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官高风险     
《党课》2010,(22):47-47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官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而权力被错用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无法估量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风险,已经成为摆在执政者面前的—道难题。权力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权力嘭胀、腐败滋生而导致官员自我毁灭;另一种权力风险是指官员自身本来想做点事,  相似文献   

2.
关于监督与权力的话题,刊头报端的讨论已有不少,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只、是这个话题的一个方面,即“权力需要监督”。这一论述自然非常正确,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凡有识之士皆不会与之唱反调。不过。笔者现在想谈的是“监督与权力”这一话题的另一方面,即“监督也需要权力”(这里特指公民的监督),实践证明,没有权力的监督只能是一个空洞的词汇。  相似文献   

3.
搜寻权力制约伦理化的理论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社会愈是拥有自由和民主,它就愈加关注权力,愈想认识和了解权力,希望解开权力功能双重性的谜底。所以,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近代和现代,一切表现出了民主和自由特征的地方,都有着大量探讨权力问题的论著问世,权力成了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所研究的中心问题。但是,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权力又是一个含义非常模糊的概念,几乎一切关于权力的论述都停留在对权力的外在性描述,或者把权力作为一种政治的或组织的要素,或者努力发现权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源,或者对权力的功能加以确定,或者对权力的获取、控制和使用等运行机制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腐败有其必然性,但腐败泛滥却具有可能性。腐败泛滥在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只要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一定能够制止权力腐败的泛滥,使权力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想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必须采用以民主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想单纯依靠某一种制约机制来消除腐败的泛滥,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市行政权力的规范运作需要制度手以保障,而行政权力的有效运作需要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强化行政人员的执行力。因此,要想通过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带动发展环境整体的优化提升,就需要从行政审批、行政决策、行政监察等制度建设及制度保障前提下的行政执行力来规范行政权力的有效运作以期实现效能革命  相似文献   

6.
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支柱,其言其行,不仅代表党的形象,而且对人民群众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清清白白做“官”,首先必须堂堂正正做人。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官品”既来源于人品,领导干部只有首先做好人,才能当个好“官”。首先,当领导必须清正廉洁,慎重用权,处理好做“官”与做事的关系,做到权力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统一。这是对干部做人的基本要求。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意味着义务,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成正比。没有不负责任的权力,也没有不承担义务的权力。权力本是人民给…  相似文献   

7.
褚朝新 《廉政瞭望》2014,(19):51-51
最近,看到两则官员丧父又丢官的新闻。官员丧父与丢官,本无关系,可是在权力无处无时不想捞点利益的时候,丧父可能会导致丢官。  相似文献   

8.
非权力性影响力又叫自然影响力,它主要指人格力量,即一个人的品德才干、学识、言行等的综合体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或“威信”。它对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起着促进和加强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因此,一个领导者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实现管理目标,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我们常说,领导干部要有威信。“威信”即是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统一。领导的威信在于能否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任,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人格力量。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廉洁自律,克己…  相似文献   

9.
对权力授予过程中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吴养民《党风与廉政》杂志开展“改造我们的官场”讨论,不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想结合反腐败斗争的实际,以“官员”的选拔为题谈几点建议性意见。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权力授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已...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权者在用权的价值取向上有“为公”和“为私”之分。为公,它是责任的同义词,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为私则“权欲”越重,私欲越膨胀,危害越大,故掌权者必须摒弃“私权”,其内心世界须从五个方面加以深化。首先要明志。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掌权者应将权力看成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工具,职位是为群众服务的岗位,人民既能给予权力,也可收回权力,所以掌权者要时刻保持一种手中权是人民之权的心境,即时刻心有“公权”,摒除“私权”,这样,才能使自己不会对权力有任何非份之想,也可避…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2):53-53
对于许多人来说,“权力托儿”并不陌生。从各种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想升官的会遇到“帽子托”,跑项目要资金有“审批托”,招商引资有“引资托”,升学有“招生托”,打官司有“诉讼托”……一言以蔽之,凡是有权力可以寻租的地方,就有这些“托儿”的身影。“权力托儿”的存在,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比如,“熟人社会”长期存在的“不重规矩重人脉”的风气,“人治色彩”给掮客们留下的可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公共权力腐败阻碍改革,腐蚀人们的思想,影响社会稳定,不有效遏制,就要阻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进行。笔者想以强化软约束机制和硬约束机制为契机,探讨遏制权力腐败的新思路。 一、软约束机制在遏制权力腐败中的作用及强化的构想 软约束机制是指通过思想教育、道德约束、榜样力量等综合手段,陶冶和规范人们的自律意识,使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道德观,在我国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好转的复杂环境中,经得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正确使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我党历史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13.
胡冰 《实事求是》2012,(2):26-29
中央和地方关系一直是中国政治现实和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为了反思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改革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股份制改革的启动来自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地方政府创新精神的动力是地方利益。中央集权的结构意味着股份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得到中央的默许或支持。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改革要同时获得中央和地方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何士龙 《党课》2011,(12):100-105
每一个女孩都想成为公主,但也许并不是每个女孩都愿意成为女王。公主意味着美丽,意味着无忧无虑,意味着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女王却意味着权力,意味着无事不虑,意味着万般责任于一身。当然,不是每个女孩都会成为公主,也不是每个公主都会成为女王。  相似文献   

15.
隐权力规则     
什么是隐权力?我想引用乾隆-嘉庆朝封疆大吏勒保的一段自述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权力与约束     
对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历来有着不同的词语来加以描绘,并且总是有贬有褒。比如说“当官的”就有贬义,而“领导”就是尊称。“政客”一词,让人想到的是为官从政者如何诡诈狡猾、心狠手辣、厚颜无耻;而“政治家”,则让人想到运筹帷幄、经邦治国、为国为民的伟人。与对待金钱的态度相类似,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在对待权力的问题上,一方面有着“学而优则仕”的久远传统,另一方面又百般标榜不畏权势,自诩“天子呼来不上船”,其实也是骨子里想当官,当不成官时便说“不当也罢”,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客观地说,权力本身是“中性的”,问…  相似文献   

17.
权力与下蛋     
权力与下蛋,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扯到一起,未免牵强附会。近来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二者是确确实实又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文章的标题是《要想母鸡多下蛋,不能让它太有权)),说的是苏格兰的研究人员发现,母鸡对环境的控制权越小,下的蛋反而越多。  相似文献   

18.
为强边固防和边疆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自己虽然职位不高,权力不大,但也领导着近千人,掌管着上亿元的固定资产,平均每年经手的经费也有几百万元。可我想,权力是党给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绝不能为了私利而丧失党性,做出有损党的形象的事情。多年来,我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属及身边人员办过一件违反原则的事,就连上级奖给我的近10万元现金和几台彩电,也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幼儿园和地方有困难的群众。此外,我还用工资资助了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科…  相似文献   

19.
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力的关系是多层次的,把两者作为实体性的概念分析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家权力与自治权力均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且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力的关系十分复杂,表现为:中央政府权力、乡村社会社会自治权力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博弈,县以上国家权力、乡村社会自治权力与乡镇政府权力的博弈,县以上国家权力、普通村民权力与乡镇政府权力、村干部权力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20.
何士龙 《党课》2010,(18):94-98
有人称她是“白宫里的一枝黑玫瑰”,也有人说她是“闯进白宫里的灰姑娘”,还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除此之外,她还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会穿衣的女性”以及“美国男人最想约会的女人”,等等。没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