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榕江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车江寨是榕江侗族最大的自然村落,包括了寨脚、章鲁、陆佰塘、月寨、口寨等几个小村寨,约千余户,万余人,其中98%以上为侗族。这里是榕江粮油、瓜果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品质优良的榕江西瓜即最早产于这里。 负有盛名的榕江西瓜早在清光绪十八年,即 1892年前在古州一带就有种植,但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期,榕江西瓜基本仍为零星种植,且自产自销。 1979年前,每年的种植也只有几百亩,不能形成批量。历史上,车江侗族长期从事农耕稻作,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园地…  相似文献   

2.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程阳八寨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的侗族聚居区,由马鞍寨、平坦寨、平寨、岩寨、东寨、大寨、平甫寨、吉昌寨八个侗寨组成,俗称“程阳八寨”。共有2197户9701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风雨桥就坐落于此。过去的程阳八寨曾是较为落后的村落之一。  相似文献   

3.
侗族祭水     
水,在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神灵之一。每至岁首,各寨各户须先祭“水神”:首次下河或到井里汲水,要携带香纸,插在河岸边或井旁,有的点火焚化,而后才能下河和汲水回家。贵州榕江县车江一带侗族,每年初春,合寨妇女,各备酒菜到井边向“水神”献祭,而后围着井水“多耶” (一种集体舞蹈),歌颂井水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敬祝井水终年长流,四季清凉。  相似文献   

4.
青青的山坡,潺潺的流溪,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清雅如长亭式的花桥,雄伟似宝塔的鼓楼,这别具风采的地方便是侗乡了,侗族村寨大部分依托群山丘陵,坐落于山谷与溪河两岸的盆地间,多为绿树环抱,古木参天,寨內鼓楼高耸,寨旁的风雨桥悠然相伴。还有蜿蜒的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路,为青山绿水环绕的侗族村寨增色不少。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历史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古雅淳厚。在广西,主要聚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及龙胜各族自治县,其中又以三江侗族自治县较为集中。正如秀美如画的侗族村寨的自然风光,侗族人民也创造了美丽而神奇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8月9日,农历七月十四,地处黔桂边界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甲朵村高埂苗寨举办“闹鱼节”。来自贵州从江县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七邻八乡的数百名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参加吹笙踩堂、浑水摸鱼、抢鱼等活动,欢度节目,预祝丰收。图为甲朵村高埂苗寨,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在举行闹鱼仪式。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农历十月,当满山的枫叶红透的时候,田里的庄稼收完了,油茶上榨了,各种各样的菜都腌进坛里了。这时,丰收给侗家人带来的喜悦难以形容,更令人难忘的是侗家人的“十月头卯迎新娘”,当地侗族又把这天称为“嫁女节”。这种近似“集体婚礼”的习俗广泛流行于贵州剑河侗族地区一带。每年的农历十月,在贵州剑河小广侗族地区,有一件事使人们感到莫大的兴趣。那里的侗族青年男女,凡是到了结婚年龄,又选好配偶定了婚约的,都把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定为结婚吉日。这种婚俗究竟起源于何时,已无可考。但在民间则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古时候,小广地区的侗…  相似文献   

7.
侗族的鼓楼     
侗族鼓楼按其艺术造型 ,可分为干阑式、楼阁式、密檐钟铃式、门阙式和其他不同构造等多种类型。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干阑式鼓楼是榕江县晚寨平面正方形、立面四角三层重檐攒尖顶鼓楼。该鼓楼坐落于寨中的高坎上 ,底部架空 ,集会大厅设在二楼。周围古树成荫 ,与远处的山水风光遥相呼应 ,构成一幅清秀的画面。这种形式的鼓楼 ,直接源于侗族传统的干阑民居 ,在建筑学上与史称的“独脚楼”有密切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密檐钟铃式鼓楼是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从江县增冲寨平面八边形、立面八角十三层重檐叠顶攒尖顶鼓楼 ,通高 2 0余米 ,楼体一…  相似文献   

8.
农历三月十五日(公历4月)泗水乡的圩集,总是被瑶家女人的红绣衣占染得红红火火,美丽异常。于是这个圩日又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红衣节。泗水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四条碧水汇聚于此,周围是重重叠叠的大山,山上居住着瑶、苗、壮、侗几个民族,以瑶民居多。古时这个地方叫“寨纳”,瑶语“纳”为“田”的意思,以此纪念祖先开田立寨之功。后来当地绅士又易名为“泗水”,意喻财源滚滚如四水汇聚。泗水乡果然生意兴隆。老人说,早在元朝(120—1368)年间就有三月十五日这个圩了。那时交通闭塞,乡民难得下山一…  相似文献   

9.
斗牛,是贵州省黎平、从江、榕江等地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之一。侗族的斗牛活动,通常都在斗牛节里举行。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逢“亥”的日子,便是侗乡的斗牛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一是因为此时正值农闲,进行斗牛不耽误生产;二是  相似文献   

