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当代民主的影响日益凸显。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协商民主的视角探讨互联网时代的民主重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对网络民主的既有构想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论证了协商民主对于建构网络民主的重要价值,继而在检视网络协商的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就"网络协商的具体评价指标"、"不同的网络技术制度的影响"、"多元化的网络民主规范与协商民主的限度"等三个关键问题予以了深入阐述,以期为推进中国的网络协商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作为践行民主的一种具体方法和途径,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价值和功能。要实现协商民主的这些价值与功能,需要以协商民主的法治化为前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实践运行中尚面临着民主协商边界的非确定性、民主协商程序的非清晰性、协商民主的非稳定性等问题的制约。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建构,通过协商民主的宪法保障、专门立法、法治体制设计和法治文化培育四个层面的有机互动和密切配合,可以推动协商民主法治化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观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协商民主在操作上出现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根据组织协商的主体来划分,协商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政府新增职能、政府新设机构、委托社会承办、社会组织主办和基层社区主办等类型。虽然各国各地协商技术的创新此起彼伏,但协商民主仍然难以摆脱协商性不足、成效不显著和制度化水平较低等困境,从而限制了技术创新的效用和影响。面对民主治理的严峻挑战,协商民主的技术化倾向很容易陷入为了技术而技术的迷惘,导致其与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不相匹配,出现徒有形式的低效率协商等问题。深入剖析西方协商民主技术创新的困境,为思考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是与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群众有序参与和党的领导高度统一。惟有从规范层面、经验层面以及历史发展的角度,充分考察协商民主在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中的应然与实然,以及当下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基础,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内涵并科学拓展其发展路径。也惟有立基于此,协商民主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共产党长期执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中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网络民主"一般是指以公众的网络空间为场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字互动,积极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新型民主形式。由于其所凭依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形式所具有的非物质性、非接触性、隐匿性、分散性,"网络民主"在形式上具有虚拟性、秩序上具有去权威性、组织上具有非正式性。目前"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既有积极、正面、有利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有着共同的理论来源和价值诉求,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坚持共产党领导和人民主权原则。统一战线实践推动着我国协商民主建设不断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奠定了我国政治生活领域多元政治主体之间合作、协商与联合的合法性基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多党合作奠定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基础;爱国统一战线丰富了我国协商民主的主体结构;统一战线的协商理念、组织形式和制度架构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政治与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中国协商政治的发展,从根本上看都是现当代中国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背景对国家政治现代化、民主化要求的积极回应.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作为内核的"协商"观念的出现、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引发和促使相应的制度创制和实施,而制度的运作实践又促进相关观念的诞生和变化.百年来协商政治的历史演进可分为"萌芽与探索""确立与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四个时期.百年中国协商政治的发展逻辑和历史进程表明,这一民主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推动和领导下,中国特色的协商政治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提供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列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的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需要。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主体性和我国国体的性质。从理论与实践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反映了我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在制度层面上,这一制度可以使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法理、地位、作用上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沟通:两面性与效果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逐渐成为政治沟通平台。互联网一方面日益成为政治家们开展政治动员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也为公众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空间。当前网络政治沟通具有参与形式新颖多样、作用机制双向交互等特点,对其参与过程中的自由与限制、沟通内容的失真与真实、对社会影响角度的信息鸿沟与信息平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政治沟...  相似文献   

10.
信息文明时代背景下,协商民主不再是"权力主导型协商"的独奏,而是权力主导型协商与虚拟协商民主之间的的协奏。随着协商场域由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变迁,虚拟协商民主的内在逻辑悄然发生变迁:协商结构由线性协商转向网络化协商;协商权力基础由官僚制转向信息资本,权力分析层面由宏观权力转向微观权力;传统协商-虚拟协商间关系由异质对抗转向信息合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政治文化,发源于中国对民主制度的创新,镶嵌于中国现实民主政治生活之中,是世界上独特、独有、独到的民主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输入与中国化转变,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得以迅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建设成就,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展现出自身的优越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人类民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也为西方协商民主朝着经验化转向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沟通手段,从而为人类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民主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民主,网络民主的兴起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强大动力.从网络特征来看,大力推进网络民主是发展民主的重要途径;从国际民主政治大势来看,网络民主已经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来看,网络民主与其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从我国民主政治的现有基础来看,网络民主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信息具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功用,对公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质具有广泛培育的功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效益具有显著提高的功用。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应通过建立其民情信息的网络资源库、内容信息的网络发布平台、活动的网络交互平台、相关知识的网络学习平台等路径来实现。同时,应实行以下基本方略: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循序渐进、加强网络立法、缩小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的核心诉求是通过协商达成有理性基础的共识,在制度设计上,它往往强调参与以及参与过程中的平等、理性和互相理解。因此,传统的协商民主理论一般不强调"代表"的重要性,代表制一般被认为是公民人数众多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出现了对这一观念进行反思的倾向,从最初对代表制的否定和贬低,到现在出现一种向代表制的回归,代表制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了重新认识。斯特凡·卢曼斯等人的理论贡献指向这样一种可能性:代表制在协商民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与政治参与并不矛盾,对它的合理运用也能修正协商民主可能带来的以理性为名义的独断。  相似文献   

15.
鲁传颖 《国际展望》2016,(1):117-134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进程不仅涉及信息发达国家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关键资源、网络权力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复杂博弈,还包括政府、私营部门和市民社会等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博弈。"棱镜门事件"在加剧网络空间治理博弈的同时,也推动各方政策立场持续调整,增加了治理合作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网络空间领域的博弈也反映出互联网治理与网络空间治理等相关治理理念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趋势。目前,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上的参与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需要以网络空间博弈的发展趋势和治理理念的演进为基础,结合"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网络强国战略,以国际机制塑造、人才培养及技术发展等为核心建构长远、完备和全面的参与战略。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理论家将民主视为通过理性的公共讨论来决定公共目标的过程,来代替以利益为基础的聚合式民主。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艾利斯·扬认为,主流的协商民主理论存在一些内在缺陷。首先,协商民主过程预设了一种基于文化偏见的理性讨论,导致某些人或群体遭受贬低和排斥。其次,协商民主将共识或公共利益设想为公共讨论的目标,这同样会导致对特殊群体或特殊视角的排斥。在批判和修正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扬提出了"交往民主"理论,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了升华,认为协商民主不应该试图消除"差异",而应尊重"差异"和"包容"。厘清扬的理论和主张,有助于丰富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蒂利以政府行为与公民要求之间的一致性定义民主,把"将信任网络整合于公共政治之中、实现类型不平等与公共政治的分离以及削减自治权力群体的自治能力"三个方面规定为民主化的关键社会基础。他认为,当且仅当这三个方面交互发生的时候,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才能达至广泛的、平等的、有保护的和相互协商的要求,有效的、持久的民主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苏联东欧国家民主化、北非中东国家"阿拉伯之春"、美国政治极化代表了民主所面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与危机:民主与民主化、民主化与民主巩固、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民主是一种目标,民主化是向这个目标转变的过程,民主巩固需要国家建构先于民主体制建构。美国当代民主体制的衰败是麦迪逊式共和体制与现代治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致。因此,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的失败,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的矛盾,代表了当代民主发展的困境。"强政府与有效治理"成为全球性趋势。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和主要载体,探讨人民政协的职能建设,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即政协协商是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政协协商有利于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实现更广泛的参与,提供科学的政策方案,实现全过程的民主监督,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适应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还需要在制度创新、能力提升、程序建设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和起点上推进我国的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