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及2021年新青年市民群体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描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重点分析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时期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有所改善,表现为其在业比例较高且较为稳定、职业层次略有提升、就业稳定性有所改善、工作收入持续增加、劳动保障水平在波动中上升,但是也存在工作强度普遍过高、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和队列差异依旧明显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变化是农民工就业保障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等宏观背景以及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经济禀赋和家庭压力等微观因素共同形塑和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需要健全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构建多元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个体化”向“家庭化”转变,以切实和系统地推动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在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直接影响着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对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梳理关于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从构建平台经济、劳动者、政府、社会四个角度出发,利用双因素理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分析,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利益共同体的观点,以及促进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就业的新增长点,吸纳了千万量级的就业人员。但同时由于新业态就业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相关法律政策还在完善过程中,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侵害事件频发,劳动者难以维权。当前,应该从劳动关系的承认、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工会组织的健全等维度来保障他们的劳动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就业形态迅猛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工会视角提出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的应对之策,力求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工作及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娘家人的一片爱心──为了三资企业女职工的劳动权益苏州市妇联一个中等城市,几年来招商引资建起6055家三资企业,其中已投产3322家,1993年新批三资企业列全国25个大中城市第6位,实际利用外资仅次于上海、大连,苏州市的名气蜚声海内外。于是,本地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互联网+”背景下涌现了许多新兴业态,带动灵活就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引致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从生产力视角概括我国灵活就业的主要特点、从生产关系视角分析灵活就业问题及其成因对保护劳动者权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当前平台垄断使劳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劳动关系模糊化使平台容易设法逃避劳动保障和社会责任。在新发展阶段,要发挥“有为政府”之责,加强对垄断行为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红杰 《前沿》2010,(16):197-200
当前我国男女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这对于男女性别的平等及女性就业公平和个体发展都造成不良影响。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中传统性别文化形成的社会性别排斥、用人单位出于用工成本最小化和劳动力使用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考量以及作为主体的女性其自身价值观念、人力资本和就业选择与男性的差异等。缩小就业中的性别差异,应首先在观念上转变社会性别排斥,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其次健全妇女权益保障,在制度上促进两性平等。另外,还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女性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伟  朱伯玉 《求索》2011,(2):171-172
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矛盾。基于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等调查统计资料,分别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条件、侵害农民工休息权、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对《劳动合同法》视野下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正视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生代流动人口一般是出生于1980年代以后,于1997年金融危机时进入到流动人口的劳动大军中,新旧两代流动人口中存在巨大就业差异。文章将流动人口就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析了流动人口新老两代人就业历史的演变,以及各个阶段流动人口特征,并对此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箐 《人民论坛》2014,(6):149-151
我国新生代流动人口一般是出生于1980年代以后,于1997年金融危机时进入到流动人口的劳动大军中,新旧两代流动人口中存在巨大就业差异。文章将流动人口就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析了流动人口新老两代人就业历史的演变,以及各个阶段流动人口特征,并对此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女职工就业权利和劳动保护受到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大量出现女职工劳动保护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女职工过度保护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由于政府不再承担公共服务责任和监管力度弱化而出现的越提倡保护、对女职工就业越不利的复杂局面。本文参照全球化和对自由主义经济批判的框架,从国际劳工标准、社会性别平等和政府责任等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修改中的基本原则和修改导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青年农民工",从富士康事件入手,透视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新生代农民工普遍要求体面劳动,难以忍受低工资、低权利的工作现状,各种因素导致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相关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的不作为,更加重了这种弱势。在保障就业的前提下,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加强维权组织建设,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转变低工资、低权利的发展管理模式,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首次使用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特指1980年以后出生、具有农民身份的进城务工人员。截至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占中国农民工总量2.3亿中的六成以上。与改革开放后涌进城市打工谋业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文化层次、就业期待值、维权意识程度、消费水准均比其父辈们有显著提高。但承受就业困惑、面对不平等待遇的耐受程度却远远赶不上父辈们。因此,他们在踏着父辈们的足迹,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多种因素促发而成的犯罪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相当地区,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特征入手,针对致罪因素,对防治"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良策予以探讨,以求对构建我国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这一特定时期的特定群体与具有城市户口的工人在劳动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别,由于他们与用人单位很少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其人身、财产权益侵害,寻求司法救济时困难重重,因此就农民工工伤维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完善立法,从制度上切实保障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这一法律为农民工带来了极大地好处,但是,在其生效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给农民工带来真正的实惠。笔者认为,在这一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国家公权力的积极介入才能使法律赋予农民工的权益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家政工的劳动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约有家政工1500万,其中以女性农民工为主。因家政行业技术含量低、危险性小,从而成为很多农村妇女进城打工的首选工作。但因中国《劳动法》不适用于家政工,同时没有保护家政工劳动权利的专门法律,致使家政工劳动权利受侵害的现象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本文从劳动者的界定、家政工劳动权利的特殊性以及家政工劳动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家政工的劳动权利,以期引起立法者对家政工群体的关注,推动家政工劳动权利保护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7.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mainly happens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Mig rant workers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clusive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but their human rights are often violated In recent years, frequent extreme terrorists attacks and large-scale refugee influxes have triggered anti-for eign sentiment and polic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expose migrant workers to an unprecedented human rights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All Migrant Workers and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 is an important convention adop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hat specially protects human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However, as the convention has not been ratified by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where most migrant workers seek employment, the protection regime has an empty shell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most migrant workers originate from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mong themselves and urg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fulfill the duty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by normalizing the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at of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 in employment countries and ratifying the conven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8.
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中国以及国际劳动法律和政策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在法律和政策制定层面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是消除劳动领域性别歧视的基础,主张在中国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社会性别平等的立法理念,把性别平等原则和方法纳入立法程序,逐步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妇女就业与再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中国政府在维护妇女劳动权利、推动就业领域性别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女性劳动者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成为维护妇女劳动权利、促进妇女就业的有效方法。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广大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实现就业领域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20.
在非正规就业盛行的家政市场,家政服务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亟待考察这些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就业效果。通过分析2019年四个城市的家政工人调查数据,发现家政服务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家政业内不同工种的收入差距,改变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原有结构。伴随管理者企业的介入,家务员收入大幅提升,母婴护理员和家庭保洁员的收入则出现下降。家政企业对工人收入的改善和工作正规化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本文不仅呈现了家政就业市场内部的异质性,为家政工作的正规化讨论提供中国经验数据,还指出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在以女性为主的非正规就业市场上的特殊性,具有一定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