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2008,(12)
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公共管理组织缺乏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以及公共危机信息公开不畅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加强公共危机教育,增强公共危机意识;加强组织结构建设,保证公共危机管理组织运作顺畅;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则是可供我国政府选择公共危机管理改善之路。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公共管理组织缺乏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以及公共危机信息公开不畅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加强公共危机教育,增强公共危机意识;加强组织结构建设,保证公共危机管理组织运作顺畅;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则是可供我国政府选择公共危机管理改善之路.  相似文献   

3.
巩玉涛 《世纪桥》2008,(8):35-36
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公共管理组织缺乏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以及公共危机信息公开不畅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加强公共危机教育,增强公共危机意识;加强组织结构建设,保证公共危机管理组织运作顺畅;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则是可供我国政府选择公共危机管理改善之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各种危机事件增多,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危机意识薄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职能定位存在偏差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政府应该树立正确的危机观,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成为信息公开的主体,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者、协调者和善后者。  相似文献   

5.
政府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行为主体。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政府应对危机的意识。通过建立和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完善预警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培养公众危机治理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机制以体现政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周东昶  张琰 《世纪桥》2008,(5):36-37
政府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行为主体。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政府应对危机的意识。通过建立和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完善预警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培养公众危机治理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机制以体现政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如何界定突发事件中的政府责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也是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政府只有担负起信息公开、维护社会稳定、降低社会危害、开展危机教育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责任,并应有相应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才能更好地提升政府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管理是处置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危机信息管理体制初步确立,传媒在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以优化,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制度化水平逐步提高.公众公共危机意识在危机频发中得到加强.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传播体制仍未尽合理,信息共享问题仍未解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于政府危机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危机信息保障资源配置系统,从组织制度和技术上提高公共危机信息系统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发挥专业人才和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处置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对危机信息的治理。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危机信息管理体制初步确立。传媒在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以优化,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制度化水平逐步提高。公众公共危机意识在危机频仍中得到加强。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体制仍未尽合理,信息共享问题仍未解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于政府危机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危机信息治理模式与机制,健全危机信息保障资源配置系统,从组织制度和技术上提高公共危机信息系统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发挥专业人才和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君 《新长征》2008,(8):20-22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公共危机事件之一,且恰逢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不久。地震发生后,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大篇幅、不间断、多角度报道这场危机,境外记者第一时间获准奔赴灾区采访,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灾情、澄清谣言……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对抗震救灾信息及时有效传播、凝聚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抗天灾的意志和决心、汇聚国内外抗震救灾巨大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舆论引导能力极大释放的明证,被称为“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典范之作”、“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极致”。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在职能定位、组织保障、社会参与以及信息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应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理群体危机事件,特别是如何公开与危机相关的信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在政府群体危机事件处理中,为什么要强调及时信息发布呢?在信息时代,政府又应当如何通过信息发布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本文结合2007年1月发生在四川大竹的群体事件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政府敢于公开危机信息,主动借助媒体,及时、真实地公开事实,让媒体在传播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仅有利于危机事件的解决,而且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当前,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与依据,其有助于我国政府机关在疫情面前各司其职、有效应对。政府在实施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即及时性、准确性、合法性。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备、公开披露不及时、政府对谣言流言处置不当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疫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优化:依据法律规定依法公开、增强民众所需主动公开、服务社会稳定及时公开、考虑国家发展按需公开。唯有如此,可以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预警能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证明,公共危机重在预警及时、反应迅速。本文在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预警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有效应对网络危机的关键。政府要做到信息公开最迫切的就是建立一体化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目前我国信息管理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相互割裂,不成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机构,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全面、覆盖面不广。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建立科学的一体化的信息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公民危机应对能力、降低危机管理成本。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着观念、法制、能力、组织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因此,要通过转变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等途径,扩大和规范公民有序参与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传播管理主要是指政府或者危机管理决策者在面对公共危机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控制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信息传播活动。有效的公共危机传播管理能引导社会舆论、促进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整合社会资源应对危机,做到转危为安。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的手段曾主要是大众传媒,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使危机传播主体多元化,危机传播方式多样化,加大了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成为新时期加强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论危机管理中的行政信息公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政府时常要面临危机管理的严峻考验。如何处理危机,如何公开与危机相关的行政信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声誉。本文详细阐述了危机管理中行政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对政府的危机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亟待加强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了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 应当科学认识政府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正确处置危机管理程序。政府危机管理依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可 分为储备、预警、控制和恢复四大阶段,针对政府危机处置的程序,可以从十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地方政府行使社会治理职能的生命线,体现的是公众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主观评价。公共危机是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理念、行为和效率都会影响其公信力。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需要在危机管理理念、危机管理法制建设、沟通协调机制及地方政府公务员素质和民众参与意识等方面积极提高以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