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政治博弈中,权力被认为是确保国家安全的终极手段。但在权力积聚的安全效用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催生了结构理论的两种权力政治逻辑,导致了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与沃尔兹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对立。沃尔兹认为国家会理性地将安全最大化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不大可能追求权力最大化。米尔斯海默承认国家以安全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同时强调权力是维护安全的惟一可靠手段,权力最大化是实现国家安全最大化的最可靠方式。无论是沃尔兹,还是米尔斯海默,其权力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机制都在于无政府状态及其自助逻辑导致的“安全困境”,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争夺。  相似文献   

2.
沃马克的结构性错误知觉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兰特利·沃马克的结构性错误知觉理论融合了结构现实主义和错误知觉理论,将权力关系结构与认知因素连接起来,解释了国际关系中权力不对称关系导致国家间紧张关系的原因。根据这一理论,在不对称的权力关系结构下,国家对利益和风险的感知存在着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两国容易误解对方行为,进而带来关系的紧张与)中突。由于这一理论的经验依据来自东亚国际关系史,因而给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现代世界的几百年历史深深受制于西方列强的权力政治和现实主义传统。权力政治导致了无穷无尽的冲突与灾难,现实主义似乎是在为权力政治推波助澜,故而,我们不时听到对权力政治和现实主义的批评,具体到中国,诸多批评常常要借助于至少有三千年历史的天下观念。天下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今天中西方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学者感兴趣的问题。中国先秦的诸子百家主张天下应该归属于一个等级制的中央权力之下。但是,对于具体的权力归属方式,诸子百家的主张不尽相同。自明末中西接触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许多著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介绍现实主义的权力观入手,较全面地比较分析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权力的定义、来源、转化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观点,并简要论述了产生这些不同认识的缘由。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权力观是对现实主义权力观的一种革新,在未来的世界政治中,传统的权力政治或强权政治这个现实主义的根本理念将会逐渐淡化,过去以大国权力为基础的"极"国际格局将不可避免地被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和不同类别的行为体共同作用的"元"国际格局所取代,亦即逐步超越单极、两极或多极结构的范围,向着网状的"多元"结构方向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基欧汉是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继承传统自由主义以及威尔逊理想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借鉴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基欧汉反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但也不打算完全接受理想主义国际政治观,应该说他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旨在建构一种介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理论体系。他从现实主义的前提得出理想主义的结论,比如他强调合作的前提是自我主义自身利益的冲突。基欧汉反对悲观的现实主义,但却试图向世界展示现  相似文献   

6.
传统现实主义权力转移理论认为权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内生的工业化动力导致权力转移的不可逆转性,由于受制于意识形态等局限,该理论侧重强调西方的主导者地位,强调预防权力转移带来的冲击与挑战,这种研究不可避免具有先天的逻辑缺陷。新古典现实主义范式之一的道义现实主义是目前现实主义的一个中国学派分支,该理论也对权力转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是探析当今大国权力转移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对外援助的社会交换论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援助行为何以发生?国际关系理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现实主义强调援助国的自身利益,理想主义突出受援国的基本需求,而结构主义认为援助是援助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这几种理论都是从援助国的角度分析援助的动机和本质问题,忽视了受援国的利益和讨价还价的权力。而交换论视角注意到了援助的互惠性和受援国的讨价还价权力,因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国民国家之外产生了各种新的权力结构与过程,国家权力的范围及其行使空间受到了明显限制,并且出现了“民主赤字”以及政治权力结构向上和向下转移等现象。但是,由于国民国家是现代社会惟一一种能够对其成员拥有合法强制力的政治组织,因而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仍然必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国家不能单纯地强化或者削弱其权力,而必须根据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化,对自身的权力结构与过程进行灵活的调整,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国家利益问题:西方主流学派的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论争包括经典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争、建构主义的挑战和新现实主义的发展三个阶段。其中 ,建构主义的挑战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构成了真正的威胁。新现实主义也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国家利益理论。作为系统理论向国际关系大理论过渡的必要一步 ,对国家间利益关系的研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分析框架,研究跨国公司与国家的权力与利益关系,以及两者互动与体系结构的关联。首先盘点国际政治对跨国公司研究的得失,进而提出重构的思路。放宽行为体假设,以二元行为主体作为立论基础,融合国际商学的跨国公司研究成果,借鉴和发展国际政治的理论资源,重点借用现实主义的概念和理论,如权力、均势、体系结构等,并且利用相互依赖论的两个概念,研究现实主义范式忽视的对象——跨国公司。在单位层次上,建构三角相互依赖结构分析跨国公司与国家的互动。在体系层次上,将相互依赖融入体系理论的权力逻辑,解释跨国公司与国家如何在特定的领域构建体系,以及体系稳定的原因和变化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
“权力国家”、“贸易国家”和“文明国家”是外交政策研究的三种理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三大主要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相对应。这三种理论模式的一般理论特点与要求是什么?它们对研究德国外交政策的适用性如何?说服力怎样?能解决德国外交政策连续性,即坚持什么的问题吗?这些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反美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开来,成为国际政治中一种重要而独特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软权力的视角,探讨美国软权力霸权与全球反美主义兴起之间的关联。软实力是美国霸权的重要基础。当下反美主义的兴起并不说明美国软实力的衰弱。在单极体系结构下,复合相互依赖中敏感性和脆弱性极大不对称,得不到有效制衡的美国软权力趋向封闭绝对,助长了霸权思维和独断作风。其缺乏自我约束的扩张倾向,对国际社会构成了冲击与威胁,日益引起其他国家人民的不安和抵制,最终走向了自身的反面,成为引发反美主义的一大根源。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背景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是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理论不同流派争辩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不承认观念的作用,将观念置于其研究框架之外。这一理论流派的代表沃尔兹(Kenneth Waltz,又译作华尔兹)认为,在国际关系中,结构是根据物质因素即无政府状态、该状态下的秩序原则和国家间实力的分配状况来加以定义  相似文献   