10.
祭寨门     
侗族聚族而居,每寨数十、数百、上千户。寨寨多建寨门。寨门既是出入村寨必经之地,又被认为是村寨守护神显灵住守的地方。认为“寨门神”(有的立有偶像)对内防病防灾,对外防贼防盗。凡村寨人畜生病,要向它献祭;儿童体弱要请它当“保爷”;村寨发生火灾,大家要全力抢救寨门;来“吃多食”的客人进寨,要向“寨门神”敬献,主人也在寨门里设案迎客。凡侗寨建筑,都要先将“萨岁”(又名“圣母”)堂和寨门建好后,方能建立房屋,这是侗族的古规。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进寨拦路迎宾、侗族婚俗年俗、侗族音乐舞蹈……2024年1月28日至29日,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八江镇布央仙人山景区,当地群众排练“村晚”的热情胜过寒冷的细雨。他们自发在家中、步道、桥上加紧排练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芦笙踩堂等节目,确保为全国观众展现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晚”。  相似文献   

12.
<正>云县幸福控抗村懒皮寨是拉祜族聚居村,懒皮寨分上寨和下寨两个村民小组,126户506人。这里的拉祜族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祭竜"活动。祭竜节在每年农历的二月举行,按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属相与二月属相相同的那一天作为祭竜的日子。按他们的说法,他们只有两个菩萨,那就是天菩萨和地菩萨,每年在竜树林"会面"一次。所以竜树林的一草、一木、一石等,任何人不能随便乱  相似文献   

13.
侗族传统聚落观念与环境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在黔湘桂三省(区)毗邻地带的侗族,在村寨聚落位置的选择上多依山傍水,构成其聚落的有民居、鼓楼、风雨桥、凉亭以及后龙山的参天古树等;在村旁有弯曲的河流,在寨内有鱼塘及为青石板铺就的主要干道;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乐于行善好施,修桥补路。使每一个到过侗乡的...  相似文献   

14.
铜仁地区行署: 你署《关于对铜仁市环北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铜署呈[2005]24号)收悉。经研究,同意铜仁市调整环北街道办事处、谢桥街道办事处和漾头镇、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部分行政区域,设立灯塔街道办事处。灯塔街道办事处辖原属漾头镇管辖的马岩村、共同村,原属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管辖的滑塘村,原属谢桥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寨桂村、柑子冲  相似文献   

15.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白语叫“观上览”,观就是“逛”或“游览”之意。三灵指三个地方:即位于大理古城西、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的仙都圣源寺,还有位于洱海西北岸的神都金圭寺。绕三灵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共三天。农历4月23日大清早,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各村各寨的白族群众就穿红戴绿,浓妆艳抹先汇集  相似文献   

16.
王缉媛 《当代广西》2013,(15):54-55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结构建筑艺术闻名世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全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在侗族人民聚居地,寨寨鼓楼叠立,四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的特有风光,与风雨桥等人文建筑群构成了侗族风情园,更是侗族人民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13日,往贵州省平塘县四寨镇沙坡村,一腔来自72米深处的水源缓缓流进干渴许久的稻田。在你追我赶耕田的场面中,村民们总忘不了一个人,那就是平塘县四寨派出所民警杨通斌。正在耕田的村民林全意感激地说:“要是没有杨警官,我们还在干渴之中。”  相似文献   

18.
清代锦屏苗、侗族人民的婚俗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锦屏县境发现了几块记录当地苗、侗族人民在清代进行婚俗改革的碑石,它们是:康熙29年(1690年)立于敦寨镇平江村的“功德”碑(其中关于婚俗的规定有两条),乾隆56年(1791年)及嘉庆12年(1806年)立于文斗乡四里塘的“恩垂万古”碑及“千秋不朽”碑,道光11年(1831年)立于启蒙镇边沙村的“八议”碑,同治5年(1866年)立于黎平县已得寨脚月亮田的“严禁”碑(参加立碑的31个村寨,其中黎平18寨,锦屏12寨,剑河1寨),以及光绪24年(1889年)同时分别立于彦洞乡的彦洞和瑶白两村的“定俗”碑。通过这几块碑石的碑文,研究清代锦屏人民婚俗改革情况,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以及如何对待当前社会上大操大办婚礼的陋习,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寨市古镇位于湖南省绥宁县,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寨市历史久远。三国时称诸葛城,唐代为徽州首府。称飞凤徽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改徽州为莳竹县,崇宁二年(1103年)改莳竹为绥宁县,县衙皆建于寨市。从三国至今,1800多年历史,寨市作为县衙九百多年。  相似文献   

20.
傣族祖先有建寨先立寨心,建勐先立勐心的习俗。勐腊坝子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大坝子。勐心寨叫曼庄寨,传说是古人从勐腊坝子两端即坝头坝尾同时赶猪相会于曼庄,古人就把此地确定为勐心寨。勐腊坝子的勐心,在曼庄寨子东南方向二百米处的一块草坪上,其标志是一棵菩提树。傣语称这株菩提树为“戈西利庄勐”。“戈西利庄勐”,在傣语里意思是勐腊坝子(勐)中心标志菩提树。这棵菩提树初看是一株,其实并非一株,而是四株,到树下仔细看就能看出。在傣文《勐腊地方史》中记录的“四棵一塘”说的就是这棵树。古人栽植时是以2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