执地坚持硬座,即使我买了卧铺票,她也逼我退掉,否则,罢坐!"农村人什么苦没吃过?坐车有座就不错了。多花的钱,在农村有大用了。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学会节俭。"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