14.
福柯认为权力应当能通过增强自身的力量来增加社会能量,监狱科技化满足了监狱规训权力的这一需求.然而,规训权力下监狱科技的性质尚未明晰.与科技相伴而生的科技负效应波及到了监狱对罪犯规训权力的实现;同时,也影响到了监狱及其民警对科技的依赖和规训能力的弱化以及监狱规训权力执行主体之间不信任感的产生.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规训权力的效能,首要的是构建监狱科技的“关联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实力上升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身份定位和基本目标。在《中国寻求国际地位:国际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书中,邓勇引入社会学意义上的地位概念,对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权力与身份问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解读。本文试图对作者在书中阐述的核心逻辑加以梳理,尤其是对其综合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努力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评论这项研究的成就与缺陷,以期对理解中国崛起道路和中国外交政策提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探寻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课题。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看重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与利益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学则用政治与经济互动的原理,将国际关系看作是国家权力与市场力量交互作用的过程。本文将文化视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国家权力、国家利益、市场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相反,与之相比,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只居于次要地位。本文只是对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作一专门讨论而已。  相似文献   

17.
台湾权力结构是由“中央”、省市、县市、乡镇市、村里五个层级组成的统治体系。台湾地方实行不完全的地方自治,即集权“中央”统治下的部分自治与准自治。基本上,县市以下权力结构(村里除外)是民主政治的完全自治体系;台湾省与“院辖市”有不程度的部分自治,即  相似文献   

18.
从全球化的角度深入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政策,既要符合国家利益,又要考虑自身体制和管理等国内问题与外来威胁的特殊结合方式,从而采取具有特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制衡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理论认为,面对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威胁,主要大国倾向于采取以军备和结盟为主要手段的制衡行为。然而,国际关系史中也不乏制衡迟缓甚至缺位的案例。大国制衡霸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应对霸权的策略为何会有差异?本文以结构压力和霸权正当性为自变量,解释了大国制衡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强弱变化的原因,强调霸权正当性对制衡行为的抑制或加强作用。文章认为,有关制衡行为的研究,为现实主义内部的均势理论和霸权理论两个分支提供了结合点。在单极体系下,有关霸权正当性的研究,对于理解霸权衰落和新兴大国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布赞的安全研究采用“多元主义”学术视角,将新现实主义等物质主义与“英国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社会建构主义等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把历史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融入其中。其重要成果是他的“新综合安全分析框架”和“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前者强调安全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元行为主体和极性与认同互动的分析;后者强调由安全相互依存、善意/敌意模式和权力结构构成的“安全复合体”在国际安全中的核心位置。布赞的理论观点对当代安全研究尤其是安全理论的综合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