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已进入少子化社会。本文在生育政策因素、家庭社会因素、家庭经济因素、价值意识因素、家庭内性别分工因素的框架内,实证分析了少子化社会产生的原因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少子化社会的来临主要受生育政策的影响,其次是价值意识因素和家庭社会因素,再次是家庭经济因素和家庭内性别分工因素。在不允许生育两个小孩的政策影响下,家庭社会因素、家庭经济因素、价值意识因素、家庭内性别分工因素均导致了人们生育意愿的弱化;而家庭社会因素、家庭经济因素、价值意识因素、家庭内性别分工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人们生育意愿的弱化,并最终导致中国少子化社会的来临。  相似文献   

2.
生育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表现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各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们的生育观会有很大差异。生育观随社会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受婚育观念、家庭维护情况,生育政策及执行力度、地域方面等因桑影响。对新疆地区影响较大的是:宗教对少数民族生育观念的影响,风俗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但是由于困家和自治区利益导向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等因素,使得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育观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民法通则部分 1、我国民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两个方面的内容。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民法上,分别成为所有权关系、债权关系和继承权关系等。综合起来看,民法主要调整的是商品交换关系。所谓人身关系,是指与特定的人的身份不可分割而又没有直接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诸如公民的名  相似文献   

4.
邓芳 《求实》2005,(Z1)
法的理念 ,不外乎正义 ,正义的本质就是平等 ,因此具有普遍性。法是共同生活的秩序 ,正义、合目的性及安定性 ,就是法的共通性。夫妻财产制是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 ,在其内容上由亲属身份法和亲属财产法构成。前者属于婚姻家庭的人伦秩序 ,是严格意义上的身份法 ,它具有了强制的人身性质 ,体现了夫妻之间、家庭共同体内部强烈的人身连接机制 ,因此表现出情感性、伦理性、人身平等性等相互依赖的特点 :后者由前者派生 ,但更贴近于财产法范畴而具有财产法的特征 ,它指人们作为财产主体 ,参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而在夫妻之…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家庭的质量关系着社舍的质量,家庭的文明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家庭的稳定和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家和万事兴”,这里所指的“家和”,即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所谓“家庭伦理道德”,是指家庭成员相处之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其基本要求是:平等、民主、文明、和睦、稳定。它对维系和调整家庭关系,保持家庭和谐,稳定整个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我国家庭伦理道德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乃至家庭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己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同时,社会主义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也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并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一,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论、信念和道德…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家庭美德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一起成为我国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纲要》指出: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的…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活动尽管多种多样,也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只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公共场所活动的领域,一个是职业活动的领域。另一个就是家庭生活领域。相对于这三个活动领域的道德,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不论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原则,或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如要在实际生活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就必须在以上三大领域中发挥作用。使这些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ABC     
《党建》1994,(7)
市场经济ABC社会保障是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帮助全体社会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经济风险,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经济福利制度。其主要特点包括四个方面:1.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消费──知识消费正在向我们走来,在人们处于温饱阶段,物质还不够丰富时,人们的消费主要是以产品的实用为主。随着物质的逐渐丰富,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后,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就不仅仅局限于“实用”上了,而是扩大到了要求产品美观、舒适、方便等多方面。相应地,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也就在不断地增加。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知识消费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热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目前,知识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踊跃参加各类培训。这几年,人们通过各类培训…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活动尽管多种多样,也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只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公共场所活动的领域,一个是职业活动的领域,另一个就是家庭生活领域。相对于这三个活动领域的道德,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不论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原则,或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如要在实际生活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就必须在以上三大领域中发挥作用,使这些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这是对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荣臣  谢英芬 《党课》2009,(6):24-29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关系的正确行为规范,也是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科学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在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全社会一切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每个父母都有责任对自己的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始终难以跳出粗放型增长为本的寞日.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正在于产业素质不高。因此,当前要稳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当务之急便是必须下大气力全面提高产业素质。所谓产业素质.简言之.就是产业系统的质量,它是决定产业系统整体功能的主要依据。按照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素质主要包括两大内容:1.产业组织合理化水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产业组织形式能否保证资源优化配置。这主要是看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究竟是表现为竞争型关系还是垄断型关系。合理的产业组织形式应当能稳…  相似文献   

15.
把握家庭美德建设的特征□张桂华家庭美德,或说家庭伦理,主要是指处理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由于家庭是人们以婚姻关系为基础,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以,家庭是温情最多、矛盾最多的单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同于机关、工厂的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完成这一伟大任务,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和人民的头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就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包括政治思想、法  相似文献   

17.
于莉 《共产党人》2004,(7):32-32,35
学习是妇女提高自立自强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育是改善个人命运和社会不公的主要途径.女性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赋权的过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妇女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才能获得选择生活和工作的权利,使自己在工作、社会生活和家庭中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力和地位。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宣传的内涵和意义 经济宣传一般指关于经济活动、经济生活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就是对社会生产、交换、分配等领域的经济活动状况和人们的经济关系、经济生活所作的信息传播、政策引导、舆论导向和行为规范等工作,旨在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认识,协调人们的行动,调动人们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劳动者素质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宣传工作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和思想保证作用。 加强经济宣传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 二、…  相似文献   

19.
制度与制度创新制度是为调节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自发形成或人为设计的社会交往规则。一部人类史就是人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生产生活过程。人要进行生产,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活动,才有人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关系,这种联合起来的共同活动或合作,即是人的社会性。然而,人们在相互交往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同,利益不同,价值理念和目标不同,在分工、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下,必然发生冲突;冲突有一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倾向,倘若不加控制,就会瓦解对生产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1.残疾人观与女性观一样有新旧之别。新与旧的分水岭在于是不是在事实上平等对待。2.旧残疾人观是在漫长的渔猎社会和农耕社会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提示人们,一种社会观念的形成,原因多多,但根源却“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在人类历史上占绝大部分时光的这两种社会,是由人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构成生产力主要因素的社会。谁体魄健壮谁受推崇,谁体力赢弱谁被人看不起。这种价值观把功能有缺陷的残疾人排斥在社会生活主流之外。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人们的观念中,将“残”与“废”联系起来了,形成了“残疾人是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